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降分是让应试英语回归正常的尝试吗?

降分是让应试英语回归正常的尝试吗?

全部回答

2017-06-28

43 0
    降分是让应试英语回归正常的尝试   改革开放之后,“英语热”在我国经久不衰。许多孩子幼儿园起便开始学习英语,家长[微博]及学校不遗余力地将“英语要从娃娃抓起”贯彻到底。
  然而,上海外国语大学[微博]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的人中,真正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     冰冷的数据对应试模式下的英语教育无疑是当头一击。
  应试教育给予英语的重视越多,学生及家长为应试英语耗费的时间与金钱就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真实的英语交流能力也随之增强。倘若面对外籍人士只能张口结舌磕磕巴巴地打声招呼,试问长达十年的英语学龄意义何在?   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   改革此举对数理化成绩突出但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大利好,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而本身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则可以将精力用于提高不足的科目,弊大于利。
    诚然,乍一看学生们似乎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去选择一个多样化的未来,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欧诺公司QS公布2013-2014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均为英美高校。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应该是许多人心中的圣地吧?很遗憾,目前麻省理工并未开放汉语授课,无论是申请、面试还是学习考试均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  学文的仰慕剑桥牛,学商的崇拜哈佛,学法的敬仰耶鲁,缺乏足够的英语交流能力,要用什么引领这些胸怀壮志的莘莘学子走向大洋彼岸的高等学府?   当然,出国深造并非所有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大多数国人还是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度过一生。
  然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告诉我们,深入开放与世界更好地接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也在进一步向中国靠拢。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面孔与日俱增,大中华区的重要性在各家知名外企中也日益提高。
  在我们的母语汉语尚未由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发展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之前,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无疑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必备技能。   各方观点:摆脱应试教育,英语应该学以致用   中高考对英语的重视减轻了,并不代表掌握英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降低了。
    我们固然可以不在初中高中的课堂里为了英语将青丝熬成白发,但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却是,因为印度人的英语交流能力更强,所以他们比中国人更容易在硅谷出人头地。   人民网评论:“有人担心,降低英语考试权重,会影响国人外语水平。
  但应试导向的英语教学,效果值得商榷。降低权重,不过是让英语教育回归正常的尝试,秀水街小贩能无师自通多门外语,民间英语教学产业日趋发达,都说明日趋国际化的中国,不会没有学英语的热情和需求。  ”   民间英语教育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今年的在线教育行业异常火爆。
  从国内知名词典翻译软件金山词霸方面了解到,其在7月刚推出的在线口语1对1品牌“好外教”的刚需用户有89%学英语都是为了商务谈判、出国交流、外贸工作、提升口语以及和外国人交流。提倡英语学习往实用和兴趣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学习英语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有兴趣的学习。
       应试模式下的学校教育,重视英语与否,对于英语学习者真实的英语交流能力影响并不大。与其为中高考的英语改革议论纷纷,不如认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英语教育平台,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从而将自身的光芒打磨地更加耀眼。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