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烦恼 校园生活

科学的人生观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6-06-11

0 0
在满足这个社会的同时与前提下 尽力满足自己

2006-06-23

544 0
科学的人生观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我连自己为何出世 什么时候燃烧 都不确定

2006-06-16

555 0
    哈哈,字数太多了,怎么也发不了,你自己下来看吧 第二个问题。 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科学的人生观?请大家说说为什么活着,如何活得有意义?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为何活着?如何活着?中华传统文化“三教”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
   首先,让我们看看儒家的看法。  从总体上儒家是主张“入世”的。儒家关于人生态度最集中的概括是:刚健有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本人努力实践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混世态度,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儒家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四立”,即立志、立德、立功、立言。  孔子说:“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志是人生的宿敌,立志乃人生第一要事。
  一个人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信仰,他就会彷徨、苦闷、空虚和不安,而且他疲惫的身心一定会日渐枯萎,只要在一个目标的引导下,才能不断实现奋斗的梦想。  立德就是要有高尚的品德;立功,就是事业有成,建功立业;立言,就是有学问,创立学派。
   儒家认为人生有八个过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是“内圣”,即内心的道德修养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后三者是“外王”,即积极入世,做个圣明的统治者。 在处世方式上,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则独善其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些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意义。要了解儒家的这些思想、建议读读“四书五经”。
   佛教的经典著作主要是《金刚经》、《心经》、《坛经》,从总体上主张“出世”的。   唐朝儒人寒山,写了一首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尽管人生非常短暂,但是人们却都抱着长远规划,全然忘记生命的脆弱。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不仅应付自己的烦恼,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操劳。“下视和根土,上看桑树头”,生命中劳劳碌碌都是衣食生机奔波,哪里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人生的轨迹如同掉进水里的秤砣一样,直到碰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停止。
  从古至今,芸芸众生都是忙碌不已,为衣食、为自己、为子孙……,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忙来忙去为什么?多少人是直到生命的的终点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费太多在无用的事业上面,而如今已经没有机会去体会生命的真谛。
     佛家认为“人生无常”。释迦牟尼问自己的学生:“你们说一说,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一个学生说:“至少有几天吧?”释迦牟尼说:“不对,你还没有了解生命的道理”。另一个弟子说:“至少还有几个小时吧?”佛陀还是摇了头。
  直到最后有个学生提出:“其实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上一口气来、下一口气接不上就失去生命了。  ”释迦牟尼点头称是:“的确如此,人只知道自己必有一死,但是无法预测死亡什么时候到来,它可能多年以后才来临,也可能就是下一个片刻,所以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应时时刻刻为死亡作好准备。
  ”呼吸对于维系人的生命至关重要。寺院入门的哼哈二将,比喻人的呼吸。呼吸也是佛教入门的修炼方式。   佛家主张不追求尘世的功名利禄。最典型的是顺治出家。顺治皇帝六岁登基,13岁开始理朝政。
  21岁时失去心爱的孩子,23岁时失去最宠爱的董妃。临出家时,顺治作了一首长诗:“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辈,南北山头卧土泥,来时糊涂去时迷,为人切莫用心机,不如不来也不去 亦无烦恼亦无悲。” 佛教主张“开悟”,不要太执着,要解脱,要放下。
  “内舍六识,中舍六根,外舍六尘,是谓解脱”。  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婆罗门贵族来看望他。婆罗门双手各拿一个花瓶,准备献给佛陀作礼物。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就放下左手的花瓶。
  佛陀又说:“放下。”于是婆罗门又放下右手的花瓶。然后,佛陀仍旧对他说:“放下。”婆罗门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你虽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内心并没有彻底的放下执着。
    只有当你放下自我感观思虑的执着,放下对外在享受的执着,你才能够从生死的轮回之中解脱出来。”在生活中,要学会“得到”需要头脑聪明,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胆识和智慧,普通人只知道不断占有,却很少人学会如何放下。
  于是占有金钱的为钱所累,得到感情的为情所累,等等。佛家劝人们放下,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说做过之后不要执着于事情的得失成败。  钱是要赚得,但是赚了之后要用合适的途径把它花掉,而不是试图永远积攒。
  感情是应该付出的,不过不必要强求付出的感情一定要得到回报,更何况什么天长地久。如果我们学会了“放下”的智慧,那么不仅会惠及周围的人,也能从根本上解脱自己。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其代表作是《道德经》。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核心主张。老子讲“无为,无不为”。主张“无为、无欲、无求、无烦恼”。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老子却告诉我们,欲望是罪魁祸首,“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并分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为什么要“无欲”呢?因为人有欲求,不会不自由,就会有烦恼,就会患得患失。
  即使你的欲望得到全部满足,拥有的还有丧失。反之,如果人无所欲求,根本不想得到什么,就自然不会失去什么,从“不失就是得”的角度看,自然就是“得”了,无欲而所得反而无所不得了。   道家还主张以乐观的态度处世,无忧无虑,从容自在。
    人生总有高潮和低落的时候,然而每当处在低落的时候,尽量化解烦恼忧虑,多想想开心的事,以善为乐,把它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人生就会处处是春天。 共产党人主张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建功立业。
  认为要做到“四个第一”:人生在世,要事业第一,为共产主义奋斗要以苦为乐;人生在世,要学习第一,对待物质生活要知足常乐;人生在世,要他人第一,对同志要助人为乐;人生在世,要奉献第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人生态度看,大概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几种: 1、利己主义。典型的说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2、享乐主义。短暂享乐主义认为,人生是非常短暂的,应当及时行乐。  中国汉代的古诗《驱车上东门》中写道:“人生如朝露,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三国时的政治家曹操曾经在古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唐代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德国作家让•保尔说:“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里他死去了。
  ”这些说法都认为,人生是十分短暂的,欢乐更是瞬间,所以要及时行乐。 3、利他主义。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卡耐基在《快乐的人生》中说:“每一天,无论你是一个百万富翁,还是一个贫穷乞丐,一个人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获取理应得到的内心情感的快乐”。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4、虚无主义。虚无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一片苦海,人生充满苦恼,生活既无目的,又无意义,死亡才是摆脱痛苦的捷径。
    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一切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国道家代表庄周说:“生是逍遥而来,死是逍遥而去”,人生应“无为而治”。最典型的是《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歌词嘲讽了世人俗见的荒谬可笑,指出人们所热心追求的功名、金银、姣妻和多子多孙都不可持,不是求而不得,就是得而复失,人一闭眼,万事皆休。
    一部《红楼梦》道出了道教的全部真谛,它告诫我们这些在红尘中苦苦挣扎的俗人,名利富贵均为“身外之物”,是人生的羁绊,最要紧的是在滚滚红尘中保持自我,保持“与道为一”。 5、悲观主义。
  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是漫长的,漫长的人生是一场苦难,是十分痛苦的。我国近代的思想家康有为认为:“人世间是个大苦海,贫贱人有苦,富贵人有苦,连帝王也有苦。  ”19世纪法国浪漫诗人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中写道:“人生是一座监牢,我们一个接一个地从那儿出发,向死亡走去。
  不要指望在路上可以找到漫步的场所,或者看到一朵鲜花。”佛教则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谒言。这种观点使人对人生消极悲观,让人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进行奋斗和抗争。   6、宿命主义。
  这种人生观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命中有的终须有,命中没有莫强求”。“生死由命,富贵由天”。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写了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捉摸的,听天由命。
  这是一种消极、宿命的人生观。  讲命,听运,也就是机遇,但也要讲主观的能动性。“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春节期间郑必坚到肇庆来,在聊天的时候,他说,一个人的进步,要讲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要苦干、实干、巧干。
   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宿命主义都不是科学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人的一生有人生信仰,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四大精神支柱。   人生信仰既是人生精神支柱的基石,又是人生精神支柱的中枢,决定着人生的精神支柱。
  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生目的是人生总的追求,决定和制约着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没有人生的总目标,一生不知为什么而活着。
    这样的人虽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他的一生是糊里糊涂的一生,是低层次的一生。共产党的人生目的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从一个人一生来看,一个人在出世之后的十几年或者二十多年的时期,基本上是一个消费者,首先是人们为他服务。
  当个人丧失劳动能力进入老年以后,也基本是一个消费者,又需要人们为自己服务。  一头一尾都是“人人为我”。因此,我们在中青年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应该“我为人人”。报答抚养我们长大的父母,报答传授知识的师长,报答关心培养成长的领导,报答相互支持的同事,报答千千万万、看不见,又给我们提供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的普遍群众。
   为人民服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二是先公后私,三是公私兼顾。  我们要立足第三个层次,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以后,要走好人生道路,走好“三大步”:成才是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件大事。
  成才既是人生美好的重要前提。先立业,后成家。婚恋是人生历程的第二件大事。爱情是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纽带和核心,拥有美好的爱情,就会拥有美满的婚姻,就会有幸福的家庭。  事业是人生历程中的第三件大事,既是人生美好的重要前提,又是人生美好的实际内容。
   在坚定理想信念与否,要树立“五个观念”,过好“五个关”。 一是“金钱观”。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确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中国民间有“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等说法。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金钱这个炮筒“银弹”的袭击下倒下去,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钱,什么都敢干。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能买到药品,却不能买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朋友,却不能买到友情;金钱买到婚姻,却买不到爱情。
  一个人只有做金钱的主人,才不会掉进钱眼中去,不会被金钱蒙住了方向,而误入歧途。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明义取利,依靠自己的能力、智慧,依法致富,心理坦然,心身健康。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能对金钱有过强的占有欲。俗语说: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永远烦恼。金钱、地位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人的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可能会产生十个新的欲望。
    为此,要节制欲望,知乐常乐,自找快乐,助人为乐。个人纵有黄金万两,终归是“夜求一宿、日求三餐”,金钱、地位通通都是身外之物。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切不可为物所累。俗话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快乐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二是“得失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里讲,边塞有一个老头,丢了一匹马,很伤心。于是有人劝他:不必伤心,不见得是坏事。果然,过两天,马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一匹野马。
  老头把这个喜讯又告诉了那人。那人跟他说,不必高兴,不见得是好事。果然,老头的儿子想骑马,被野马从马背上摔下来,断了一条腿。那人知道后又劝他:不必伤心,不见得是坏事。  果然,不久,边塞战火又起,年轻人都去打仗,十之八九战死疆场。
  因老头的儿子有残疾,避免了一大厄运。在人生道路上往往是得失并存的。得与失是同伴而生的、互为存在的前提。“无丧无得”,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得与失互相包含,互相转化,让一可得百,争十却失九,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有些人从较低的领导岗位走向较高的岗位,虽然得到了更高的权力,但由于责任较大,又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有的人得到了娱乐,而又损失了学习时间。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光想得而不想失,得便宜处往往失便宜,“得于不为则隐患丛生”。
  如果不刻意去追求得,反而会无所失甚至有所得。  受人之恩惠,虽然会得到眼前的一点好处,但则欠了人家的一份人情。正如有人所说的“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受人恩惠,就要替人办事,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虽然得到金钱,却失去了人格,严重的还会失去了人生的自由。因此,这种得往往得不偿失。这种“成本”是巨大的,搞不好就是对人生的“透支”,实际上也是一个“亏损”。  人生有三种程度的痛苦:想得到,但得不到,痛苦;想得到,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很痛苦;想得到,努力了,得到了,但很快又失去了,更痛苦。
  这就需要有一种得失观去调节,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 三是“子女观”。重亲情,讲义气,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情并非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但过分地注重血缘关系,就会生活在血缘的“关系网”中,为亲情所累。
  有些领导干部为子女谋取私利大开“绿灯”,结果不但害了子女,而且害了自己。对子女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对子女要关爱,而不要溺爱。给子女留万金,不如授一技。要给子女留下好的品德,而不是家财。
    如果子女不争气,即使留下万贯家财,终归会万金散尽。因此,关键是要培养子女具有好的品德和技能。要给子女独立自主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去经风雨见世面。为人父、为人母,往往对子女包揽过多,对子女过多的依恋,这不利于子女的成长,要“放飞”子女,让他们去经风雨见世面,只有子女成才了,作为家长就尽到责任了。
     四是“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一个人为民造福,做一番事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又可能给人造成犯错误的机会。权力,用得好,是人民之福,用不好是人民之祸。因此,要慎记权力是人民给的,把权力作为为民造福,为国贡献的手段,而决不是以权谋私的手段。
  古代有一个县令,写了一副对联:“当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凭一官。  食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古代的官吏尚且能有如此境界,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得更好。
  谨慎用权,为民造福,为民解忧。 五是“逆境观”。人生如大海行舟,既有海阔天空,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与骤雨狂风。事事顺心,心想事成,都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事实上,人生不顺心常是有十之八九。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如工作上的不顺利,学业碰到的困难,身体的疾病,以及家庭的变故等等,对这些问题,有的人采取消极的态度,向命运低头,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结果是消沉,以至一事无成。另一种态度,面对挫折,毫无惧色,奋力拼搏,对自己执着追求的东西,不动摇,不松懈,在逆境中磨练,一次次把逆境转变为成功的动力。
    这种人往往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对人生来说,逆境并不是一种坏事,而是人生的财富。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挫折,都要保持乐观与进取,用勤劳与智慧,用真诚与坚韧去克服挫折。 如何做人,必须合乎人超越动物界的属性,具体来说,要成为“四个人”: 一是富有人性。
  这是与兽性相对而言的。   《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要有人性,就是要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要有道德良心、良知,也就是仁义智信。   二是要遵循人道。人道主义其实是超越国界的。 三是要富有人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情未必真好汉,怜子如何不丈夫”。 李翱在《复性书•上》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皆情之所为也。” 富有人情,首先表现重亲情,但又不唯亲情。
    这就是尊老爱幼。孝是起码的做人要求。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能爱其他人吗?重人伦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美德。 富有人情,表现在重爱情。这是家庭生活最重要的体现。 富有人情,还表现在重友情。
  一个人要有“老钱、老伴、老友”,没有这“三老”,生活没有着落,生活会很寂寞。  “老友”可以诉说心中的苦恼,排解心理的压力。“老友”可以是学友、笔友、棋友、牌友等等。 四是要有高尚的人格。
  陈独秀说“耶稣所教我们的人格,情感是什么? (1)崇高的牺牲精神; (2)伟大的宽恕精神; (3)平等的博爱精神。 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 ,这便是人格,人格之定,就如某项产品的国家标准,有一定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也是一种产品,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社会产品,是经社会共教共育,磨砺冲刷,阴差阳错,锻打铸造而成的。如礁石在海,被浪花咬凿、冲刷浸蚀,塑造成各型各类,各等各级,也就有了不同的质、形、格。
  人生于世就要看你自己所选所为了。你接受了某一种观念,就被搁置到了某一层的某一个格子里。   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上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这确是一大本钱。
  古今因一貌倾城,仪表万众,因此而广有追随,成其事者大有人在。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或一战回天,惊天动地,开国定邦,太平盛世;或窥破天机,发明发现,创造财富,造福人类者,也大有人在。
    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和“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你可以貌不惊人,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逞,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其人格魅力早巳驾于万众之上。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有一位哲人说: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这种崇高,就是人格的崇高。  在你的岗位上,在你平凡的生活中,走向力所能及的人格高度,你就是崇高的。怎样使人格高尚呢?这就要加强道德修养。
  人格是美德之母,是人的内在品德与外在尊严的统一。这种道德修养要达到崇高的境界,我理解,要做到两条:一是“慎独”。即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自律,遵守道德原则;二是个人品行要高出职业要求的一般水准。
    为政者廉洁奉公,授业者为人师表,行医者救死扶伤等,这是起码的职业要求,做到了才称得上人格完整,但还谈不上崇高。崇高就要高出这个水准,表现不平凡,从而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受到强烈感染。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他们的言行高出了一般的职业要求,所以,历史刻下了他们高尚人格的烙印。   高尚的人格有一种宽阔的胸怀。广东有一名叫沈开珍的警官,遇到曾害得父亲倾家荡产的仇人被歹徒劫持时,依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这种宽阔的胸怀表现的就是高尚的人格。生活舞台,千奇百怪。有的人笑口常开,却心怀鬼胎;有的人内心翻腾,却面如平镜。高尚的人格决不会计较人间恩怨得失,总是以浩然正气感化人生,以“君子不计小人过” 的心态直面一切。
     高尚的人格有一种崇高的境界。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施惠群身患绝症,担心的却是湖南新化一位无钱医病的小朋友,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仍然为希望工程忙碌奔波……这是一种高于生命的境界。
   高尚的人格有一种无畏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何时二者不可得兼?一是民族利益和尊严受到威胁时,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会奋不顾身,以牺牲个人的一切去保卫民族的利益。
  二是人格尊严受到凌辱时,会宁死不屈,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生命诚可贵,人格价更高”,高尚的人格可以延续生命,即使生命停止了,人格的力量仍然不会消失。所谓“有的人死了,但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的杰作,手稿是他就义前委托人请鲁迅先生代为保存的。方志敏一生没见过鲁迅,告别人世时,怎么把比生命还珍贵的手稿托付给鲁迅?这就是鲁迅人格的力量。
  高尚的人格,才能授予重托! 美国学者狄克、狄维士概括了健全人格的23种要素: 1、诚实——诚实的人拥有真自由;不诚实的人,牺牲明日的信用,滥用于今日。   2、可靠——说到做到,不论他是汽车工人还是公车司机。
   3、公正——抛开私利,远离偏见,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4、慈悲——慈悲是指照顾别人;但教人依赖别人,一点也不能算是慈悲。 5、勇气——勇气不靠力气,更不分年龄与性别。
   6、谦逊——不吹嘘,不骄傲,不牺牲他人成就自己。   7、理性——理性使勇气免于鲁莽。 8、自律——掌握小事,处理大事。 9、乐观——是的,我们能做! 10、投入——设定方向,全心投入,达成目标。
   11、主动——去除借口,愿意尝试,不怕别人嘲笑。 12、工作——每一件工作都是一种喜乐和尊严。   13、坚毅——成功属于坚持到底的人。 14、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15、合作——懂得和谐有效的互助合作,就能成就大事。 16、管理——“善用”时间、资源和天赋才能,也意味着“好好管理自己”。 17、鼓励——鼓励必须实际,在他人努力的地方帮助他们,支持他们,就是鼓励。
     18、宽恕——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宽恕就是遗忘”。 19、服务——爱的果实是服务。每一天每一刻,都有许多机会为他人服务。 20、捐献——捐款不在于数目的多少,而在于施予者心量的大小。
   21、机会——每个人都能改变,只要他能把握机会。   22、教育——教孩子分辨善与恶。 23、友爱——尊敬每一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无论种族、肤色、语言或宗教。
   。

2006-06-13

523 0
也就是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烦恼
校园生活
交友技巧
青春期
夫妻
家庭关系
两性问题
情感情绪
恋爱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