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去香港真的存在"偏见"留学生吗?

香港真的存在"偏见"留学生吗?

全部回答

2017-05-23

44 0
     “偏见”是否存在?   举一个例子,回顾过去几年,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香港高校在举行学生会选举时,都会出现内地学生因为思想理念问题而受到质疑的现象。这就会让人发问了,自由民主的香港,怎么会出现这种“偏见”现象?   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表示,如果真要说会不会有被歧视的感觉,应该会多多少少有一些,除了少数内地生以外,大多数情况下内地生社团和香港学生社团是分开的,但有时上课做课题研究的话,就是择优选择组员,这种地域界限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总体来说,内地学生的融入情况不太理想。   有港媒曾报道,在香港高校里,社团确实是有各玩各的情况,因为玩社团主要还是新生,无法奢求刚来融入香港的内地同学很快地融入香港同学的圈子中,但毕竟真正怀有强烈歧视情绪的香港同学是极少数的,只要内地同学努力尝试融入本地同学的圈子,试着和他们交朋友,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抱着被歧视及感情受伤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毫无益处。
       听起来,香港同学对内地身份的偏见确实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内地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结交香港朋友。然而,内地学生在香港所遇的困境不仅仅是这些。   语言障碍致沟通困难   语言上的障碍会成为内地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鸿沟。
  尽管香港高校不断强调全英教学,但粤语授课在港校还是普遍存在,学校不一定能保证所有课程全英教学。     2013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因语言不通、课程安排等原因从香港大学休学回家复读,在当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像刘丁宁一样,听不懂粤语,是许多内地学生融入香港社会面临的第一道槛。
  目前香港高校必修课大多为英语授课,只要英语过关,即使不会粤语对最后取得学位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选修课和课余生活却逃不过“粤语关”。  在香港听不懂粤语,意味着沟通的障碍和生活的不便。
     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内地生傅瑶说,她在港大读硕士课程时,班里有10多个内地生,约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对于是否学习粤语,他们想法各异。她说,即使有心学习,要想真正说一口流利粤语也绝非易事。
  她来港已经4年,至今粤语还是会听不会说。     除了语言,难与当地文化产生共鸣也是内地生的困扰。“和香港同学感到难以深交,主要是因为没有共同的成长背景,很难有共同话题。”傅瑶说,她的一个广东同学,不存在语言问题,但交的朋友主要还是内地的。
  两地生活习惯、历史传统及文化上的差异阻碍了内地生融入香港。   与内地完全不同的社团、舍堂文化   香港的大学教育模式相对比较自由开放,受益于这种模式,香港高校的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而,这边的课外活动搞得可谓异彩纷呈。
    但对于内地学生而言,却没有本地学生那样适应。   长期以来,香港的高校遵行“学生自治”的传统,学生自身的事务全权由学生会打理,甚至有成员为了应付学生会的工作而推迟毕业,影响课业学习的更是屡见不鲜。
  针对这种情况,有在港读书的同学转述不少教授在课堂上都是“吐槽”不断。     在香港高校的学生会中,成员需要交纳一定的会费,参选主席则首先要有“会长”候选人,召集各个部门“秘书”来“组阁”。
  组完阁以后,还要在学校里进行路演、造势、拉票等等活动。这样的选举对内地生而言,一方面支持群体有限,另一方面将面临反对派的猛烈攻击和打压,比其他候选人压力更大,当选机会普遍不高。  当然在内地学生还有自己的学生会,成员都是内地来港读书的同学,也不用交会费。
     但相比较而言,香港的学生会是个独立于大学的政府注册团体,有自己的政治立场,自负盈亏,与大学平起平坐,常常是学生会为了争取同学利益而和学校对着干;而内地的学生会只是团委领导下的社团,并没有独立地位。
    所以,两边不同的校园文化加上所谓的“偏见”使得真正参加学生会选举的内地学生不甚了了。   香港大学学生会候选内阁   另一个让内地学生吃不消的恐怕是香港高校中的舍堂(hall)文化,舍堂也就是我们内地大学所说的宿舍。
  但舍堂可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住宿的地方,它深受英国传统文化影响,往往具有和大学本身一样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而且,在香港的大学里,由于班级的概念十分淡漠,舍堂就成了大家组织活动、结交朋友的主要场所,成为了学生的第二教育课堂,俗称“舍堂教育”。
     由于床少人多、资源有限,舍堂不是想住就能住的,内地生第一年的住宿是有保证的,但此后能否继续住宿就要看个人的表现和造化了。在填写申请舍堂的表格时,不仅要把对舍堂的期望写得清清楚楚,还要在材料中充分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以符合舍堂的要求,并且能为舍堂做出贡献。
       香港的高校在竞争力等方面必然是有很多优势并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位想去求学的内地同学。毕竟,由于社会环境与内地的差别,在很多观念做法不认同的情况下,初来乍到的内地同学是很难去融入适应的。
  因此内地生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妨仔细考虑一下是否真的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