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地理科学本专业的基地班在
地理信息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3年8月发展而来。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束炯教授。根据教育部和科技部关于科技创新的精神,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适当调整和集中,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同时注意营造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创新的精神。 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连续10年的开放建设后,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
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单位之一。承担了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基于SIG的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系统”,SIG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目前实验室研究人员已在异构数据整合...全部
地理信息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3年8月发展而来。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束炯教授。根据教育部和科技部关于科技创新的精神,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适当调整和集中,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同时注意营造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创新的精神。
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连续10年的开放建设后,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
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单位之一。承担了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基于SIG的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系统”,SIG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目前实验室研究人员已在异构数据整合、自然语言查询、组件式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关研究成果正在申报专利。
围绕“数字上海”建设,相继承担了“数字城市建设关键技术”、“数字城市标准”、“城市空间信息元数据库”、“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等上海市重大和重点项目,完成了“数字上海空间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等研究报告,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数字上海”建设中,实验室已成为上海市数字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技术中心。
第二,实验室完成了上海市重大研究课题“上海市城市遥感综合调查信息化技术研究”为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标志着实验室的城市遥感应用研究走在全国的前列。城市遥感还为城市气候与城市水文、城市地貌和城市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源和空间分析的基础,为城市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第三,完成了数量地理学系列性专著,构成了实验室空间分析和地理计算的基础和优势,拓展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领域。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是国际上新兴的学科,它作为数量地理学的后续发展,主要完成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与决策分析的建模、模拟研究。
本方向是多项自然科学基金的集成,主要研究地理计算领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协调的可计算模型。在2003年,完成了苏州河综合治理中的地理计算研究,出版了专著1部。完成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分析研究,在环境遥感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上海市能见度预报模式的研究已经进入业务试运行,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科研项目——获准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参与国家973项目2项;863目前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项,其中2002年获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目前在研的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重点基金资助项目8项;在研的省部级项目20项;在研的校级科研项目6项;在研的横向课题18项。
2003年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科研经费——2002年共750万元,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的重大、重点项目260万元。2003年共 800 万元,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的重大、重点项目 380 万元。
获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目前在上海科技网网上公示);上海市科协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1项;中国学会青年论文奖1项。
发表的论文——2003年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SCI/SSCI的有4篇,专著3本,专题地图集2本。
获批专利——正在申报2项。
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2003级硕士生54人,博士生22人;2002级硕士生45人,博士生19人;2001级硕士生40人,博士生17人。
访问学者——2003年共接受访问学者5名。
2003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我实验室有7人参加,有1人在大会作专题发言,6人在各学术分会场作学术报告,张超、束炯主持了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分会场的报告,刘敏、陈振楼主持了环境地理学术分会场的报告。
建设目标
经过2年的努力,通过1-2项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狠抓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实力。造就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学历层次、专业学科交叉、朝气蓬勃、富有想象力的学术群体。
真正实现:“国内不可替代,国际不可忽视”。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地理学其它学科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地理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
第一,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建设,要特事特办,积极慎重地引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4-5人,力争引进紫江学者等重点人物1-2人;请学校给政策,引进或选留一批高水平的博士,避免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优秀人才流向其它单位;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
实验室希望能和“成像信息联合研究中心”中的“遥感与GIS研究”实现整合,以免分散力量。
第二,积极培养人才,适当扩大博士的招生比例。请学校给政策,可根据导师科研项目的档次和任务的多少以及对产出科研成果的承诺,适当扩大博士的招生比例,和外单位实行联合培养博士生。
第三,强化硬件建设,确保科研的顺利进行。按照学校211建设的计划,投入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和软件的购置。
第四,按照教育部评审的要求,强化科研成果的产出。
在完成国家863项目和一些重点课题的基础上:发表若干篇有较高档次的在SCI检索期刊上的论文,完成2-3个自主知识产权软件;2004年上半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一次高水平的城市环境国际研讨会;2005年上半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一次高水平的环境考古国际研讨会。
保障措施
针对教育部关于重点实验室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的要求(即相对集中的3000平方米的面积、不低于原值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相对独立的50人的编制等),目前的实验室与之相去甚远,希望在这次学科建设中得到改善。
第一,根据今年实验室考核前后学校领导形成的基本思路,恳求能够尽快搬入理科大楼,彻底改变实验室现有“脏、乱、差、挤、危”的形象。以实现我们在今年验收时对教育部和评委的承诺;
第二,实验室的体制应该健全。
包括其地位及归属、班子的配备、人员编制、结构组成等等,学校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与教育部规定一致的制度;
第三,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条例,对实验室研究人员实行职称、津贴同业绩挂钩的特殊政策。
加强对论文发表和专利的考核;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倡科研人员带经费进入基地,实验室设专项经费配套。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ECNU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