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防止荔枝贮藏期褐变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荔枝贮藏期褐变的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7-12-08

0 0
    荔枝果实属最不耐贮果品之一,素有“一天色变、两天香变、三天味变”之说。荔枝采后褐变的主要原因是果皮失水、机械伤和低温伤害。① 防止失水。荔枝外果皮上角质层极不严密,呈断续状,且有许多内气孔,采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风吹日晒,水分极易蒸发,由于果皮与果肉之间没有维管束直接联系,水分得不到补充,造成果皮干裂,使褐变底物外渗,接触到空气中的氧,在体内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导致果皮氧化褐变。
    一般果皮失水20%后开始褐变。采后自然条件下24h即开始褐变,48h会完全褐变。干燥环境会加速其褐变。采收的荔枝要保存在相对湿度为95%的环境中,一般用塑料薄膜包装可达到保湿的目的。
  ② 防止损伤。荔枝果皮的特殊结构使其很容易在采收及采后贮运中受到机械损伤,从而引起果皮褐变,但这种褐变往往发生在果实赤道区,且这种褐变容易被致病菌侵染而腐烂。  ③ 防低温伤害。
  荔枝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果实对冷害敏感性有差异。荔枝贮运适宜温度是3~5℃,一些品种的荔枝可能在2°C以下温度出现冷害。④ 冷藏和速冻。低温可抑制荔枝果皮中酶的活性,可采用2℃以下低温冷藏或采用-30℃左右低温冻结来防止荔枝褐变。
  ⑤ 气调贮藏。采用5%低氧和3%~5%较高二氧化碳,或充氮降氧等气调措施贮藏荔枝,可抑制其果皮组织中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荔枝褐变。  ⑥ 化学药剂处理。应用一些抑制酶活性的化学药剂,如抗坏血酸、柠檬酸和二氧化硫等对荔枝进行采后处理,可抑制其褐变。
  ⑦ 辐射处理。用一定剂量[5000~10000Gy(500~1000krad)] 的7射线对荔枝进行辐射处理,可以抑制果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褐变。  ⑧ 杀菌处理。
  病菌侵染会引起果皮褐变,用苯来特、特克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可抑制褐变。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