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舞蹈 为什么会有自杀的念头

汉代舞蹈家赵飞燕为什么会自杀?

汉代舞蹈家赵飞燕为什么会自杀?

全部回答

2017-03-25

0 0
    赵飞燕生活在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间。她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舞蹈家。汉成帝刘骜一次微服出宫,到阳阿公主家去玩,见到 赵飞燕,非常喜欢她,于是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妃嫔),也算宫中 女官,地位待遇都很高。
  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汉成帝废了许皇 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四月封赵飞燕的养父赵临为成阳侯,六 月立赵飞燕为皇后。  不久赵飞燕的妹妹合德也被召入宫,封为昭 仪。从此姊妹二人专宠后宫。
  赵飞燕的生父叫冯万金,是一个音乐家,他编制的乐曲十分动 听,自称“凡靡之乐”。赵飞燕原名宜主,和妹妹合德是一对双胞 胎。幼年的宜主非常聪明,家里有“彭祖分脉”之书,“善行气术”, 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气功。
    相传她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风雪的夜 晚,站在露天地,闭上眼睛运气,全身都热乎乎的,人们都很惊奇。 宜主长大后,身材窈窕,体态轻盈,风度翩翩。妹妹合德,擅长音乐, 歌声轻柔动听,富于抒情。
  她们姊妹二人聪明伶俐,容貌美丽。其 父死后,家境败落。姊妹二人流落在长安,以打草鞋为生,过着贫苦 的生活。  后来她们被赵临收留,成为赵临的养女。接着,又通过赵临的关系到阳阿公主家当婢女。
  宜主从此暗下功夫,刻苦钻研,精 心学习歌舞,由于她的舞姿身轻如燕,所以取名赵飞燕。她腰肢纤 细、体态轻盈,当她迎风而舞时,好像要乘风飞去一样。传说:汉宫 中有个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块土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高达四十 尺。
    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碧琼轻绡(薄纱),表演歌舞 《归风送远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敲击玉瓯打拍子,冯无方吹笙伴 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风,赵飞燕随风扬袖飘舞,好像乘风飞 去,成帝急忙叫冯无方拉住赵飞燕。
  一会儿,风停了,赵飞燕的裙子 被抓皱了。从此就流行一种折叠有皱的裙子叫“留仙裙”。  据传说 汉成帝害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还特地为她筑起了“七宝避风台” 居住。赵飞燕“身轻如燕,能作掌上舞”。
  相传汉成帝为赵飞燕造了 一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让飞燕在盘上跳舞,这需要极轻的功 夫。明人艳艳生所作小说《昭阳趣史》有幅木刻《赵飞燕掌上舞图》 是她站在一个太监手上,挥袖回首而舞的姿态。  明代著名画家仇十 洲作《百美图》,画历代美女一百个,其中也有赵飞燕的舞姿图。
  舞 者盛装,披巾,在一小方毯上起舞,平展双臂,翻飞长袖,右腿微屈而 立,左腿微屈轻提,头部微倾,表情温婉。这是明代画家想象中赵飞 燕的一个舞蹈场面。赵飞燕擅长“踽步”,走起来手执花枝,轻微地颤动。
    当时除了 赵飞燕没有人走得好。“踽步”近似于戏曲中的“花梆步”。轻轻碎 步,给人一种飘逸感。如戏曲中扮演鬼魂的演员就用这种碎步,移动时好似一张纸在飘,犹如幽灵在游荡。赵飞燕的轻盈舞技,在我 国舞蹈史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特别是那时的舞人已经懂得 用气或运气,控制呼吸,因而能使舞姿轻盈优美。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死,哀帝刘欣即位。哀帝是得 到赵飞燕支持的,因此哀帝封赵飞燕为皇太后。
  哀帝在位六年即 死,随即平帝刘衍即位。朝中群臣指责赵飞燕“失妇道”——不生 孩子,断了皇室的后代,等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迁居北宫。过 了一个多月,又废皇后为庶人,被迫自杀身亡。  历代文学艺术家,创作了不少以赵飞燕为题材的小说、诗歌、绘 画等文艺作品。
  唐人徐凝作《汉宫曲》:“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 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故而赵飞燕精美绝 伦的舞蹈技艺能被后人传颂。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舞蹈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