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与德国车哪个更好?
日本和德国都是世界造车最强的国家。我喜欢把日系车比喻成矿泉水,把德系车比喻成饮料。其实,日车尤其注重实用性,突出质量和节油以及安全(不论是查阅国内C-NCAP还是查阅欧洲NCAP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日系车平均安全水平均高于其它车系),兼顾驾驶乐趣,符合普通用车人的基本要求,是很好的实用车。 而德系车尤其注重驾驶性,突出技术和操控性能以及安全,兼顾较好的实用性,符合对汽车性能要求更全面的朋友,是很好的汽车。各系车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相对的强项,也有相对的弱项,但没有十全十美的车,也没有一全一美的车。 认识到各系车的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从国内实际情况看,建议30万以下...全部
日本和德国都是世界造车最强的国家。我喜欢把日系车比喻成矿泉水,把德系车比喻成饮料。其实,日车尤其注重实用性,突出质量和节油以及安全(不论是查阅国内C-NCAP还是查阅欧洲NCAP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日系车平均安全水平均高于其它车系),兼顾驾驶乐趣,符合普通用车人的基本要求,是很好的实用车。
而德系车尤其注重驾驶性,突出技术和操控性能以及安全,兼顾较好的实用性,符合对汽车性能要求更全面的朋友,是很好的汽车。各系车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相对的强项,也有相对的弱项,但没有十全十美的车,也没有一全一美的车。
认识到各系车的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从国内实际情况看,建议30万以下选择日系车,13万以上选择德系车,至于13万—30万之间选择日系还是德系车,应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许多朋友在汽车安全认识问题上存在四个误区:
一是认为汽车安全就是汽车本身抗撞、防损。实际上汽车安全是以车辆事故中最大限度减轻人员受伤为唯一宗旨。如果说保护车,主要是保证载员仓尽可能变形小,以减轻对人员的挤压,实际上还是保护人员。
如果围绕着汽车本身安全,当然是硬些更好;如果是围绕着人员安全则不同。
二是认为汽车越硬越安全。事实上是车体不软不硬,逐级恰好吸能,减轻人体吸收能量为最好。打个比方:如果让一个人在三种物体中选择一个,将其抱在胸前快速助跑后去撞墙,三种物体分别是木头块、重体海棉、普通充气气球,思维正常的人都会选择重体海棉,那么,为何不选择更硬的木头或更软的气球呢?汽车发生碰撞也是同理。
小刮小碰的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修,重度碰撞听天由命,中度碰撞就需要不软不硬的保护层。碰撞不能只想到小车撞小车,还要想到小车撞大车、小车撞墙(物)、小车撞人等等。
三是车皮越厚越安全。老式汽车钢板厚度甚至达到2mm,而随着汽车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张力、低重量的轿车专用双面镀锌钢板厚度普遍只有1。
2mm。许多朋友喜欢敲发动机仓盖硬不硬,岂不知,如果该钢板过硬,一但发生中度下面碰撞时,发动机仓盖会直接插入驾驶仓。
四是不信科学试验,凭肉眼看,轻信传说。如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NCAP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
我国的C-NCAP试验由中汽研担任;试验中采用了大量的先进科技手段,并聘请有关领导、公正部门、汽车专家、厂方代表、新闻媒体到场。其实车实撞试验的结果和成绩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央视曾对中汽研系央企体制能否做到公平提出过质疑,但从未对汽车安全碰撞本身的科学性提出质疑。
有人说C-NCAP是“第二个牙防组”。然而,“牙防组”早被有关部门取缔,C-NCAP却依然在进行中。有人说“好成绩都是买来的”,难道吉利只为熊猫、奇瑞只为A3“买”五星级?难道更多的自主汽车大企业和合资的现代汽车都“买”不起五星级。
其实,汽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驾驶员注重安全驾驶,汽车安全不是买来的,而是开出来的。如果一定要了解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被动安全还是参考C-NCAP更合适,主要安全应认真考察该车的安全技术及配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