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无可奈何春去也”出自哪?全诗是什么?

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6-10-24

0 0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06-10-26

422 0
    “无可奈何春去也”,“无可奈何”上面两位朋友的齐备了,俺来找“春去也” 【千秋岁】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写词人愁情的深沉浓重。
  这浓重的愁情是由人世盛衰与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所以,词中很自然地要联系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与大自然的变化。然而,这只是触发内心感情活动的一个契机,是感情突然爆发的导火线。所以,词中出现的人世与大自然并非确有所指,这一切只不过是想说明:“携手处,今谁在”,“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而已。
    句中的“飞红”与“海”,也不是具体的客观事物的精心描画,它在句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目的在于抒写内心的愁情。这首词作于贬谪期间,词人已经对现实完全绝望,无边的愁苦铺天盖地地压将下来。
  其词情之愁苦,时人甚至认为“秦七必不久于人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艇斋诗话》) -----诸葛忆兵选析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浪淘沙令]: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小雨连续的下滴声 [阑珊]:衰残、将尽 [罗衾]:(音亲)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天上人间]:唐张曙《浣溪沙》:“天上人间何处是,旧欢新梦觉来时。
  ” 名家点评: 此词作于宋太平三年 (978)临终前不久。  据 《乐府纪闻》 云:“后主归宋后与故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每怀故国,词调愈工。
  其赋 《浪淘沙》 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 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  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集评 《乐府纪闻》:后主归家后与故宫人书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 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旧臣闻之,有泣下者。  七夕在赐第作乐。
  太宗闻之怒,更 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 蔡绦《西清诗话》:诗人(李煜)归宋后,“每怀故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 聊。”“尝作长短句(即指此词),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自然率真,直写观感,直抒 胸臆,因之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它不仅在旧时曾为人传诵,现在看来也是我国诗歌艺 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 不堪回首。结句“天上人间”三句,怆然欲绝:此归朝后所作。
  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 之三声肠断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  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 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情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 所以“独自莫凭栏”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
  此与“心事莫将和 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同为悲愤已极之语。“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天之情况。 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  故“流水”两句,即承上中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 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
  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 遗恨千古。 《南唐二主词汇笺》引郭麟云: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之至。李后主之“梦里不 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高妙超脱,一往情深。
     。

2006-10-24

415 0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抒写光阴流逝的感伤。词人以有限的生命来体察无穷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时空这一广大范畴中来进行思考,于是,这首词便具有某种厚重的哲理韵味了。
    上片三句貌似淡淡写来,其中却蕴涵着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深长叹惋。下片通过最有特征的具体事物和生活细节来深化上片勾画的意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人们心中所有但却是笔底所无的一种“诗意”的感受。
  “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死亡。    晏殊虽然位极人臣,但是他无法挽回流逝的时光,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岁月的脚步匆匆离去。
  宦海风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场平庸无聊的应酬中,敏感的诗人当然会时时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意义消耗。这就是词人在舒适生活环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闲愁”,是摆脱不了的一种淡淡的哀伤。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