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板栗种仁斑点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板栗种仁斑点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3-09

0 0
    板栗种仁斑点病是板栗上的新病害,1980年前后突然暴发, 病粒率一般20%,严重者30%~40%,严重影响板栗质量,是 外销板栗的突出问题。根据侯保林等研究(1998),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是板栗外 观多数无异常,剥去外种皮及内种皮后,在栗仁表面可见形状、 颜色各异的坏死性斑点。
    最常见者有两种类型。(1)黑斑型外观一般无异常,少数尖端变黑坏死;内种皮 常呈黑褐色;种仁表面病斑黑色或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横切面病斑多数圆形,灰黑或黑褐色;纵切面多呈漏斗形,病斑 深入种仁内部。
  C运后期及重病粒以这类症状为主。(2)褐斑形外种皮及内种皮多数无异常表现,种仁表面病 斑淡褐色、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横切面病斑多数漏 斗形,为害较浅。  贮运前期及轻病粒以这类症状为主。
  以上两类 症状一般占病粒数的95%左右,说明该病与通常所说的栗果霉 烂有根本区别。该病的病原比较复杂,主要致病菌是盘长孢状刺盘孢 、链格抱,这两种病菌主要造成黑斑型病状; 造成褐斑型症状的主要是多种镰刀菌,有腐皮镰刀菌、三隔德刀菌、串珠鎌刀菌。
    青霉菌也是比较重要的病菌,比较常见者是扩展青霉。 刚采收的板栗发病率极低,多在0。5%左右。采收后常温贮 藏25°C,15~25天内是病情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采收后迅速 进人冷藏5°C,病粒率增长很慢。
  也就是说,栗果发病轻重与采 收后的贮运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在C运过程中保湿条件不 良,常致栗果失水;栗果失水主要是表层失水。  试验证明,栗果 表层失水可明显加速病斑的扩展,对加重病情有重要作用。
  栗瘤蜂是板栗的重要虫害,调查表明,栗瘤蜂发生严重的年 份或地区,斑点病也较严重;相反,则发病较轻。此外,幼树、 壮树,发病轻。老树、弱树发病重。早采运期造成的机械 伤多发病重。多年的连续调查证明,高产年病害轻,低产年病害重。
    干旱 年,尤其采收期前后干旱年发病重;多雨年,尤其是采收期前后 雨水丰沛发病轻。防治方法:当前防治该病应当贯彻以增强树势、提高产量为 中心的栽培管理措施和以降温保水为中心的贮运及经营管理 措施。
  (1)增强树势,贯彻增施肥水、合理修剪、深翻改土、防治 病虫害等丰产措施。  (2)加速进人冷藏,快采收、快收购加工、快运输集港,尽 量缩短板栗在常温下贮运的时间,采收后尽快进人5°C以下的冷 藏条件,这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措施。
  (3)避免栗果失水,采收后立即进人短期沙藏,保持自然含 水量;收购、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注意加强保水措施,避免 栗果失水;沙藏、收购、贮藏过程中禁盲加水,以免造成栗果含 水量的急剧变化,降低抗病能力。
    (4)避免货温升高,注意运过程中的堆放形式及单位体积 中的存放数量,避免因呼吸热无法散出而增高货温,加速病情 增长。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