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概况有关晋朝的知识(比如重大
晋朝
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派兵灭吴,统一南北。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晋惠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争夺皇权的斗争,劳动人民大量破产逃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对西晋政府的怨恨,打起了反晋的旗号。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皇帝。西晋统治结束。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他们原来是中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他们陆续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全部
晋朝
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派兵灭吴,统一南北。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晋惠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争夺皇权的斗争,劳动人民大量破产逃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对西晋政府的怨恨,打起了反晋的旗号。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皇帝。西晋统治结束。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他们原来是中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他们陆续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
317年,逃到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系江南的大地主,拥戴晋朝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一直统治到420年。
与此同时,北方各族统治者,在130多年时间里,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世纪下半期,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由于皇帝苻坚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年,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前秦有兵力80多万人,东晋只有兵力8万。但是,秦军的战斗力不强。秦军的战线拉得过长,前锋到达淝水时,后续部队还在长安。 更重要的是,秦军不得人心,兵士们都希望秦军失败。
晋军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比较强。淝水之战以东晋胜利、前秦失败告终。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壮态。东晋乘机收复黄河以南的许多土地。
晋朝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国从来都有等级制,但自从秦始皇之后,还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象魏晋南北朝那样,等级制能如此僵硬,如此鲜明。
说起来,晋朝的等级制划分很明确:士族和庶族。两者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士族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东晋尤其是士族鼎盛的时代,士族牢牢把持了对国家的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寡头制色彩最重的一个王朝。
一、选拔出的不平等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建立于曹魏时期。它就象老师给学生打分一样,把候选人分为九品,不同品第的人有资格出任不同级别的官员。九品这个想法来源与班固的《古今人物表》。
班固在该表里把古今人物从上上到下下做了一个排列:
一、上上圣人类:像伏羲、神农、皇帝、唐尧、周公、孔子等。
二、上中仁人类:女蜗、比干、孟子等。
三、上下智人类:鲍叔牙、百里奚、子贡、范蠡等。
四、中上类:愚公、老子、伍子胥、勾践、商鞅等。
五、中中类:齐桓公、扁鹊、孙子、吕不韦,荆轲等。
六、中下类:吴起、苏秦、张仪、秦始皇等。
七、下上类:易牙、庞涓等。
八、下中类:夏桀、末喜、秦二世等
九、下下愚类:蚩尤、共工、后羿、商纣、妲己等。
对班固这个排列大家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比如我就不能理解怎么愚公怎么就排到孙子前面了?但这个无关紧要。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并没有真正按女蜗的水平来考核二品。
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都设立大中正,各郡则设立小中正。这些中正官本身都是中央现任官员兼任的,地方官做中正的少之又少。这些官员一般原籍在哪里,就担任哪里的中正官。
中正官按照九个品第给候选人打分,将结果申报司徒,最后由中央按照品第高下任官。
大家可以想想这样的制度会有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由官员给原籍人士打分,他会给一个不认不识的小萝卜头打高分么?一边是自己的亲戚或者世交,一边是小萝卜头,你会把高分打给谁呢?所以结果一定是小萝卜头被淘汰。
小萝卜头不服气?说不公平?可什么是公平呢?这个评定又没有标准,完全是自由心证。你说我打的不准?那你说说怎么是准?问谁谁哑巴。
而且这样的演变是合乎逻辑的。如果你做中正的时候不选拔士族大姓的后人,那么,等你下台了,人家又凭什么选你的儿子?给你儿子评个末入流,他就只能在避马瘟的官职上消磨一生了。
所以,你当然会选拔大姓名门的后人,广种薄收,以后也好有个结果。别人上台做了中正,自然也会依法炮制。这种花花轿子人抬人的做法,就有了一个正反馈的激励机制。天长日久,按照门第品评登记就成了牢不可破的“习惯法”,不这么干的人就似乎严重违反了天理人伦,在官场上就混不下去。
这样的制度刚刚运转的时候,还会打出招牌说“要考核德才兼备的干部”,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连这个幌子都没了,直接按照门第打分,最终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这个做法最终突破了潜规则的范畴,成为正式的人事制度。
从皇帝到寒族,都承认它的合法性,没人认为这是舞弊。舞弊舞到不是弊,就是舞弊舞到了化境。一个贵族化的寡头统治,也就在这种化境中脱胎而出。
中正九品制说是九品,其实是八品。因为第一品被认为实在是太高级了,只有孔子这样的圣人才配得上。
所以第一品被虚位以待,品评从第二品起。而且也只有第二品值钱,被称为“灼然”,“上品”,被士族子弟垄断。二品以下直到九品的都是“下品”,“寒素”。门第制度成型以后,士族就被称为“高门”,高门里面出的自然都是高人。
庶族被称为“役门”,意思是他们都是些只配给高人服役的下等人。
按照《通典》作者杜佑的说法:“衣冠士族和寒门百姓之间好有一比,就像大树和杂草一样。如果杀了一个士族,就算不冤枉,那也好比砍掉了一株秀美的树木,看了让人打心眼里难过。
要是杀一个庶族,就算是杀错了,又能算得了什么事呢?就好比砍掉了一根杂草罢了。大家看了庶族被怨杀,就算不喜笑颜开,也不会为他们悲叹的。这样不杀士族只杀庶族,不是很好么?”捧着卵子过桥的人,看来也并不安全,很可能成为替大树顶岗的杂草,被领导诛杀。
不过“役门”并不是最糟糕的。能被中正官品一品的人还算是有福气的。更多的平头百姓是没资格被“品”的,这些杂草就被称为“吏门”。他们如果想报效朝廷,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小吏。那时的小吏地位和被“品”人士相比,也是隔如霄壤。
官员们上厕所,还可以指派小吏在茅厕里给他们举蜡烛。现在即使比较丧心病狂的领导,也很难提出让手下在茅房里给他们打手电筒的要求。这当然说明时代进步了。
高门、役门、吏门就构成了吏民的三个层次。
作为高门的士族,垄断了高级官职,控制了政治局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