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有着甲壳纲动物共有的一些生 活习性,也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现简介如下。(1) 蜕壳。河蟹的蜕壳是指河蟹在生长发育中蜕掉坚硬的外 骨骼。河蟹蜕壳在潘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称为蜕皮,从第一期仔蟹起称为蜕壳。 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河蟹必须进行一次又一 次的蜕去外壳才能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养蟹生产中,保证河蟹顺利蜕壳非常关键。河蟹蜕下的壳为浅黄色,一般看上去容易误以为是死蟹,拿 起来可发现壳中没有内脏,螯足和步足都已随壳蜕出,稍用力捏 一下螯足和步足即可破碎,破碎后可见足为无肌肉的空足,其内仅余水分。 河蟹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也是内部错综复 杂的生理活动...全部
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有着甲壳纲动物共有的一些生 活习性,也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现简介如下。(1) 蜕壳。河蟹的蜕壳是指河蟹在生长发育中蜕掉坚硬的外 骨骼。河蟹蜕壳在潘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称为蜕皮,从第一期仔蟹起称为蜕壳。
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河蟹必须进行一次又一 次的蜕去外壳才能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养蟹生产中,保证河蟹顺利蜕壳非常关键。河蟹蜕下的壳为浅黄色,一般看上去容易误以为是死蟹,拿 起来可发现壳中没有内脏,螯足和步足都已随壳蜕出,稍用力捏 一下螯足和步足即可破碎,破碎后可见足为无肌肉的空足,其内仅余水分。
河蟹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也是内部错综复 杂的生理活动,是一次节律性生长,也是一次生理上大变动。顺利时,蜕壳15〜30分钟即可完成,有时甚至3〜5分钟可蜕下旧 壳。在遇到外界惊扰或内部营养不良等情况时,蜕壳时间会延长或蜕不下来。
蜕壳不顺利时,会使步足或螯足蜕不出,蟹会自动 断掉蜕不下的足,但有时整个身体鋭不出易发生死亡。(2) 变态。蜕壳后使身体外形或部分形态发生变化,称之为 变态。河蟹的变态主要集中在幼体期间,刚孵化出的幼体称之为潘状幼体,因此阶段幼体完全没有蟹外形而似水搔得名。
潘状幼 体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分为5期,通常记作I期、n期、 in期……、v期潘状幼体(又称大眼幼体,因1对复眼较大且露 出体外而得名)。大眼幼体蜕壳一次,变态为略似蟹形状的小蟹,称为第一期仔蟹。
尽管河蟹的变态主要集中在幼体(搔状幼体、 大眼幼体)阶段,但其后阶段也存在着变态,如河蟹个体生长到 100克左右或更大,要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蜕壳,经这次蜕壳后, 腹脐发展为成熟的形状,雌蟹腹脐变态发育为“团脐”,雄蟹的腹 脐为“尖脐”。
(3) 生长。河蟹的生长是指体积的增大和体重的增加。河蟹 只有经过蜕壳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研究表明,河蟹每蜕壳一次,头胸甲可增加1/6〜1/4,幼体或仔蟹比蟹种期的增幅要大,幼体 的头胸甲甚至可增加1/2。
天然水体中,河蟹从蟹苗期进人淡水到成熟后进人河口半咸水需16〜18个月;体重约5。0毫克的蟹 苗,经近20次的蜕壳,到成熟时体重可达150克以上,有的甚至 达到250克。人工放养的蟹种(体重2〜8克/只),在湖泊中经 7〜13个月的生长,体重也可达150〜250克。
(4) 运动方式与逃逸。河蟹是以爬行为主的甲壳动物,也能 作短暂的游泳。实际上,河蟹前进的方向基本是斜向前方的。河蟹攀爬能力和掘洞能力很强,因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逃逸能力 非常强。一般来说,河蟹在以下情况有逃逸可能:第一,刚进人蟹池的苗种,由于对新的环境未适应,傍晚爬出水面,绕池埂乱 窜,寻找逃走的机会;第二,在排水时或暴雨汛期,河蟹的趋流性使其爬向进水口或排水口;第三,当池中水质恶化、溶解氧缺 乏时;第四,池中河蟹密度过大,饵料缺乏时;第五,河蟹性腺 成熟,已进人生殖洄游阶段。
(5) 掘洞与穴居。蟹有较强的掘洞能力,靠螯足掘洞,步足 起辅助作用。池塘中的洞穴在水位线下一点,呈管状,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略向下变曲折。成蟹一洞一蟹,幼小时一洞多蟹。在湖泊养蟹时,因条件限 制而只有少数个体掘洞,大部分蟹躲藏在石砾、泥沙、水草等隐 蔽场所。
(6) 自切与再生。河蟹有时螯足和步足大小不一样,左右不 对称,或者缺肢的地方长着柔软的组织。河蟹有着自切和再生的能力,自切有着固定位置,一般在河蟹步足的基节与坐节之间关 节处,再生的新足一般为疣状物,以后新足逐渐长出,经过多次蜕壳才能恢复原来大小。
(7) 洄游习性。天然水体中的河蟹一生有2次洄游,分别是 幼小时的溯河洄游和性腺成熟后的降河洄游。溯河洄游,在河口半咸水处繁殖的潘状幼体发育到蟹苗阶段,借助潮汐的作用进入 淡水,即由河口顺着江河顶流而上,进入湖泊等淡水水体进行育肥的过程,也称索饵洄游。
降河洄游,也称生殖洄游,指河蟹在淡水中完成生长育肥后, 由于遗传特性的作用,顺河而下洄游到河口半咸水水体繁衍后代。 在生产中,要根据河蟹的两种洄游习性制定捕捞和防逃措施。如根据幼蟹的溯河洄游习性进行蟹种捕捞,根据生殖洄游习性加强 防逃设施的完善,确定捕蟹时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