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语音造词有哪些情况?

语音造词有哪些情况?

全部回答

2017-09-02

0 0
    语音造词在源词基础上,通过语音借用、变换、重叠等方法以滋生新词,叫语音造词。有以下七种情况:(1)同音借用。即借用某一源词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义。单音词滋生新词多用此法。
  如“来”本为小麦,名词,借用为往来的“来”,动词。“难”本为鸟名,名词,借用为难易的“难”,形容词。  (2)变换声母。即变换单音词的声母以滋生新词。如“黑”指火熏过的颜色,呼北切,职部,晓母;“墨”是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莫北切,职部,明母。
  “黑”改变声母,即造成新词“墨”。“自”本指鼻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疾二切,质部,从母;“鼻”,鼻子,毗至切,质部,並母。  “自”用为“自己”字,遂改变声母,另造新词“鼻”。
  (3)变换韵母。即变换单音词的韵母以滋生新词。如“雁”,本指大雁、鸿雁,一种大型候鸟。五晏切,寒部,疑母;“鹅”,家雁,一种家禽,五何切,歌部,疑母,鹤是由鸿雁驯化为家禽的。《尔雅•释鸟》“舒雁,鹅”邢葛疏引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
    ”“雁”的韵母由寒部对转为歌部即成“鹅”。“至”来到。脂利切,质部,照母;“臻”也是来到,到达。侧洗切,真部,庄母。“至”“臻”准双声,韵母质、真对转。“臻”是由“至”变换韵母造成的新词。
  (4)变换声调。即变换单音词的声调以滋生新词。传统上所谓“四声别义”实际上就是这种情况。  声调不一样,词义和词性都起了变化,也就造成了新词。如“观”是有目的地看、细看,动词,古丸切,平声;转为古玩切,去声,名词,指古代宫外高台上的望楼,并引申为高大的建筑物。
  “钉”,钉子,当经切,平声,名词,转为去声,丁定切,动词,指把钉子打进别的物体以起到固定作用。  “好”,女子长得好看,容貌美,呼皓切,上声、形容词;转为去声,呼到切,动词,即为爱好、喜爱、和好的意思。
  孙玉文博士有《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5)语音重叠。一样的单音节重叠以后造成双音词。如《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喫其鸣矣,求其友声。  ”“嚶”重叠为“嚶嘤”,都指鸟鸣声。
  《诗•周南•葛覃》:“维叶萋萋。”《诗•小雅•秋杜》:“卉木萋止。”陈奂《传疏》:“萋,犹萋萋也。”“萋”重叠为“萋萋”,都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6)语音分合。单音词分化为联绵词,联绵词合音为单音词。
  如“茨”分音则为“蒺藜”,指一种果皮有尖刺的草本植物。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毛传》:“茨,蒺藜也。”“孔”分音则为“窟窿”,指洞穴。宋祁《笔记•释俗》:“孙炎作反切……谓孔曰窟窿。
  ”“茺蔚”合音为“蒱”,指益母草。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十上:“蒱者,茺蔚之合声。”“终葵”合音为“椎”。捶击,用于捶击的工具。  《说文解字•木部》:“椎,击也,齐谓之终葵。
  ”徐灏注笺:“终葵之合声为椎。”(7)复音变形。即改变叠音词或联绵词的某一音节的滋生新词。如“齋发”为风声大,“瘠沸”为泉水大,两者一声之转;“蘼芜”指小草,“蠛蝾”指小虫,“绵蛮”指小鸟,“霡霃”指小雨,四者亦一声之转。
    “勉勉”变形为“黾勉”,都指努力之貌;“团团”变形为“团栾”,都是圆的样子;“蹀蹀”变形为“蹀躞”,都是脚步趔趄不稳的样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猜你喜欢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