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关于三国“伏龙、凤雏”的疑问

“凤雏”庞统与“伏龙”诸葛亮在智谋上齐名,二人皆有惊天纬地之才,当时世人皆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求才若渴的刘备,二者皆得,为何反而得不到天下?

全部回答

2006-08-03

0 0
    世人所言并不错,如果二人中只有一人辅佐刘备,刘备有夺取天下的可能。只因“凤雏”庞统与“伏龙”诸葛亮日月争辉,直接导致庞统在明知危险来临之际为与诸葛亮争功而冒死前行,最终命丧落凤坡。
  以至诸葛亮不得不入川协助,使荆州防备实力大损(赵云,张飞都随同前去)。而关羽因为轻敌,不仅丢失了荆州,也丧失了生命。  刘备为了兄弟之情,全力伐吴致使夷陵一战,七十万蜀军葬身火海,至此五虎上将已去其三(关羽,张飞,黄忠),蜀国已无取天下的实力。
  
   从全局看,原本刘备在攻取汉中时最有机会问鼎天下,如依诸葛亮的计谋,将荆州还给东吴,使东吴出兵合肥,关羽倾荆州全军挥师宛洛,刘备亲率王师直取长安,当年隆中之对可成现实。  然终因一着失算,满盘皆输,以至诸葛亮鞠躬尽瘁仍不能挽回败局。

2006-08-10

71 0
    听了上面徐学长的部分分析,觉得徐学长把三国看的很透彻啊!我也不想说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是什么,因为我没那么专业,说不出那么个道理。我只想对最后刘备临死前的托孤来谈谈,我对徐学长的分析不感苟同啊! 首先我想你把刘备的城府看的太深了点!虽然刘备和张飞关羽是兄弟,但是我相信诸葛亮和刘备身边人的关系的亲密程度也是很微妙的,他和刘备即是有君丞的关系,我认为也有超越朋友的情义,对诸葛亮来说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从诸葛亮的出谋划策来说,刘备言听即从,对诸葛亮充分信任,再以刘备的的人格来说他胸怀宽广,万事都以国家为重,以兄弟情谊为中,在三国中刘备就是个有情有义有志向的老好人。
    所以我相信他对诸葛亮说的话没有额外的试探之意,如果有,那么就是此文的败笔之处,他把要描写的人物写出格了。

2006-08-08

55 0
卧龙凤雏不过是后人的迁强附会。郭嘉荀毓贾诩司马懿和江东五儒都能与二人并立。另外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2006-08-04

42 0
刘禅软弱无能,用人不当,奸臣当道。

2006-08-03

68 0
    诸葛亮--一个被包袱压垮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三顾”成全了刘备,也成全了诸葛亮:一个急于发现人才,一个急于彰显才能。诸葛亮隐居卧龙岗,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君子得势则出,不得势则避之,这位年轻的隐士是深谙其中窍门的,因此,他站在卧龙岗上静观战争风云变幻,预测未来走向,表面上看,他寄情山水,沉湎于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日子,但胸中却早以是铁马金戈、号角高亢。
    与其说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倒不如说是诸葛亮也相中了刘备,于是在卧龙岗上两人算是一拍即合,可谓心照不宣。当然,诸葛亮绝非浪得虚名之徒,他未出山前,名气已经是很响了。
  《三国演义》对他的渲染是颇为到位的,用今人的话说“达到了广告效应”,先是让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水镜先生打了个哑谜:“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其次是让徐元直抛砖引玉“走马荐诸葛”。
  再其后又让刘备屁颠屁颠地跑了三趟。人总得见好就收吧,诸葛亮知道架子端足了就该放下,否则火候过了头就没味了。刘备见到诸葛亮那份高兴劲就甭提了,他蹩足劲儿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诸葛亮听完了刘备的慷慨陈词,就毫不犹豫地兜售了他的政治、军事远见,历史上把这次会晤,称之曰“隆中对”。
    诸葛亮说:“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号令诸侯,你现在绝不可与他硬碰。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现在民心归附,贤能人才都投奔他,这个人只能和他联手,却不能算计他。
  荆州地区,北方以汉水、沔水为屏障,南方直通南海,东边连接吴郡、会稽,西边可通巴郡、蜀郡,正是用武的地方,但主人刘表却不能守,这恐怕是上天赐给将军的资本。  益州四面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天府之地,而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北边还有张鲁相邻,虽然百姓富庶,官府财力充足,却不知道珍惜,智士贤才都希望能有一个圣明的君主。
  将军既是汉朝王室后裔,信义闻名天下,如果能占荆州与益州,据守险要,安抚戎、越等族,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复兴汉朝王室了。  ”这一席高论,听得刘备如醉如痴,他拍着手说:“好啊,太好了!”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点评“三国”曾言: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笔者以为次论谬矣!“隆中对”诸葛亮的这番表白,既是一幅宏大的战略构图,也是远见卓识的政治筹谋。而就当时的情形来看,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首先必须是军事上的成熟,政治是靠军事来实现的,因此,在诸葛亮身上,这两种东西是互融的,是两匹并驾齐驱的马。
     从卧龙岗走出的诸葛亮才二十六岁,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年龄,它象正午的太阳一样火热、炫目。刘备对这位小老弟是尊敬有加,奉若神明。关羽、张飞却有些看不下去,认为兄长这样低三下四有失体统。
  刘备却十分坦然,他由衷地说:“我得到了诸葛亮,就象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你俩就不要再抱怨了。  ”刘备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识人、用人,这或许是祖上传下来的,汉高祖刘邦不也是这样吗?刘备这人虽说肚里墨水不多,但他却有情义,他用浓得化不开的“情”黏住了诸葛亮。
  从三顾茅庐到白帝城托孤,刘备靠的就是这个“情”字,这是两个巨大的精神砝码,尤其是最后一个砝码,终于压垮了这位治世能臣,这就是白帝城托孤:且看《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责,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托孤的那段话,看似至情至性,剖心见肺,但实则是老小子对身后事的担心,乍听是夸人,实际上是在逼人,但这种‘逼’没有语言上的锋芒,他用的是近乎试探的口吻:“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试探的结果是诸葛亮“泣拜于地”“叩头见血”。刘备挑明了这件最让他挂怀的事儿,其苦心孤诣可见一般。从刘备的角度来说,挑明比不挑明好,在他认为,这样不但断了诸葛亮的念想,还要让他心甘情愿地托着刘家这个包袱一路走下去。
  老小子的心机不为不深,他给了诸葛亮一个包袱后,又给他套上了一个枷锁,让自己的三个儿子打今儿起“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待后事安排的妥妥贴贴,老小子才一蹬腿儿走了。 诸葛亮托着刘家这个包袱走得十分艰难,刘备死后,他殚精竭虑独撑蜀国局面。
  凡读过《前出师表》的人,都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但我的感觉却不仅仅是这些:《前出师表》是诸葛亮的自画像,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性的诸葛亮,他心中有太多的无奈、酸楚、忧虑、甚至还有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茫然。
    这是一个真正走下神坛的诸葛亮,他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真实得多、鲜活得多。《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提出的建议和对此次出征所作出的保证。按说臣子给皇上进表,用不着这样絮絮叨叨,唠三杂四,你是臣子,不就是出师吗,讲清出师的理由也就罢了。
  但诸葛亮在这篇表里仿佛有太多的话要说,他嘱咐再三、叮咛再三,而其中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劝勉这位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作一个有雄心、有抱负的好皇帝。  他在表中深情地说:“我本来是一个平民,在南阳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赫名声。
  先帝不以为我见识浅陋,身份低微,反而甘愿降低身价,三次到茅舍里来访问我,向我征求对天下时局的看法。我因此受到感动和鼓舞,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碰上军事失利,我在失败中接受了重任,在危机存亡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如今已有二十一个年头了,先帝知道我遇事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虑,惟恐托付的事情不能办好,因而有损先帝的英明啊!”读完这段话简直让人揣不过气来,一个人背驮着这样重的包袱,他不早衰才怪哩!况且诸葛亮不是不明白,当时魏、蜀、吴鼎足之势已经稳固,北定中原谈何容易,而此时的蜀国由于连年征战,兵员补给不足,粮饷筹集艰难,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而最让诸葛亮忧心的恐怕不是这些,应该是这位后主的懦弱和无能,他驮着的是一个有重量而没有希望的“包袱”啊!但他又不能扔下这个“包袱”,他要保全自己的忠诚,对于他来说,生命的走向无法更改,纵然这位后主是糊不上墙的稀泥,他也要把他当作菩萨一样供在高高的神龛上。
  他象一个杂役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忙活,他生怕别人干不好,以至于主簿杨?都看不下去了,说:“您是丞相啊,治理国家是有制度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  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流着泪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总怕其他人没有我这样尽心尽力啊!”后来杨?去世了,据说诸葛亮哭了三天。
   诸葛亮最终死于北伐途中,杜甫有诗赞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只活了五十四岁,他是被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压垮的,他用行动和生命的代价印证了自己的一片丹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历史不可逆转,汉室不可恢复,他倒下了,蜀国也随之倒下;他卸掉了身上的“包袱”,他轻松了,却让历史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

2006-08-03

41 0
因为刘备死得早。儿子是无能的昏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