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考研

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8-04

67 0
    一、院校选择建议选择院校时要遵循“跳一跳,够得着”原则。把目标定的太高,易做炮灰;目标定的太低,难免遗憾。建议有实力的同学报考985院校。985院校一般会提前录取(一般在国家线出来的前20天内),及早的知道自己是否名落孙山,对以后的调剂工作有很大帮助。
  而且,许多院校(据笔者了解,有暨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会留一部分名额给被985院校刷下来的学生。  【注意】个别高校(北京大学等)对非211高校的学生有歧视现象。例如,安师大花津校区某辅导员曾三次报考北大,每次都进复试且成绩靠前,但每次都被耍,原因是“你是安师大毕业的”。
  二、时间安排 合理的时间安排能使考研事半功倍。(一)整体时间安排。 我的时间安排总体是这样的。  (见表1)。笔者感觉蛮合理的,可以借鉴。不多言。表1、整体安排时间英语政治专业课备注大三整学年无无通读专业课书1-2遍,并记笔记笔者跨专业,不是跨专业的不需要这么早准备。
  7月至8月英语阅读每天5-6篇(正确率45%-50%)无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泛读专业课书,补充笔记。  9月至10月7日英语阅读每天5-6篇(正确率50%-60%)无读大纲5-7遍,笔记3-5遍。
  10月8日至11月20日做15年真题2遍(正确率65%左右)通读任汝芬序列一5-6遍,并做1600题(只做选择)看几本重点的专业课书,整理相关知识点,使自己对专业课知识有大体印象与轮廓。  这段时间是教育实习期。
  这期间,研究生报名正式开始。11月21日至12月31日做阅读每天4篇(正确率70%左右),背雅思范文,并练笔。通读任汝芬序列三,对所有知识点有整体印象背大纲3遍,并偶尔看专业课书查缺补漏。背笔记4遍,并背整理的知识点专题。
  这段时间有毕业照相、研究生考试现场确认、缴费、采像等许多琐事。  1月1日至1月13日做阅读每天4篇或模拟题,背雅思范文,并练笔。复习全部知识点3遍。并做肖秀荣4套模拟题。
  复习全部知识点3遍,查缺补漏,看笔记2遍与整理的专题5遍。临近考试,心态不好的学生易紧张、失眠、慌乱、看不下去书。1月14日至16日做一套简单的模拟题,热身。  肖秀荣和任汝芬的4套题随便看看。
  这段时间笔者以玩愤怒的小鸟为主。1月17日考研初试开始(二)具体科目时间安排上午考政治和专业课那么上午就看专业课和政治(两者最好交换搭配来看),下午考英语就看英语。晚上可以看看专业课或英语作文,听听英语。
  这样可以培养考试感觉,在上午就对政治和专业课有感觉,下午就对英语有感觉。  刚开始时肯定不适应,感觉下午做英语就是不爽等等,坚持一下,一两个月就适应了。下面是我的具体时间安排(部分),见表2。
  表2、具体时间安排时间…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8:30-9:20…政治:毛概ch3专一:研究方法ch5政治:毛概ch6…9:20-10:10…专一:研究方法ch4政治:毛概ch4-5专一:研究方法ch6…14:30-15:20…英:《100篇》4篇专二:概论ch10-11英:《100篇》4篇…15:20-16:10…专二:概论ch8-9英:《100篇》4篇专二:概论ch12…19:00-20:20…雅思作文unit1雅思作文unit2雅思作文unit1-2…22:00-23:00…大纲:ch6-7大纲:ch7-8大纲:ch9…备注1、上(下)午的两门课要交换搭配看。
    2、笔者专业课考2门,故有专一与专二之分。3、笔者在20点多回寝室,如遇打牌,后面的看书就会取消或打完牌在寝室看。故22-23点安排的是看固定的某本书。(三)其他问题1、实习问题 实习时间较长(40天),实习所在学校不同,闲忙各异。
  所以要抓住7月-10月初这段最宝贵时间。  实习后又有许多琐事乱心,心态不好的话,学习效率差。可以和学校指导老师说自己考研,让他安排少些事情,很多老师都会答应的。2、找工作问题12月有个校园招聘高峰,这一期间考研的学生最好不要为之所动,不要去找工作,专心考研是正事。
  有些同学担心如果此时不找工作,万一没考上,工作不也找不到了嘛。  其实,这种想法是杞人忧天。第二年3月还会有一个招聘高峰,这一期招聘工资要比12月的高。三、各科备考 1、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每天1小时足矣。
  最好在上午看。推荐《任汝芬序列一》要看8遍以上,但不要去背他,只是看看有个印象就行。因为人大脑一天记忆的容量是一定的,对于政治这种不怎么需要背的东西记忆多了,其他的科目记的就会减少。  熟读《序列一》这对做选择题有很大好处。
  看的遍数太少,影响选择题发挥。记住:一般,政治是靠选择题拉分而不是大题!到11月底,买本《任汝芬序列三》,此书的时政部分较权威,而且此书把所有考点做了整合,便于识记。要背的话就背这本书(很薄),足够了。
  到12月底,买本《肖秀荣最后4套题》,这本书预测大题很准,大题的考点基本都在上面,一定要好好背。  对于其中的选择题的解析也要好好看(在网上下载视频)。选择题的细节问题要多多注意。
  在最初看政治时,可以买本《1600题》配合着做,哪家出的都行。但任汝芬的序列二答案有很多错误,请注意。【注意】政治不要报辅导班,报班是浪费时间。辅导班的预测什么的都是骗人的,所有考点都有,预测率当然是98%以上,但是没多大用。
    2011年,恩波的最后预测,一题都没考到。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不报班的考的要比报班的高。可能是因为报班的同学对报班产生了依赖,反而不认真看书了。建议不要报班,浪费时间与钱财。
  政治一定不要过早地看,有些同学4、5月就开始了,这太早了。笔者一位好友6月就开始看政治,致使其看专业课的时间过少,最后专业课考的一塌糊涂。  有些人12月才看政治,照样能考50分。
   2、科目二:外国语英语是考重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最大障碍了,“考研就是考英语”这句话很有道理。笔者遇到很多考了高分(380以上)但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耍的童鞋。笔者认为,英语最主要的是抓住阅读(包括新题型50分)和作文(30分)。
    如果阅读能拿50*80%=40分,作文能拿6+14=20分,那么你的英语就不会低于60分。至于完型和翻译笔者不主张花太多时间。因为完型你不怎么训练,差不多能拿5、6分,你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也只不过是7、8分,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提高2分,不值得。
  翻译也是一样。据说,北京地区翻译的平均分是2。  5分。下面重点讲阅读和作文A、阅读(包括新题型)每天做5-6篇。只有长期、不间断的训练才能提高,若能练到看不懂也能做对的程度,就差不多了。
  每周选择固定的一天(如周三)不碰英语(这个时间一定不能选周六,因为考研是周六下午考英语),如果每天都学英语会产生抵触心理的,反而不利于英语的学习。  刚开始可以做一些难度和真题差不多的阅读(如人大出版的200篇,张剑的阅读150篇),这时你的正确率可能很低,笔者是暑假做的,正确率整体50%左右,有时会一篇阅读全错。
  这都是正常现象。到9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就要去做真题了。有人主张真题要做3遍以上,笔者(15年真题)只做了2遍,正确率65%左右。  12月后就不要再做较难的阅读了,应该以简单的阅读训练为主,培养信心,这时做星火的100篇就不错,笔者当时的正确率在80%左右。
  B、作文作文一定要去背优秀的范文,笔者刚开始买的新东方王江涛的作文,后来又在书店淘到新航道颜炜的《考官推荐IELTS必备范文32篇》,看到颜书后就感觉王书太狗屎、太垃圾了。  颜书的语言很地道,王书的语言就像Chinglish一样。
  极力推荐颜书,此书带MP3,走路时或者看书疲倦时都可以听听,笔者一般是走路时听。12月笔者开始背诵《32篇》的范文,由于时间关系,仅选出20篇比较优秀又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的范文背诵。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行,马马虎虎的背一下没有什么效果的。
    笔者每天背一篇,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内容后再背下一篇。背完2篇就用一天再复习一下这两篇。另外,每天也要试着练练笔。感觉自己能写出来,其实要是真写在纸上的话是很难的,切忌眼高手低。
  12月初,笔者写大小作文要90分钟左右,还写的狗屎一样,基本就是半天整不出一个句子。  背了20篇范文,练了十几次笔后,写文章就很流利了,笔者考研时英语大小作文一共用了40分钟,作文速度提高了,以致做完试卷还剩25分钟左右的时间。
  【注意】考A区高校的同学,作文一定不要去背所谓的模板,背模板的同学英语一定得不高分。尤其是考北京、上海、广东地区高校的同学更不能背模板,不然你会死的很惨(2篇作文加一起得分一般不会超过12分)。
    这些地区是最反模板的,阅卷老师一看是模板,就不往下读了,直接给低分。颜书就教你怎么不用模板写出地道漂亮的英语。很值得仔细研究的喔。 3、专业课由于专业课有统考和非统考之分,笔者不加以多言。
  只建议童鞋们一定要不厌其烦的看指定的参考书,每本书至少要看7遍,背3遍。有大纲的童靴一定要背大纲达倒背如流的程度。  安师大05心理的郭佳佳就把大纲背透了,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心理系。
  专业课最好能结合10年真题来看,分清重难点,多看重点。提示:最近考研命题有反猜题取向,建议诸位不要忽略小细节知识。专业课是拉分的重点项目,拉分主要是靠专业课。专业课考好了可以拉20分以上。  另外,笔者给心理学专业同学一些建议:①一定要去背大纲,最好一字不落。
  ②重点看普心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最难,而且也越来越受重视,实验心理学最好结合测量一起看。③不要先做题再看书,要先看透书再去做题。做题要精,不要搞题海战术。四、分数线问题高校官方公布的分数线是许多学科的最低分数线,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在这个类别(如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是比较热门的或者是该校实力较强专业,那么这个官方公布的分数线难作能否进复试的参考。
    举例来说,假如你报考2010年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人大社会学属于法学类,而2010年法学类的复试线是350分,那么你要是只考370分的话,基本上没戏。因为社会学是人大王牌专业,2010年社会学专业被录取的最低分是386。
  (比公布的350分高了36分)。再举一例,我一好友,2011年报考上海交大的管理学,其官方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是350,他考了370,但是上交的老师直接告诉他,“你找别的学校调剂吧”。  比公布的分数线高20分还不能被录取。
  这种现象在985学校最为常见。这一点,可以作为你选择院校时的一个参考。五、心态首先是要“静”,这个“静”指两个方面,一是心静,二是学习环境安静。心静要做到“闹场能笃学”,即使在喧闹的场地也能静心学习。
  不为外界所动,无物无我,人神合一。  即:极其淡定!心情最好能是一潭死水,最多是微波粼粼。不要因丢个小东西等芝麻小事而心情不爽,以致不想看书。学习环境要安静。诸葛亮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笔者以前是不听歌看不下去书,为了考研笔者把听歌也戒了,刚开始很难受,时间长就戒掉了。  大家都知道,听歌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再听歌分散掉一些,其他环境躁动分散掉一些,剩下在看书上的注意力就所剩无几啦,这样看书怎么会有效率呢?还有,许多人看书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试问,在这三四小时你有几小时是真正在看书的?成人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50分钟左右,这也是每节课会上50分钟的原因所在。
    所以说,人看书50分钟就要小小休息一下。其次,在自己不想看书时就去痛痛快快地玩。笔者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打一下午乒乓球(建议每个星期最好能运动几次,增强体质),每晚都会打2小时左右的牌。
  室友都说是打牌浪费时间,笔者不这样认为。打牌不仅是消遣、是休息,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当然,不能天天都不想看书。 再次, 在没考试之前都不要考虑自己如果考不上怎么办。你还没考怎么就认为自己考不上呢!如果抱有这种想法去考研,那么,你做炮灰的可能性极大。
  认定了某个学校,就要为之奋斗。最后,考试时要足够淡定!笔者在考第二门专业课(满分150分)时,发现自己所看参考书中有的内容只有35分,而且这35分中还有10分我不会,居然有115分的考试内容没看过!但仍是淡定地按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做题。
    我没看过,估计别人也没看过。考完就担心自己这门难过线,最后成绩出来居然超线20多分。所以一定要淡定,紧张会影响自己的发挥!六、复试在无法保证初试一定能过关之前,不要去关心复试。
  在初试考完前去关心复试一般都是在浪费时间。考试前,最重要的是尽全力去夺取复试资格,而不是去关心复试考什么、怎么考、口语怎么办等等。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考研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考研
考研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