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全部回答

2017-06-23

0 0
    水产词料的稳健发展仍然是水产养殖产量提升的重要支撑。2011年全国水产伺料总产量约1 684万吨,同比增长12_1%。 行业集中度低、经营分散的现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行业集 中度仍然不高,但部分品种集中度提高飞快,虾料行业尤为突出, 已经形成海大、恒兴、粵海三足鼎立的寡头竞争格局,三大集团 的销量达到虾伺料行业65%以上。
    鱼伺料板块尽管涌现了几家产 销量过百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总体集中度相对较低,前20名 规模化水产饲料企业的总产销量还不到鱼伺料总量的50%。(1) 单一经营水产饲料的企业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
  随着行 业的发展,传统的赊销与客情竞争手段退居次要地位。部分优秀 的厂家对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方案高度关注,通过产业链条的延 伸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全产业链模式。   该模式要求更高的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部分企业坚持不懈地在 努力,想通过上市来解决融资问题。
  因此,新的经营模式要得到 健康发展和行业普及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单一经营水产饲料的企 业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2) 传统淡水养殖品种依然是使用词料的主力军。传统淡水 养殖品种中的草鱼、鲫鱼、鲤鱼、罗非鱼、鳊鱼、青鱼依然是使 用饲料的主力军,约占水产饲料80%的市场。
    大部分厂家做的 最多的还是以上这些常规品种,更容易上量一些。不同品种之间 差异较大,2011年因草鱼价格较好,在华南区域,养殖草鱼的 积极性非常高,草鱼养殖模式有较大改进,词料总量有一定的增 长,北方鲤鱼价格理想,收益也相当可观。
  主养罗非鱼的南方区 域因2011年下半年鱼价一直萎靡不振,加上疫情不断,养殖投 喂积极性不高,导致罗非鱼伺料总量有一定比例下降。  而且罗非 鱼主要受限于出口,出口加工产能过剩,出口企业无自主销售渠 道,导致罗非鱼整体抗风险能力比较低。
  受益于人们对对虾旺盛的消费,2011年我国对虾已成为一 个净进口国,全年消耗对虾总量150万吨。2011年我国的对虾 出口再创新高,出口量达到23。1万吨,同比增长7。  0%,出口额达18。
   9亿美元,同比增加22。 9%,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反 而变窄。华南市场受立春以来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造成成活率 较低,珠三角区域全年养殖成功比例约3。 5成,相比2010年有 一定下滑;华东市场则继续推广大棚养虾模式,有一定的进步。
   2011年全国虾料总量约125万吨,主要集中在华南、长三角一 带,在华南市场,一些虾料企业结合不同地区的养殖情况研究并 主推健康养殖配套模式,用户盈利高达8 000~10 000元/亩% 鱼虾混养技术犹如龙卷风一样,席卷而来的单一淡水鱼虾混养演 变为海水鱼虾混养、淡水鱼虾混养等多种形式,尤其在以浙江群 体为主的一部分养殖户中推行迅猛,对虾料市场也有一定的补充。
    (1) 膨化伺料发展极为迅猛。2011年是膨化词料发展极为 迅猛的一年。全国约新增膨化线45条,且一些厂家开始上产量 大的膨化线,南方所有厂家在高峰期间基本都处于供不应求状 态。
  常规品种罗非鱼、草鱼是膨化饲料绝对量增长最多的两个品 种,草鱼转用膨化词料更成为行业的趋势,部分市场并且采用膨 化词料、沉水饲料相结合投喂的方式来更好地表达伺料效果,罗 非鱼膨化饲料中部分市场已经高达7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
    部 分海水鱼和高档淡水鱼中的许多品种基本已全部实现了膨化伺料 养殖(海鲈、金鲳、黄鳝、乌醴、蛙、黄颡、白鱼),海水鱼中 的海鲈、金鲳两个品种增长最为迅速,在海水鱼词料销量大幅增 长。
  除广东和福建外,江、浙市场是膨化词料快速普及的第二个 重要市场。黄颡鱼、白鱼、青鱼饲喂膨化词料已非常普及,而草 鱼膨化饲料中江、浙市场日益流行,快速推进。  部分厂家厉兵秣 马,伺机以待,欲抢占该市场高档鱼词料品种。
  海水鱼养殖除海鲈、金鲳使用饲料外,其他大部分品种使用 伺料比例仍然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目前仍以使用冰鲜为主。随着 陆地养殖面积的萎缩和国家对海洋的开发,一些大型的海水鱼养殖公司和深水网箱养殖的群体陆续出现,散养逐步会被淘汰,集 中度进一步提高,海水鱼膨化伺料后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