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平安,也被媒体上种种传言与质疑所困。先是对平安两大股东身份的猜测,继而称,平安是通过赠送关键人物股份和钱财获得上市资格的,平安对此均予以否认,此后平安在公布2004年上半年业绩时,其投资收益的问题又引起了市场关注。 而平安保险对此问题的澄清,受到了上海证券报的质疑,平安保险中报关于投资收益的披露有误导嫌疑,特别是所谓"本公司的投资策略将使本公司从核心净投资收益获得稳定回报"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
此外,平安保险在对外投资净值列报方面存在明显瑕疵,未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只披露了公允价值,未披露摊余成本。 其结果是,报告使用者无法判断投资收益的公允性。更令投资人不安的是,...全部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平安,也被媒体上种种传言与质疑所困。先是对平安两大股东身份的猜测,继而称,平安是通过赠送关键人物股份和钱财获得上市资格的,平安对此均予以否认,此后平安在公布2004年上半年业绩时,其投资收益的问题又引起了市场关注。
而平安保险对此问题的澄清,受到了上海证券报的质疑,平安保险中报关于投资收益的披露有误导嫌疑,特别是所谓"本公司的投资策略将使本公司从核心净投资收益获得稳定回报"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
此外,平安保险在对外投资净值列报方面存在明显瑕疵,未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只披露了公允价值,未披露摊余成本。
其结果是,报告使用者无法判断投资收益的公允性。更令投资人不安的是,对平安业绩真实性的质疑并非始于平安上市,但却与平安上市密切相关。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发起成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5大股东,目前除了平安员工持股会控制的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保持不变,其余四大发起人股东中国工商银行、招商局、中远集团、深圳市财政局均已退出平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国工商银行按照分业经营的原则,于1999年将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外。其余三大发起人股东都是在平安上市前夕退出。就连继中国工商银行之后成为平安第一大股东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也于2003年3月挂牌出让近4%的平安股份。
诚然,发起人股东在投资平安7年获得几倍投资收益后落袋为安,也是合乎情理的。问题是,为什么发起人股东要急急忙忙在平安上市前套现?为什么如此不看好上市后的平安?
因为上市就要公开资产质量问题。
而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副教授、中国精算师李秀芳认为:"中国许多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尤其平安保险,这很可能是平安保险发起人股东在平安上市前几乎全部退出的重要原因。
1993年与高盛一起以超过每股净资产数倍的价钱、相同的比例参股平安的战略投资者摩根·士坦利也萌生退意,截止2004年6月24日平安上市日摩根·士坦利已减持近1%平安股份。
当然,也有坚决看好平安的。2002年汇丰银行旗下的汇丰保险用6亿美元购得2。4亿平安股本,购入成本相当于每股人民币20元,两倍于平安H股发行价及12多港元市价。至于最终当上平安第一大股东的汇丰保险能否解套获利,何时解套获利,人们拭目以待。
2005年1月25日人民网发表题为《平安保险"分红险也能保健康" 误导媒体意何为》的报道,报道称,1月24日,中国平安人寿推出分红型重大疾病保险计划,该计划中的三款产品的功能,与中国保监会去年10月叫停的分红型健康险颇有几分相似。
加之,平安保险以"分红险也能保健康"为题向媒体提供宣传资料,一时间有数家媒体以"分红健康险重现江湖"、"监管层政策松动"等内容进行宣传,令消费者顿生疑问:"一份保单同时拥有分红与保障功能?"分红健康险的政策真的有了松动?一位熟悉产品的资深人士指出,保监会的政策不可能松动,完全是平安保险自己在刻意制造"噱头",来引起市场关注,故意误导媒体和客户。
"这么还可能导致保险市场的混乱,保监会也不见得放任不管。"其实,平安对媒体和客户误导宣传并非仅此一例。
平安保险在媒体及自己网站宣传,2004年,平安获得惠誉国际有限公司的关联方中国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以及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关联方大公全球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授予AAA级别的财务实力评级,但是,中国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大公全球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AAA评级并不具权威性,因为目前全球真正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包括:标准普尔、穆迪和A。
M。Best。目前这三大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对平安没有进行任何评级,AAA是标准普尔的最高评级,表示该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而平安自身具有比较严重的利差损的问题,其AAA评级具有严重的误导嫌疑。
2002年平安投连险因误导性宣传遭遇退保危机。平安世纪理财以被宣传的16。14%的投资收益率火爆全国。业内人士估算,平安一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2001年后平安世纪理财投资收益率非但没有达到两位数,在2001年8月甚至出现了最高-10。
87%的增长。而且保户的投资账户中出现的所有损失都是由保户自己承担的,保险公司不但不承担赔偿责任,相反保险公司还可以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提取相当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按照合同规定的"陷阱",保户资金还有可能被"套牢"在这个产品上。
随即,从福建、上海、广东接连爆发了针对平安世纪理财误导性宣传的"退保风潮"。
2004年11月4日新周报记者披露一起惊人的平安亿元假保单事件。2002年5月22日,平安保险公司徐州中心支公司(寿险)与徐州发电厂签下了一单"十年期鸿祥附加定期寿险":年保费980万元,10年保费9800万元,此亿元保单作为平安当年最大的一单寿险个险业务轰动全国。
而两年后此亿元保单再次轰动全国,是因为它是一起瞒天过海的假保单事件。
中国保险业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风险意识,竟然把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当做企业成长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拿客户的钱越多越担心,这些钱其实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然而,不拿"炸弹"当回事的思维,使资产逾1000亿的平安已背负了巨额保费的定时炸弹。90年代初期那场经济过热给1988年成立的平安留下了"第一桶"不良资产,至今无法摆脱。而1995年颁布《保险法》对保险资金投资所做的严格规定和限制,又逼迫平安形成了新的风险。
一方面,平安保费收入自1994年起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连续7年疯狂推进,且大部分用于银行存款,而另一方面1996年开始,中国连续8次降息1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降到1。98%(现在是2。
27%)。而1997年以前所销售的寿险预定利率高达8。8%,当时平安累计保费收入已达300多亿之巨,巨大的利差损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着可怕的利滚利。
为摆脱巨大的利差损对保费收入增长的干扰,平安2000年尝拭投连险突围又以失败告终,而2004年香港上市是突围的又一次尝拭,但100多亿港元的IPO能使平安巨大的利差损缓解多少令人存疑?也许对平安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去年未经审计的保费收入。寿险和产险去年的保费收入分别为548。77亿元和106。41亿元。而2003年其寿险、产险的业务收入分别为589。
59亿元和84。18亿元。照此计算,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减少了40亿多。寿险业务缩水但利润提高的趋势,在其2004年的中报已经体现出来:上半年签单保费总收入下降9。1%,但净利润增长了25。8%。
这是否预示着曾打造保费收入7年50%以上高增长神话的平安,开始了新的业务增长模式探索?这是否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平安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的徘徊甚至下降呢?。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