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怎样才能既简洁又准确的做阅读题?

最好说的细一些

全部回答

2005-01-21

1 0
     迁移——做阅读题的关键   同学们在做题时常常反映大阅读不会做,读不懂,因而造成得分低。其实这是个普遍的现象,一道18分的大题,平均得分在9分左右,能得到13分以上就是高分了。
  因此,大阅读成了耗时多,收效低的老大难。     经过调查分析总结,我找到了做阅读题的关键,那就是读书少的同学,在做题时不能从题中跳出来,不能总结段意,不能概括中心,自己所学的知识一点都不能利用,从而导致读不懂,得分低。
  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平时所学,也就是要能迁移。这里的迁移是说同学们把自己平时读书学习时掌握的方法技能运用到做题中来。  我的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
     一、阅读重在读。同学们做阅读题的失误之一,就是不敢在阅读上花时间,他们认为,考试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多读。因而读了一遍、两遍之后,不管读懂没读懂,就匆匆忙忙去做题。正确的做法是用8分钟到10分钟的时间去读、去分析,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情体会迁移到所读的文章中,可以更快地理解文章。
    文章弄懂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梳理思路,概括中心。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训练大家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而这种能力就是大阅读所必需的,只要你能把阅读材料的思路梳理出来,把段意和中心弄懂了,做起题来肯定得心应手,这是许多阅读题做得好的同学的心得。
    比如:现在的阅读题多是以散文为素材的,我们可以联想学过的《白杨礼赞》、《荔枝蜜》、《背影》等,《白杨礼赞》写的是白杨树,但它是通过写白杨树来赞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荔枝蜜》是通过蜜蜂赞美劳动人民的。
  因而《长城》不是介绍长城而是借长城来抒情的。   三、把握做题规律,时刻扣住中心。  阅读的题型是比较稳定的,第一题往往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考查,做这个题一定要回到文中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测,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往往不是字典里解释的意思,多是在文中临时产生的意义,因此同学们做这个题,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人(谁写的),人不离事(什么时代写的)。
    第二题多数情况是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三题多是鉴赏评价文中所写内容或所用手法,第四题是多项选择题,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些都是我们在语文课上常讲的内容,我们应该把我们上课所形成的做题经验和能力迁移过来,另外,不管是什么题型,都是围绕中心的,都能反映你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所以做题要扣住中心。
    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寻找提示性词语、规范答题步骤。首先,一个题在题干中总能给你一些答题提示。比如,“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分值是6分”,那就是告诉你,应该分三个角度答题,同学们就可以在文中寻找三个侧面的内容来概括作答。
  这样答题目标明确,容易寻找答案要素,不会漏掉答题要点。  以此类推,如果分值是4分,就从两个角度来回答。其次,文章中也常常有明显的提示语。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在农村,在城市”等等。
  抓住这些提示语,你做起题来就条理清楚,目标明确,就会少失分了。   最后把我总结的做大阅读的歌诀送给大家:   时刻扣中心,不忘上下文,抓住关键句,全面去概述。  ( 。
  

2005-01-22

61 0
抓关键词,符合题目要求

2005-01-21

72 0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在此期间,已经做了好多的古文阅读,但我觉的,只要,把文章译成汉语,作题,就轻而一举了!试试吧!相信我吧,这是经验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