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本原学说?(急)rt
世界本原学说:
“本体论”这个词虽然很晚才出现,但研究“存在问题”的兴趣,却是哲学的起点。也就是说,自哲学诞生起,关于存在问题的学问就起步了。不过,这门学问最初还未获得本体论的形态。它的最初形态是世界本原学说。 可以把世界本原学说称作“前本体论”,因为这种学说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要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只是因为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定,还出不了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所以还不是本体论。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学派的学说,就属于世界本原学说。这个学派除了开创了西方哲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就是它怎样使得对于本体论的要求成为不可避免的。
...全部
世界本原学说:
“本体论”这个词虽然很晚才出现,但研究“存在问题”的兴趣,却是哲学的起点。也就是说,自哲学诞生起,关于存在问题的学问就起步了。不过,这门学问最初还未获得本体论的形态。它的最初形态是世界本原学说。
可以把世界本原学说称作“前本体论”,因为这种学说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要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只是因为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定,还出不了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所以还不是本体论。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学派的学说,就属于世界本原学说。这个学派除了开创了西方哲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就是它怎样使得对于本体论的要求成为不可避免的。
在泰勒斯的命题中,已最初地包含了方的知识观念:用洞察到“一”之原则的思想去超越感性直观到的“杂多”。
超越感性直观而去切中唯一真实的实在这样的要求,是已在这个命题中包含了的,但这个要求还未能达到。
泰勒斯及其后继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注意到了在感性经验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激起了他们从事最早的哲学思考。
既然事物相互转化,那么,变化就不仅是事物在表面上的多样化,变化不是没有基础的。在经验中,事物虽然杂然纷呈,但它们之间的彼此转化暗示了某种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统一性。神化用寓言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和统一性,但知识的态度是不应在自然之外去寻找这统一性之来源。
要在自然本身中寻找,这就形成了“世界本原”(Weltstoff)之观念。这个观念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被表达为“始基”。始基就是万变之中不变的本原,是整个自然界变化的基础。这基础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的东西。
必有一种单一的宇宙物质,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这可以说是伊奥尼亚学派视为自明的假定。唯一的问题是确定这单一的宇宙物质是什么。最直捷的途径是到在经验中呈现的事物中去寻找。泰勒斯所找到的是水。他为什么找到水呢?水之作为始基,其根据是什么?水作为可以被感性直观到的特殊事物,为什么能充当单一的宇宙物质呢?亚里士多德作过猜测:“泰勒斯之所以产生这种思想,也许是他看到一切的养料都是湿润的,而温度本身也是由这种(湿润的)东西生成,生物皆藉湿润以维持其生存。
但是为一切事物所从出的那种东西,就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因为这个缘故,同时也因为一切种子都具有湿润的本性,而水又是一切湿润物的本源,所以他得到了这种思想。”(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82-183页。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解释,不能使黑格尔满意,黑格尔嫌他过多地强调了水的感性特点对泰勒斯的启发,所以他说:“亚里士多德满足于‘至少到处都有湿气’这种表面的说明。”(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83页。
)黑格尔是充分从思辨的水准来看泰勒斯的这一命题的。他从古代以水作为发誓之根据的传统来说明。比如,诸神都凭着斯底克斯河发誓。他说,在这种传统中本有一种思辨的意味:被确信的话、被确信的事,其可信的性质,源自客观的真理(比如:斯底克斯河)。
谁就被看作客观的真理。发誓既是为了把纯粹的确信表达出来,它就把“确信”本身当作对象说出来,这对象、这真理就是“水”。
黑格尔的话,确有道理。在泰勒斯的命题中,“感性的水并不是被当作与其它自然元素和自然事物像对待的特殊事物,而是被当作融合和包含一切实际事物的内在思想”。
黑格尔这种解释的实质,是强调作为思想的水,其依据乃是古代凭水发誓的思辨含义。这反映了黑格尔研究哲学史的重要特征。水确实在泰勒斯的命题中被了解为普遍的本质。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解释也没有错。
亚氏的解释,指出了事物相互转化的观念包含在泰勒斯的命题中,并且确认水这始基是物质性的东西,这符合伊奥尼亚学派自然哲学的基本原则。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一对矛盾原就包含在泰勒斯的命题中,这对矛盾就是作为普遍概念的水与感性存在的水之间的矛盾。
黑格尔承认这一点,他说,“水也同样是一种特殊事物。这是一个缺点;作为真实原则的东西,决不能有什么片面的、特殊的形式”。(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88页。)
与泰勒斯同时代、但比他稍后的阿那克西曼德,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以水作为始基,而提出“无限”是始基。
“无限”是无定形的、未分化的原始物质,无穷无尽地充满了空间。万物由它构成又复归于它。他对始基的这种规定,是比泰勒斯前进了一步,他倾向于超出具体的感性事物。但是,尽管力图摆脱特殊感性形式,“无限”却还是感性的东西,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思想原则本身,而是用无定性的原初物质来表达一个出自思想的原则,这种表达方式,其实就是通过在感性层面上对一切特殊性的否定,来表达对原则本身的肯定。
正因为“无限”之于始基,只是一种否定性的规定,所以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不能满意。阿那克西米尼既要承认他老师的无限、太一之原则,又要给这原则以肯定的感性规定,他找到了“气”。
气是活泼的,无限地弥漫于空间。气是稀释和凝聚的过程,产生万物。其实,这种气,无宁说是一种普遍的中介、媒介,是西方人后来“以太”观念的前身。
阿那克西米尼是从安那克西曼德的否定那里,又回到肯定。
这一返回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进步。思想的普遍原则与感性的有限形式之间的矛盾依然如故。伊奥尼亚学派的世界本原学说到此为止就无法前进。
在古希腊,世界本原学说在伊奥尼亚学派之后还有一些后继者,但都摆脱不了上述矛盾。
要摆脱这一矛盾,必须真正赢得对于感性世界的超越之法。
在感性世界中追寻本原,其实是要找到一种特殊的感性存在者,以之为所有感性事物的最初源头和“第一因”。但是第一因正因为它还是在感性世界中的,所以仍是特殊的。
凡特殊的东西,就仍有一个来自哪里的问题。所以,第一因总“第一”不了,还得追问它的前因。那前因一旦被追问到,必又出自它自己的前因问题,于是永无了解,本原无法追寻。
最初对此有意识的,是赫拉克利特。
这位古希腊的“晦涩哲人”,以强调“变”之原则而著名。他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个象征性的表述,把伊奥尼亚学派的世界本原学说之困境点明了:企图确定永恒不变的世界本原之努力是无望的。
宇宙中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元素是永恒的。万物皆变,无物永存。赫拉克利特干脆用“火”来规定始基。火是永远在变化、活动的形象,以之为始基,其实是要排除“始基”观念中“永恒实体”之意味。说火是始基,实即意指真正永恒的东西,是宇宙变化过程,是流变本身。
所以,已不能把赫拉克利特的“火是始基”的学说单纯当成世界本原学说,无宁说它已暗含对本原问题的取消。
这样,世界本原学说,通过赫拉克利特的“火之本原说”,走到了自己的终结。它所留下的问题,是如何寻得一种方法来超越感性,以揭示诸存在者的最基本的共同规定。
我们将看到,这种方法一旦寻得,西方本体论就真正地起步了。
44 你好!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关于原子唯物论就是世界本原学说,创始人是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受阿拉克萨哥拉种子说的影响,提出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以虚空为运动的场所。
他们还以原子论解释灵魂和人的认识过程。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原子有重量并产生偏斜运动的观点,以此解释事物的偶然性。
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
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商统治者将天人格化,视为至上神,称为“帝”或“上帝”。祭祀、征伐、田猎、行止等都以占卜的结果行事,表现出唯心主义世界观。《尚书•洪范》记载殷代贤人的言论,一方面保留了殷商信奉上帝的观念,同时认为五行为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成分。
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及万物间的联系和变易,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西周灭殷后提出“天命”观念,主张敬德保民以顺应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为的作用。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之气的运行说明地震现象;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这都表明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战国初墨子反对天命,但主张天志。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尽管学术界对老子“道”和“无”的含义至今仍有争论,但老子的观点毕竟将中国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以后孟子和庄子分别继承发展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易传》主张太极为天地的本原,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管子》以“精气说”强调天的物质性;荀子肯定“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韩非继承了老子、荀子的思想,对老子的道进行了改造。
上述观点使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