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猪咬尾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咬尾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7-06-26

0 0
    预防措施:① 环境和卫生条件要良好猪对卫生环境很敏感,尤其是规 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温、防潮、光照、粪 便处理等一整套措施,使猪舍达到夏季能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 暖的标准。
  猪的组群要合理,减少个体差异。从外地购进大批仔 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 放在同一圈舍词养。  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 开伺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② 猪的饲养密度要适宜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以 不拥挤,不影响猪只生长和正常采食为宜,一般以每群伺养10~ 12头为宜。应按2~3月龄,每头猪的占地面积为0。5~0。7 米2,4~6月龄,每头猪的占地面积0。
    7~0。9米2,每头育肥猪 的占地面积不小于1。0米2进行饲养。科学配合词料,满足猪的 营养需求。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伺料。发现 猪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可增 加0。
  1%的食盐,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喂料要定时定量,严禁 伺喂霉变伺料。  ③ 育肥猪应早去势和断尾。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 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有利于避免公、母猪相互爬跨而引起的咬尾症。
  仔猪断尾,可在出生后1~2天对仔猪进行断尾,仔猪 出生时剪取犬牙,断去2/3的尾巴,在20~25日龄进行去势。① 养猪过程中应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3次,即分别在猪 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 要注意驱除猪体表虱、疥癣等,否则会因寄生虫影响而导致咬尾 症的发生。
    隔离有恶癖的猪,将个别凶恶的猪及时挑出,隔离被 咬猪,及时对症治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