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是怎样的,如何进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小绿叶蝉的主要种类,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或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 发生特点:假眼小绿叶蝉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成虫、卵、若虫三个阶段。成虫体长3〜4毫米,全体黄绿至绿色,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产卵管伸出于尾节,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尾节有2块片状板。 卵新月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淡绿色。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8〜0。9毫米,体乳白色,复眼突出明显,头大体纤细;3龄若虫体长1。2〜1。8毫米,体淡绿色,...全部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小绿叶蝉的主要种类,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或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
发生特点:假眼小绿叶蝉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成虫、卵、若虫三个阶段。成虫体长3〜4毫米,全体黄绿至绿色,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产卵管伸出于尾节,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尾节有2块片状板。
卵新月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淡绿色。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8〜0。9毫米,体乳白色,复眼突出明显,头大体纤细;3龄若虫体长1。2〜1。8毫米,体淡绿色,腹部明显增大,翅芽开始显露;5龄若虫体长2。
0〜2。2毫米,体草绿色,翅芽伸达第五腹节,第四腹节膨大。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假眼小绿叶蝉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在茶树、杂草或其他作物上越冬。翌年早春转暖时,成虫开始取食、补充营养,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
卵散产于茶树嫩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若虫大多栖息在嫩叶背及嫩茎上,以嫩叶背居多。 1〜2龄若虫活动范围不大,3龄后善爬行、善跳跃、畏光,横行习性增强。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的习性,在适宜条件下一般15〜2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因此各虫态混杂难以分清代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假眼小绿叶蝉一年的消长规律可分为双峰型和单峰型两种类型。双峰型是指一年中有两个发虫高峰,第1峰一般集中在5〜6月份,主要为害夏茶,第2 峰集中在9〜10月份,主要为害秋茶;单峰型是指一年中只有 1个发虫高峰,一般集中在7〜8月份,主要为害夏秋茶。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的发生。防治措施:①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据统计假眼小绿叶蝉卵在嫩梢上的分布为顶芽至芽下第1叶间嫩茎内占14。2%,芽下第2 叶至第3叶间嫩茎内占55。
7%,叶柄处占5。2%。而低龄若虫主要是在嫩叶上活动,及时分批勤采,可随芽叶带走大量的卵和低龄若虫,可以有效控制该虫的为害。② 减少用药、保护天敌。茶园是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在茶园中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可达40%,螳螂和瓢虫等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尽量减少茶园施用农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可以充分发挥天敌对该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③ 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指标是春茶百叶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15头左右;夏茶百叶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25 头左右。防治适期应掌握在虫口发生高峰前期,且田间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喷雾为宜。
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 5%联苯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或2。 5%功夫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或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或35%硫丹乳油1000倍液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