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心理学

为何会出现晕轮效应?

为何会出现晕轮效应?

全部回答

2017-11-02

0 0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他人的一种主观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 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而一旦这一偏差表现为某人或某物赋予了一个肯 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
  反之,如果某人 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就会被认为其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  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 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例如,当我们提起一个战斗英雄时,心中就会浮现一个高大、健壮、英勇、刚毅的形象,我们 会更多地从这些方面去观察他,而忽略一些其他特征,比如也许他的性情很温和。
  同样,我们对于情人的知觉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觉得他(她)是美的,我们自然会发现他(她) 的许多动人之处,因而他(她)在我们心中变美了,因为他(她)的其他某些相反的信息已被我们 忽视或否定了。  这种对某种对象的“定型”必然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局限,但这种局限却往往很难摆脱。
   曾有一次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向两批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第1批学生被告知这是一名罪犯,因杀人而人狱; 而另1批则被告知这是一个物理学家,曾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其形象描述他可 能具有的性格。
    结果第1批学生的评价都是贬义的,而第2批则几乎全是赞美的。一张相同的照片, 却因为“罪犯”和“物理学家”在学生心中不同的“定型”而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在生活中,“晕轮效应”或“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
  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好的,是我们喜欢的, 那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也有着许多其他的好品质。  反过来也是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 好百好,一恶百恶”或者“爱屋及乌”。由于晕轮效应使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所以,它是一种会把我们引人对人知觉误区的社会心理效应,也是一种人际认知偏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 泰山”,容易影响对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
    总之,对一个人或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概全,要作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晕轮效 应”的偏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心理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心理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