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历史上白虎观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白虎观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10-22

0 0
    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经学中的今古文学派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 年),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持续数月。
  此后, 班固将讨论结果编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揉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