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入声韵'读音是怎样
在诗词和对联的写作中,历来存在四种主张:保留入声,才能体现诗词和对联的原汁原味;只有用今声破除平仄的神秘;古今四声混用;古声、今声共存而不混用,即“双轨制”。
我是极力赞成第四种主张的!而且,无论你对“古声、今声共存”赞成与否,它将长期存在,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
言归正传。为了叙述方便,我把两个问题的顺序对换了。
一、“入声韵”失传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六朝以前没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名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才给四声定名。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四声是:①平声,已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即普通话的第一、二声;②上声(已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即普通话的第...全部
在诗词和对联的写作中,历来存在四种主张:保留入声,才能体现诗词和对联的原汁原味;只有用今声破除平仄的神秘;古今四声混用;古声、今声共存而不混用,即“双轨制”。
我是极力赞成第四种主张的!而且,无论你对“古声、今声共存”赞成与否,它将长期存在,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
言归正传。为了叙述方便,我把两个问题的顺序对换了。
一、“入声韵”失传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六朝以前没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名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才给四声定名。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四声是:①平声,已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即普通话的第一、二声;②上声(已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即普通话的第三声;③去声,即普通话的第四声;④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有时还带有辅音音尾。
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多数演变为去声(如“客”、“绿”),其次是阳平(如“国”、“直”),还有阴平(如“屋”、“出”),最少的是上声(如“铁”、“北”)。
但是,入声并没有失传,许多地方方言至今仍然保留着。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都保留着入声。江淮、西南以及华北的一部分地区方言保留着入声。山西、内蒙古也保留着入声。据本人所知,粤语和潮语中的入声仍然保留得很完整。方言里的入声多数发音短促,有塞音的韵尾,或收-g[-k]、-d[-t]、-b[-p],如“六”、“八”、“十”的广州音[lug6]、[bad3]、[seb6]。
也有韵尾消失,音不短促,自成一个调类的,如长沙音。
因此,“入声韵”根本没有失传。填词时,只要是词谱要求押入声韵的(如《石州慢》、《雨霖铃》、《满江红》、《忆秦娥》、《念奴娇》等),就要用入声韵。
有位先生讲得直截了当:“要解决平仄的‘神秘’,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统一的‘中国话’(普通话),现代人说现代话,用现代拼音决定音调平仄。”避难就易,删繁就简,轻松自在!
网上还有些人说:“本来就是‘旧瓶装新酒’,为什么非要‘旧瓶装旧酒’?”我说:错了!词谱的要求是“瓶”不是“酒”。
除非你不“装”,要“装”就千万不能把“旧瓶”改造为当代的“易拉罐”然后再“装”!
多年前,在国营龙江农场的一次墙报评议会上,有位仁兄为自己不押韵的“七律”辩护:“八个七字句的诗就叫七律。
”我当场补充道:“还有五个韵,也不讲究平仄和对仗!”大家哄堂大笑,这位仁兄还不知道人们为啥大笑。在“装酒”之前,最起码的是弄清哪是“瓶”哪是“酒”。
二、“入声韵”如何读?
我猜问题的意思是如何用普通话读诗词中的“入声韵”。
除了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分化以外,随着语言和文字的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读古汉语特别是古诗词(韵文)时,经常会碰到“声调不合律”和“不押韵”的问题。例如: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这是入声韵的词,其中的“咽”、“月”、“阙”在普通话中均演变为去声,但都还是仄声,这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问题是“别”、“节”、“绝”已转化为阳平,因此读起来少了点押韵感。又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上阕)
除了上述的入声演变外,个别韵脚连韵母都转变了。例如“物”的韵母变为“u”,“壁”的韵母变为“i”,使人产生“不押韵”的感觉。但在完整保留入声的粤语中就没这问题,“物”读[med6],“壁”读[bég3]。
那么,怎么处理这问题呢?
假如你坚持要“原汁原味”,就只有用“叶(协)韵”的办法才能押韵。但据我了解,绝大多数诗家和文学爱好者都不主张这样做。
把现在读起来不押韵的韵脚读成另一种读音以求和谐,这叫做“叶(xié)韵”。
例如《诗经·豳·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至喜。”现在读来,好些韵脚似乎都不押韵,特别是火、衣、亩、子、喜等字,读音相差更远。
运用“叶韵”把它们读成另一种读音,譬如“火”叶“虎委反”(即“毁”音);“发”叶“芳吠反”(即“费”音)等,这样就和谐了。但不提倡这样做,特别不宜在青少年学生中提倡,以免造成混乱。我们提倡用现代汉语规范语音来读古代韵文,纵然有些韵脚不够和谐,也不必采用“叶韵”的办法。
顺带谈谈本答案开篇所涉及的话题。窃以为,在诗词、对联写作中古今四声混用的主张是最不可取的。
什么是古今四声混用?以对联为例,在一副对联中,有多个“古仄今平”(或“古平今仄”)字,这个当作今声,那个当作古声,用法不统一,就是混用。
如:
把酒吟诗辞旧岁;
题联秉笔接新福。(李某)
此联上联没有古今变声字,可以不管。下联“接、福”二字都是古入今平,“福”一定得作今声(平),否则,上下联仄起仄收了。
然而把“接”作今声(平)就成了三平尾,犯了忌,只能按古声(仄)处理。这就是古今四声混用,作者各取所需。再如:
春拂百草逢嘉澍;
政惠八方沐德风。(李某)
此联有三个古入声转今平声的字,“八”不在节奏点上可以不论(若论孤平,它转得好);“拂”在此作今平,使上联合乎今声联律;“德”,若是非律句联,作仄作平,尚可宽容,但此联是律句联,该句第六字必须用仄声。
这样,“德”作古入声,“拂、八”作今平声,显然,这联也是上下联古今四声混用。又如:
金蛇送喜欣添福;
骏马迎吉乐咏春。(吴某)
此联亦有两个古入声转今平声的字。“福”是古入,在上联句末,合要求;但“吉”也作古入,下联就失律了,只有作今平才合联律。
作者犯了把“吉”当平,把“福”当仄的混用毛病。
“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平对平,失律。未知评审者是凭什么条例作为依据给它一等奖的!
我很赞同“绝不能随心所欲地古今四声混用”的主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