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是否会让有些人觉得不公平?

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是否会让有些人觉得不公平?

全部回答

2017-06-22

47 0
    高考分数强调公平公正,没有错,这是一种结果公平,可若从小学算起,通往高考的漫漫12年征程,这个过程就不公平了,起点也不公平。虽然农村教育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在逐渐提升教育质量,但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还相距甚远。
  各级政府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上投入的物质、人才等力量是不均衡的。     从农村教师队伍的配备而言,即使从政策上一直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去,可农村中小学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仍然相对不理想,相应的就是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匮乏。
  不仅是教育力量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队伍也存在“虹吸效应”:每每成熟一个优秀教师,便会被县城学校乃至省市一级、沿海开放城市的学校高薪挖走。  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能要求老师必须一辈子两袖清风。
  新的优秀师资力量不愿意进来,已有的优秀师资力量逐渐流失,农村教育质量又怎么上得去?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农村考生成才不易。虽然教育的硬件环境在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体育设施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都实现了转型升级,但农村优秀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却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缺乏是怎么造成的?农村苦、农村穷、农村找对象难,这些都是原因。如果不给予新毕业的大学师范生以更好的条件、更好的出路,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也是正常的。不仅如此,很多在农村拼搏、奋斗了一辈子的教师还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转正,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又怎么激发这些老师的教学激情呢?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有一个培养农村学校教师的鼓励计划,优先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职称待遇、培训待遇等。
    让农村教师不断拓宽向上流通的渠道,让农村教师过上体面而富有尊严的生活,农村教师的队伍才能够越来越优秀。   有了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才能够造就更多优秀的农村考生。这实际上就是还农村考生一个起点公平。
  只有起点公平了,结果才能公平。在目前城乡二元教育格局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情况下,在起点公平还不尽到位的历史过程中,清华、北大等4所名校对农村考生的录取优惠,可以视作是对农村教育的一种补偿。  这样的补偿目前看来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让农村考生更多地圆大学梦、圆名校梦,这应当是一种大公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