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人为什么对糖类情有独钟?

为什么当大部分人吃甜的东西的时候会觉得非常舒服,甚至是愉快(尤其是小孩)。而其他味道:酸,苦,咸却不能极度的吸引我们?

全部回答

2006-07-30

0 0
      冰淇淋、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对一些人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而且这些人越吃越想吃。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找到了答案,原来吃甜食也会上瘾,而且其上瘾形式无异于吸毒。   大脑和身体都易爱上糖   研究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母乳就是甜的,因此爱吃甜食可谓一种本能反应。
    那么为什么经常吃甜食会上瘾呢?科学家解释了其中原因。   当人吃甜食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这种现象通常是在吸毒上瘾后才会出现。多巴胺神经元被激活后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名为阿片类物质。
  这种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兴奋,功用几乎相当于吗啡。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它产生渴望。     因此人常吃甜食后会觉得越吃越想吃,因为唯有这样,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才能释放更多阿片类物质满足欲望。
     不仅如此,身体也会对糖产生一种特殊的爱好。当人吃了糖以后,糖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增高,面对这一情况,胰岛素会迅速行动起来,分泌胰岛素把血糖转化成能量。  人吃的糖越多,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就越多,转化出来的能量也越充足,如此一来人体就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快感;但伴随而来的是,胰岛素消耗掉过多血糖,导致血液中血糖急速减少,这时身体就需要再来点糖类补充血液中的血糖。
     嗜糖反应与毒瘾很相似   美国的科学家不久前做了一项试验。  他们给老鼠喂含糖量极高的饮料当早餐(如可乐),几天后,老鼠就表现出了上瘾的迹象,它们会下意识地期待甜饮料。
  如果这时断掉甜饮料,老鼠就会表现得焦躁不安、不断磨牙;重新喂食后,它们又恢复安静,而且比原来吃得更多。   研究人员说,这种现象其实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相似。  我们可以称之为“糖瘾”,虽然这种瘾比毒瘾弱一些。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大脑扫描发现,嗜糖的人看见冰淇淋时大脑反应出的快感和吸毒者看见大麻时一模一样。   糖的好处并不多   事实上,糖能带来的好处很少。糖吃多了,人会因摄入太多能量而产生饱腹感,从而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长此以往,人们会出现营养缺乏、发育障碍、脾气暴躁、肥胖等症状,还会引发骨折、糖尿病、免疫能力下降等疾病。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根据23个国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因为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
  一项调查表明,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约10年至20年。  儿童自幼嗜糖,成年后极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

2006-07-16

53 0
  食素动物喜食甜的食物,是天性。含糖,意味着富含碳水化合物,并且一般都无毒。相反,苦、辣、酸……对食素动物就意味着有毒。婴儿第一次吃苦味东西,就会有反感,就是这种本性的表现。

2006-07-16

75 0
     糖类是身体最大的能量来源,还可以维持人体血糖浓度。 我觉得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正统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论语中,子曰:食不厌精。
  大概这就是从理论上的起源基础。 我想,如果说道家在中国的思想体系中占了主导地位的话,那么可能事情就不一样了,老子的讲法与孔子不同,在饮食方面,老子曰:为腹不为目。  这很切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吃饭是为了充饥,类似汽车添加燃料,具体就不去考究了。
   也许正是因为儒家思想关于吃的说法,使得中国社会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在吃上用心颇多,加之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各地风俗迥异,也造就了中国饮食百花齐放的局面。 之于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我觉得更多的是说“使民皆有所养”的初级目标,用来解释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有些单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