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品怎样趋利避害
看待电子产品的利与弊:
“孩子需要接触新鲜事物,而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能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孩子的学习、娱乐也离不开电子产品,所以,我们无法把孩子置于电子产品的世界之外。”“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就是垃圾!应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孩子尤其是中小学生接触电子产品。 ”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关于电子产品的两个极端而对立的观点。那么,关于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利与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这是一个正引起争论也值得探讨的问题。
前段时间,湖南省一所学校出台新规:教学时间、教学区域内禁止出现手机,包括MP5、电子词典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更是一律被拒于校门之外。 一个月后,原本大叫不适应的学生纷纷远离了手...全部
看待电子产品的利与弊:
“孩子需要接触新鲜事物,而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能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孩子的学习、娱乐也离不开电子产品,所以,我们无法把孩子置于电子产品的世界之外。”“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就是垃圾!应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孩子尤其是中小学生接触电子产品。
”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关于电子产品的两个极端而对立的观点。那么,关于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利与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这是一个正引起争论也值得探讨的问题。
前段时间,湖南省一所学校出台新规:教学时间、教学区域内禁止出现手机,包括MP5、电子词典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更是一律被拒于校门之外。
一个月后,原本大叫不适应的学生纷纷远离了手机,而教育主管部门也认为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没想到,在家长圈里,这个“禁用手机”的新规却引发了一场大辩论。有位家长给学校写信,说自己的女儿很乖,成绩也不错,给女儿配手机的目的,就是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全,方便父母随时跟女儿联系,掌握女儿的行踪,而且,女儿使用手机后,除了跟父母联系,还用手机的电子词典功能学习英语,一旦禁用手机,不仅增加父母对女儿的担忧,女儿恐怕还得买两本厚厚的词典。
这位家长说:“其实只要孩子能正确对待手机,自觉性强,让孩子用用手机又有什么关系。”
被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湘潭县第一中学学生陈圆圆也表示,她高中三年每晚睡觉前都会用手机上网,浏览当天的新闻,看到重要的新闻还会摘录下来,因此在争取获得推荐名额的那场重要辩论赛上,她掌握的时政知识为她取得了加分。
可是有过痛苦经历的柳女士却坚持认为,应该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她说,现在的孩子,两三岁便开始接触电视、电子音乐,小学开始接触电子书、电子词典、PSP。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打网游几乎成了很多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
柳女士说,她家本来很幸福很美满,孩子曾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可儿子9岁那年在父亲“熏陶”下染上了网瘾,父子俩不能自拔,原本学习不错的孩子成绩一落千丈。柳女士气得跟老公离了婚,独自带着儿子戒网瘾,历经波折才初见成效。
如今,她对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没有一丝好感。
持同样看法的叶先生是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就是太依赖电子产品了。同学交流,每天发无数条短信;过几分钟就会去查看一下QQ,看有没有新的信息;手边放着权威的英语词典不查,非用手机上的词典功能;遇到困难不思考,依赖电脑上网搜索;偷偷用手机玩网络游戏,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
这些孩子完全成了“电子控”,成了一刻也离不开电子产品的“电子娃娃”。
针对两方不同的观点,专家认为:在电子信息时代,取缔网游或带有游戏功能的电子产品不现实,明智之举是加强管理,合理利用,避免孩子沉迷其中。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适度地对待各类电子产品。医学研究证实,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会升高,当事人短时间内呈现高度兴奋状态,但之后会出现严重的颓废感和沮丧感,继而出现焦躁情绪,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注意,这里说的是“长时间”才会出问题。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孙凌则表示,对于眼下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禁止孩子接触是不恰当的。越是禁止孩子就越会好奇,一旦有机会接触,就越会沉迷,不如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习惯,只要适当地在时间上加以控制,孩子就会把电子产品当成生活中的一件普通物品,而不是依赖的玩具。
江苏省鼓楼医院精神科医生贾雨则鼓励让青少年适当使用电子产品。他说,应因势利导,鼓励孩子适当使用电子产品。因为孩子能从中学到在别处学不到的东西。现在的矛盾是,家长一方面希望通过电子产品开发孩子的智商,另一方面又怕孩子玩起来毫无节制。
因此,时间上的控制是个关键。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医师、亲子教育专家张思莱在支持孩子适当接触电子产品的同时,提醒那些孩子已经沉迷电子产品的家长多自我检讨。她说,孩子喜欢玩iphone,多数怪家长。
一是家长自己觉得iphone很好玩,所以推荐给孩子,孩子很容易被iphone吸引,而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够强,又缺少引导,自然会越来越沉迷。另外一种情况是,家长把iphone当成一根绳子,用来拴住孩子。
以前在一些农村地区,母亲要干活儿,就用一根腰带把孩子拴在炕上。现在的家长同样有这种心理,为了有片刻安宁,做点自己的事儿,把iphone当成拴住孩子的绳子。说回来,孩子玩手机,家长的因素要占到80%,家长应该从检讨自身开始。
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么,作为父母,到底如何把孩子救出电子产品的“苦海”,帮孩子趋利避害?没有几招肯定是不行的。
家长应帮助孩子趋利避害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产物,电子产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专家看来,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把握好度,让孩子接触并无大碍。
英国权威心理学家阿里克•西格曼博士指出,各国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儿童接触电脑,否则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家长应规定,孩子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点读机之类的“电子老师”仅对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不能过分依赖。
关键还是靠家长摆平心态,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孩子。
家长要注重亲子关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当发现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时,家长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探寻孩子出现依赖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伙伴相处。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游戏等集体活动中去。
河南郑州的一位母亲,日前成功帮儿子戒除了网瘾。她的方法是带孩子去乡下,避开城市的喧嚣和电子产品。
乡村生活让孩子深深领略到了自然之美,以及与人交往的乐趣。为了巩固胜利果实,返回城市后,这位母亲把每个周五晚上7点到9点定为他们家的“拉闸限电”时段,一家人在烛光里天南地北地聊天,进一步拉开孩子与电子产品的距离。
当然,这位母亲也不是主张完全放弃电子产品,毕竟电子产品在共享资源及帮助孩子扩大知识面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怎样让孩子合理地接触电子产品。这位母亲深有感触地说,纵使家长想完全隔绝孩子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电子产品随处可见,比如某些早教中心或幼儿园,现在已经使用电子课件给孩子上课;一些学校会让小学生用电脑查找资料、学做各种主题的PPT。
她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既跟上时代的步伐,又避免染上坏习惯。”
特殊教育专家颜家睦则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之前应了解以下注意事项:
3岁以下的孩子,应禁止接触电视和其他电子类东西。
3~6岁的孩子可以看电视,但应以儿童节目为主,每天看电视最好不超过半小时。
把电子产品放在家长目光可及之处,不要把电子产品放进孩子房间,除非他已够成熟,有了很强的责任感。
如果孩子过分沉迷电子产品,以致牺牲掉日常社交活动、荒废学业、睡眠不足,或因过分操作电子产品而出现情绪、行为障碍,必须果断制止。
别让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凝视屏幕,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体力游戏能促进身体发育,健身健脑。研究显示,喜好户处游戏的儿童在语文能力、社交技能和想象力方面有较好表现。
每隔20分钟劝孩子离开电子产品休息一会儿。
儿童每天面对电子产品的总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
家长应抽出时间经常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需要与兴趣,引导孩子产生正当的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作息时间,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点读机、复读机等学习类电子产品,在一些方面的确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帮助,诸如英语发音示范。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电子文具时应了解其功能,尽量选购能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的电子文具,功能简单的最佳。要是这些产品同时具备游戏功能,孩子往往因为自控能力差而让这些辅助功能无限放大,学习机就会变成游戏机。
因此,对小学生,家长应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不能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反正家里还有个“电子老师”,上课可以不专心。
数码摄像机、单反机系列的电子产品,可以是家人共同分享,比如摄录的照片、短片,大人孩子一起观看,会觉得其乐融融,只是要注意别让孩子肆意拍玩,否则很可能成为“拍照控”。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家长还应在以下两方面付出努力:一是帮助孩子把使用电子产品的兴趣、爱好转化到学习电子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上面。比如有一位母亲,支持并引导孩子学习平面设计,鼓励他报考等级考试,参加各种网页制作比赛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是对孩子玩的游戏进行筛选,提早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提高孩子对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
我们不能阻止电子产品的洪流,但我们能够引领孩子避开这股洪流的冲击,并运用我们的经验与智慧,帮助孩子从这股洪流中撷取有益于孩子的智慧浪花。
(真诚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