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关于唐太宗的诗词或经典评价.

谢谢.

全部回答

2006-03-12

0 0
     唐玄宗的名字是李隆基,玄宗是他的庙号。)(由他的谥号人们又称他为唐明皇。)(他在位时间是712到756年。)前后共多少年?(差不多44年。)这在唐朝皇帝、在其他各个朝代皇帝当中,算是在位时间够长的了。
  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开元。)从哪年到哪年?(713到741年。  )开元这一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谁说说这盛世的含义?(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繁荣。)(开元时期唐朝进入全盛,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好,说出了开元盛世的突出的特点。就我们已学、就你所知的关于开元年间的盛唐气象,举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杜甫的《忆昔》诗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长安城拥有众多人口,成为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贞观年间,全国有360万户,唐玄宗时,达到900万户。)户数增加说明什么?(生产发展使更多的人有了生活保障。  )(也说明社会安定,流离失所的人少。
  )说说其他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和唐朝关系友好,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有唐玄宗封东北的少数民族人的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与内地文化、贸易往来频繁。)(唐玄宗封云南少数民族国家南诏的首领为云南王,他们也与内地关系密切。
    )这些都是民族关系,而唐玄宗时对外关系也是盛况空前的,举个例子。(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这两件事都非常感人。其他方面呢?(大诗人李白、杜甫在这段时间里写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你看这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诗仙”、一位“诗圣”,他们的诗篇是和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无关系的吧,比如,李白的一首歌颂冶炼工匠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好一幅壮观的月下冶炼图,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宏大的规模。除了大诗人,还有?(大科学家僧一行,“画圣”吴道子)那么规模巨大的天文观测活动,赢得“吴带当风”之誉的大画家,等等,足见盛唐文化的辉煌。
  而这一切与在位的皇帝是分不开的吧,能不能尽我们所知,说说唐玄宗与这盛世的关系?(唐玄宗善于用人,重视人才,像姚崇、宋这样著名的宰相。  )那唐玄宗与姚、宋这样的名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姚、宋勇于进谏,玄宗乐于纳谏,就像当年唐太宗和魏征之间一样。
  )姚崇等人给唐玄宗好多建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是要唐玄宗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造寺观宫殿等。)为什么唐玄宗执政前期能够有这些特点呢?(因为他很有进取精神,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  )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进一步探讨探讨唐玄宗励精图治的精神从何而来呢?(他像武则天一样也有贞观遗风。)(他本来不该继承皇位,像唐太宗一样,所以他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让人看看。)(那可不见得,隋炀帝也是不该即位的皇帝,他就成了暴君。
  )(隋炀帝也不是不想有所作为,比如他下令开凿大运河,就是件大好的事,但他操之过急,反成了暴政。  )虽说有点跑题了,不过这么比较一下也好。好,我们继续探讨唐玄宗勤政的原因。
  (唐玄宗能当上皇帝特别不容易,他是在武则天统治时长大的,武则天把唐朝的皇族几乎快杀光了。他必须格外谨慎才行。)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一个唐中宗、一个唐睿宗,先后为帝又先后被废,直到705年,中宗再做皇帝,当年李隆基21岁。
    此后在足足七年半的时间里,宫廷之内,刀光剑影。李隆基与他的姑母太平公主诛杀了毒死中宗企图独揽朝政的韦皇后,拥立他的父亲睿宗即位,712年睿宗让位给他,但他只是半个皇帝。
  太平公主势力浩大,“宰相七人,五出其门”,他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才结束了政变迭起的动荡局面,定年号为开元,取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也就意味着唐朝历史掀开新的一页,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而获得皇冠的李隆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唐王朝的殿堂上。
     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天宝年间,隐伏着危机,这危机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是爆发了安史之乱。)不是缓慢的渐变的使唐朝衰落,而是突然的骤变的一场使盛世一去不复返了的战争。
  正如白居易《长恨歌》一诗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好一个“惊破”,这惊破了太平盛世的安史之乱,我们再回忆一下是怎么回事?(755年开始,由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后来又有他的部将史思明再度起兵,曾攻占洛阳、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四川。
  )史称安史之乱,说到“乱”,以前学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那是什么情况的乱?(都是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也许你们知道这些事件的名称都是从封建史学家那儿延续下来的,“乱”,从来都带贬义、否定之意,那时候把农民起义也叫什么什么“乱”的呀,当然我们不能接受这种叫法,而安史之乱我们也承认是“乱”,为什么?(因为是反叛朝廷。
  )(朝廷腐败,就应该反,不能因为这个定为“乱”)好啦,我们已触及到一个问题: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当然首先我们都承认这是一场“乱”,对吗?(对。  )那么说说决定我们判断的根据。
  (我认为安、史本身不是农民、被压迫阶级,既没有什么符合人民利益的纲领,也没有为人民利益奋争的行动,所以也不能代表农民、劳动者、人民群众。)(安禄山是凭着阿谀、贿赂,从一个边镇的小军官,一跃而成了兼领三镇的节度使。
  )(起兵之后,他称帝,充分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  )(称皇帝不能就算野心家,因为农民起义领袖也有称皇帝的。我认为还是要看他对人民怎么样,就我所知,安禄山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残忍。
  )(他们内部还相互厮杀,非常野蛮。)(我从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人民对安史之乱的痛恨,比如《春望》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那为什么这场不义的叛乱战争久久未能平息,以至长达八年?(因为唐朝的腐败。)(不能这么说,抗日战争也是八年。)(这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
  八年才平定叛乱,只能说明叛军的准备相当充分。)(我看原因主要在唐朝政府,丝毫没有警惕,没有防备。  )(竟然临时募兵)(潼关要塞竟然无人挂帅,最后只好派已经半残的一员老将。
  )(太平年月久了,一打起仗来,有的唐军守城“自坠如雨”。)(平叛过程中还因为瞎指挥、错杀将帅等等作法导致一败再败。)(我还坚持我刚才的意见,因为唐朝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安禄山才打出诛杨国忠的旗号,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卷入叛乱之中。
    )看来,势在必行的是我们得进一步寻找一下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安禄山直接控制三镇兵力,将近20万,几乎占了全国兵力的1/3,这既是唐玄宗纵容他的结果,又说明唐朝在边镇设节度使的这个制度的弊病。
  )“禄山精兵,天下莫及”,他虽在远离长安的北方,但他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唐玄宗怎能不知道?!况且还有人不断地提醒他安禄山必反,唐玄宗对安禄山不疑,说明什么?(唐玄宗太骄傲、太自信了,他不相信会有人敢兴兵叛乱,特别是那个自称大肚皮里只有一颗忠心而使他宠爱信任的安禄山,他也太相信自己的统治经验,驾驭四海的能力。
    )真是养虎遗患哪!安禄山多次到长安,把唐朝在军事上外重内轻、政治上中央集权削弱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他又怎能看不到杨国忠的不得人心,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沉溺享乐之中,杨国忠为什么不得人心?(他全靠杨贵妃才爬上宰相的位置,身兼四十多职,他搜刮百姓、聚敛财富、排斥异己、专横跋扈,他为了给自己创立战功,不惜让几十万人惨死疆场。
    )我记得杜甫《兵车行》一诗中写到壮丁家属送别的景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杨国忠,实在应叫他杨国奸!不过这养奸为患的不还是唐玄宗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以至于“千村万落生荆杞。”杨国忠的下场都知道吧?(在马嵬驿,跟随唐玄宗的将士们杀死了杨国忠,也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  )杨国忠罪有应得,杨贵妃呢,怎么看?(她不是女野心家,没有干预朝政,不像后来的那拉氏那么坏。
  )(杨贵妃的罪责也不小,杨国忠仗着她,她又想依靠自己的娘家人。)(杨贵妃既然受宠,她要是劝玄宗励精图治,玄宗可能会听她的,可是她在事实上是助长了玄宗的荒淫误国。)(杨贵妃自己就是唐朝已十分腐败的一个标志,像给她专供鲜荔枝的事,就特典型。
    )(我认为说安禄山也好、杨国忠兄妹也好,归根结底责任在唐玄宗,一方面他有许多的失误,另一方面,他只图自己的享乐,不顾国家和百姓。)如此说来,假如没有安禄山和杨氏兄妹,唐玄宗将会怎样?(照样走下坡路,因为根源在他自己。
  )这么说的话,唐朝的由盛转衰,就是唐玄宗的责任了?(我不这么看,以前学过的各个朝代,都是要走一条由盛到衰、到亡的路,只是时间长短和表现形式不一样,唐朝也不会例外。  )(我同意这种历史必然的看法,但是我觉得唐玄宗个人的责任还是极其重大的,不能因为必然怎样,就开脱了他,假如唐玄宗保持开元初期的仁政,励精图治,肯定会使唐朝的盛世延长。
  )同学们的思考很深刻,我们的讨论已经有必要对安史之乱前的一些史事做一番追溯和研究。 唐太宗曾说过:“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有一句成语就是这个意思,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唐玄宗从求治心发展到骄侈心,你看可以从什么事算起?(从宠爱杨贵妃开始。
  )晚了点,杨贵妃开始受宠是开元二十八年即740年。重用安禄山(给他三镇兵权)、重用杨国忠也都在这之后。我看可以从开元二十一年即733年敢于直言的韩休罢相,开元二十四年即736年也是竭力忠言直谏的张九龄罢相,作为唐玄宗进取心衰退的标志。
    相反的什么人受唐玄宗信任重用?(以李林甫为代表的巧于献媚、善于逢迎的小人,包围了唐玄宗。)说得好,这些人一包围唐玄宗,就会造成什么问题?(使唐玄宗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真情,好像是闭目塞听。
  )(李林甫不许大臣在唐玄宗面前多说话,首先就是怕大臣们把他们这些奸臣干的坏事报告皇帝。  )这种状况的危害有多大,你仔细掂量掂量。(到这个时期,唐朝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以前的朝代看,像西汉,随着经济发展,剥削阶级争着奢侈,没有限度。
  )可以说是欲壑难填,接着说下去(土地兼并,没有止境,阶级矛盾也必定会尖锐起来,这种社会变化,正需要防微杜渐,注意去调节,去解决许多问题,可是,正在这个阶段,唐玄宗大撒手,听任李林甫那些奸臣去胡作非为,所以才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分析得很有道理,我记得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说过:“物盛而衰,因其变也。”又说要“见盛观衰”,这不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居安思危吗,唐玄宗太得意忘形了,以至丢掉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借鉴历史经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好传统。
   。

2006-03-27

189 0
这篇文章有比较详细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2006-03-26

193 0
楼上怎么把"唐太宗"搞成了"唐玄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