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新闻事业对中国近代新闻事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绝大部分时间并没有所谓的新闻事业。甚至唐代的进奏院状和宋代的邸报也不代表新闻事业的产生。尽管我们承认唐宋明清的官报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充其量只是一种政府与官员或是官员、士人之间信息传播的手段,具有内参的性质,仅仅只能作为王朝政治中政务信息传播系统的组成部分。
宋代小报的出现,有着一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但是由于政府查禁,小报并没有真正地流传和成型。直至明清民间报房出现时,中国的新闻事业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宋代的小报和明清时期的民间报纸与以邸报为代表的官报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尽管我们今天没有直接的史料反映这些民间报纸发行...全部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绝大部分时间并没有所谓的新闻事业。甚至唐代的进奏院状和宋代的邸报也不代表新闻事业的产生。尽管我们承认唐宋明清的官报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充其量只是一种政府与官员或是官员、士人之间信息传播的手段,具有内参的性质,仅仅只能作为王朝政治中政务信息传播系统的组成部分。
宋代小报的出现,有着一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但是由于政府查禁,小报并没有真正地流传和成型。直至明清民间报房出现时,中国的新闻事业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宋代的小报和明清时期的民间报纸与以邸报为代表的官报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尽管我们今天没有直接的史料反映这些民间报纸发行的初衷,但是从这些民间报纸受欢迎的程度来看,社会是有着高层动态以及其它政治、社会信息的需求的。
“……以出局之后,省部寺监知杂司及进奏官悉皆传授,坐获不赀之利。
以先得者为功,一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监司。”②
从《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可见,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需求以及这种需求背后的利益驱使,这些报纸的发行人是不会在政府的严密的控制甚至于查禁下,还不遗余力地去搜集“情报”的。
我们也可以说正是这样的需求促成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生。
这种需求的源头何在呢?仅仅是“人情喜新而好奇”③吗?
实际上,这种需求正与开始高度膨胀的士人阶层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唐宋以来私学以及科举制的繁盛,知识向民间进一步扩散,士人阶层也就进一步壮大,与此同时,官僚队伍也迅速扩大了。
基于士人传统的政治文化性格,知识人群尤其是士阶层需要一个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途径,同时,某些官吏出于政治活动的需要也要第一时间了解皇帝及大臣的言论。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士人传统催生了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同时,随着士人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士人传统的日益深入人心,以民间报纸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新闻事业也获得了发展。
但是,中国古代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王朝统治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对之有着需求的群体往往是官员、士绅、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更多的是政务信息的传递,其工具性特征特别明显,是方便这些士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工具之一。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并不具备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可能性。
三、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与士人传统
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也随之产生。
目前绝大部分学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以报业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是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为标志的。这一点,笔者难以苟同。即便抛开其宗教性质不论,单就其创办地点,就难以让人信服。
笔者认为,所谓中国近代新闻事业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社会化、相对世俗化;(2)专业化、一定程度的商品化;(3)本土化。社会化和世俗化是指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内容在客观上并不以传播宗教信仰为目的。
专业化和一定程度的商品化,是指拥有有专业的采、编、印刷和发行人员,公开发售而非免费派发。本土化,就是面向本土社会,使用本土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应以《遐迩贯珍》为标志。尽管1853年《遐迩贯珍》即已创刊,但是其参与者和内容与士人很难拉上关系。
近代新闻事来与士人发生真正和明确的联系是从《申报》开始的。自《申报》而始,中国传统士人开始参与到近代新闻事业之中,并且为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最初参与到中国新闻事业中的中国人大都是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
他们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惊醒,在士人传统的激发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到新闻事业当中。
我们知道,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次引人注目的转变,即从心学向实学的转变。中国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以务实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经世致用”成为他们的口号之一。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在这个时候,士人们也开始以务实地态度来看待当时的中国。许多“睁眼开世界”的士人开始意识到西方报刊对于国家、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使得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也意识到了近代报刊对于改造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作用,文人报刊迅速兴起并发展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社会舆论力量 ,并带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界和文学界的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传统知识群体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1874年1月,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
新闻事业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一个行业,也为许多传统士人提供了展现自己政治和业务才华的舞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