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酸碱性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酸
摘录,供您参考!
营养食疗
人体PH值的合理饮食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或是偏爱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那这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导致机体PH值偏酸、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若某一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转换成以氯、硫、磷等酸根离...全部
摘录,供您参考!
营养食疗
人体PH值的合理饮食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或是偏爱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那这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导致机体PH值偏酸、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若某一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转换成以氯、硫、磷等酸根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被称为呈酸性食物;反之,转换成以钾、钠、钙、镁等碱性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称为呈碱性食物。
因此,食物的呈酸性和呈碱性并不是通过我们的味觉就可以判定的,例如柠檬味道很酸,但却是呈碱性食物,而谷麦类、肉类、禽类、鱼类、蛋类、花生、核桃等,就属于呈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薯类、牛奶、茶等则属于呈碱性食物。
还有一些食物因为不含任何一种矿物质,或者是所含碱性离子和酸根离子的量相等,如精炼的油脂、食糖、淀粉、酒类、食盐等,所以它们又被称为中性食物。人体PH值的高低会随着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产生波动,若呈酸性的食物摄入过多,超出了人体需要的量,那么机体PH值就会偏酸。
事实上,每日摄入的酸性食物很容易过量,这是因为我们的主食是呈酸性的,而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又太容易使人们忽略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于是,在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酸性体质也就慢慢形成了。所以,为了使机体PH值处于正常范围,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结构就必须重视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的科学搭配,以达到人体的酸碱平衡。
有一点需要注意,中性食物尽管在体内不影响机体的PH值,但若过多摄入,也容易造成人体热量过剩,引发高脂血症或肥胖;而平常过多摄入食盐,则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同样对健康不利。那么,我们每天究意应该怎样吃,吃多少才算合理、科学呢?
1.组成合理饮食的食物一定要多种多样,既要有谷麦类、豆类、蔬菜水果类,又要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类。
对谷麦类食物,我们正常人每天应吃300~500克左右。同时,我们还要提倡食不厌粗,适当增加粗米粗面、杂粮及红薯、马铃薯等食物的摄入。
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可吃400~500克蔬菜,其中叶菜类至少占1/2,且“红黄绿白黑”各色蔬菜要轮换着吃;水果每天可吃100~200克。
3.每天应进食不少于250~500克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每天也可吃50克左右。
4.对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我们可以吃125~200克,不过最好是减少猪肉的摄入量,而多选择鸡、鱼、兔、牛等品种。
还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适量吃点动物内脏,以补充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
5.少吃腌腊、烟熏、油炸食物,特别是要避免饮食太过油腻。此外,每天盐的摄入量也以不超过6克为宜,即是说,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6.饮酒要坚持适量、低度的原则。每日饮葡萄酒的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啤酒控制在300毫升以内,白酒控制在25毫升以内。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让机体PH值呈弱碱性,同时再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的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各种疾病就可能远离我们,健康长寿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人体的PH调节是体液调节。主要是由体内的缓冲物质对进行调节。当酸性增强时碱性物质对其进行中和;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靠酸性物质中和,从而维持人体内内环境的平衡。你想啊,在人体内的酸性和碱性物质是通过食物摄入得到的,并且在人体的体液中就能进行,与神经系统又有什么联系呢?不像渗透压平衡,需要靠排尿排汗等方式降低体内的渗透压,而这些人体系统就用到了神经系统。
生物的进化是用进废退,所以想明白他们之中的利弊关系很多知识就不难理解了,你说呢?
遇到题不要被其困惑,要学会化抽象为具体哦
如何调节人体PH值
其实人体的ph值是不用特意去调节的。人体自身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正常人血液的ph相当稳定,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机体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或碱,但事实上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血液的ph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Na2CO3-NaHCO3等体系,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例如:
H2CO3=(可逆号)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当代谢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CO3进而分解产生CO2,CO2从肺部呼出,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及时地把进入血液的氢离子从血液中除去,ph基本维持不变。
这就是大量运动后人大口喘气的原因(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的升高。而血液中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可通过肾脏的调节降低其浓度。
这种能对抗少量外来酸碱或稍微的稀释而维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除上述缓冲体系外,人体内还有“NaH2PO4-NaHPO4”缓冲体系来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睡眠不好、脸上长痘、头疼脑热、便秘腹泻……谁都难免这些“小痒”的困扰,上网一查,貌似权威的资料会告诉你,这些都是“酸性体质”的典型症状,你甚至会看到“据统计国内70%的人都是酸性体质”一类惊人数据。
于是惴惴不安,担忧自己是不是也属于这70%中的一份子,不禁留意起铺天盖地的“碱性保健品”,恨不得买来赶紧中和自己体内的酸,将自己打造成健康的“碱性体质”。
暂且打住,小心掉进商家大忽悠的陷阱,人体的酸碱平衡复杂着呢!况且,有没有“酸性体质”都是问题。
pH值也有“底线”
咱们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大概由几十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生存于体液(主要为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体液正常的酸碱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
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同时产生少量的碱性物质。虽然这些代谢产物酸多碱少,但机体具有强大精密的调节体系来维持体液酸碱度平衡。
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酸是碱,就要弄清自己的pH值。
通常用pH值来衡量体液的酸碱度。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
35~7。45之间,为弱碱性。这个pH值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行。人体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
无论酸中毒或者碱中毒,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定期检测自己身体的pH值,防止出现酸碱失衡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变酸可不是容易的事。
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是小肠来说,虽然它并不直接产生酸或者碱,但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对胰液中碱的再吸收,从而来调节血液中碱的浓度。小肠还可以通过调节对食物中碱离子(例如镁、钙、钾等)的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
大肠也能调节对含硫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的吸收,一般含硫氨基酸和有机酸由消化系统进入肝脏等器官,经过代谢反应后生成氢离子(酸)或者碱离子,并释放到血液中。
但是我们的血液面对从肝脏涌来的大量酸和碱毫不惧色,因为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酸和碱也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
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会像一个小泵将酸性物质排出,并回吸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另外,我们吃进去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经过体内代谢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因此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的排出二氧化碳,它是调节酸碱平衡效率最高的器官。
身体“酸化”其实挺难
由此看来,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有人却宣称“超过70%的人体质正在酸化,其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这些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会感觉头昏头疼、耳鸣健忘、睡眠不实、皮肤无光泽、情绪波动大、腰酸腿痛、四肢无力、腹泻便秘等症状。
”事实上,一旦体液pH值低于7。35,已经属于酸中毒了,意味着患上非常严重的疾病。酸中毒早期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
如果你真的属于所谓的“酸性体质”,最正确的选择是赶紧上医院,找大夫进行专业治疗。
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
如果你没有这些严重的疾病,不用担心自己是“酸性体质”,更没必要天天举着“家用人体酸碱仪”来自检。按照国际常规,检测体液酸碱度主要从静脉血、尿液、体内碱贮备和二氧化碳结合率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显然这些专业检测不是简单的家用仪器能完成的。
还有一种离谱的说法,认为“酸性体质”是肿瘤的根源。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而在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供应的氧气和养料不足。
肿瘤细胞总是处于缺氧和缺养料的微环境中生长,新陈代谢过程也与正常细胞不同,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然而,在肿瘤细胞内部的pH值却是与正常细胞相同的。
需要指出的是,实体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有医学报导,曾有淋巴瘤患者发生严重的乳酸中毒并发症,但这在癌症患者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因此,“酸性体质”并不是诱发肿瘤的“恶因”,而是因为肿瘤的生长而导致微环境变酸,或者导致罕见的酸中毒并发症。不过,发现了肿瘤细胞嗜酸的特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科学家们正在研制能杀死肿瘤细胞的碱性药剂。
吃出来的酸碱平衡
虽然我们的身体能自我调节严格控制体液酸碱度,只有在严重的病理条件下才会真正“变酸”,不过我们也要在饮食上多多注意,维持良性健康的酸碱平衡。
西方的营养学家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膳食对人体酸碱平衡存在影响。
我们平时吃的肉类、蛋类、海鲜等荤食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后产生酸性代谢物,还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消化分解后产物也是酸性,因此这些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
蔬菜和水果,虽然很多味道是酸滋滋的,但是这些植物性食物在体内分解后成生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
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日常摄入大量的酸性食物,酸性代谢物增多,确实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但是,我们的身体是不会因为某天多吃了一斤猪肉就轻易变酸的,因为经过各个器官的层层把关和配合,体液的pH值会保持在恒定范围内。
可是我们的肾脏为了将大量的酸性代谢物排出,会马不停蹄的连轴转,合成更多碱性的氨(NH3)来中和酸性代谢物,然后从尿液排出。因此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摄入酸性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弱肾脏排泄酸性代谢物的能力,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
所以,平时多吃碱性食物,也就是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多有裨益。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膳食搭配,因为血栓和糖尿病都有引起酸中毒的潜在危险。
那些碱性保健品
让我们再来看看碱性保健品的成分吧。
比如有一种甲壳宝胶囊,成分是几丁聚糖。其实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我们指甲的主要成分就是几丁聚糖。传说中的几丁聚糖不仅可以改善酸性体质,还能减肥、降低血脂血压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科学家的研究却表明几丁聚糖并没有这么神奇,比如对减肥、降血脂血压血糖就没有作用;而改善“酸性体质”的说法也缺乏科学证据。
还有一些碱性保健品,声称是从植物中萃取的活性有机碱——既然是植物萃取物,直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岂不更加纯天然,对各种生物碱的吸收也更经济实惠安全。
还有一些保健品上打着美国、澳洲等旗号,那么进口的保健品是不是可信一些呢?其实在国外,保健品一样卖得欢,各式各样的广告也是满天飞,不过所有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包装上都注明了一句话:本品的疗效未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
但随后更有大段的说明:人们相信本品对改善XXX症状有辅助作用等等。也就是说,这些保健品的疗效未经科学证明;而保健品的效果却更像安慰剂,只在于你信不信。
作者:DNA。科学松鼠会(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