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外语学习

外语怎么学?

比如英语单词怎么记

全部回答

2004-12-04

0 0
    如何解决记单词这一老大难问题 (2003年8月3日发布) 注:这篇稿子的主要内容在去年10月18日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已经谈过,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大家务必要领会其中的要点,自己尝试着去做。
  相信你们经过一年的积累,现在再看来与去年时大有不同的感受才是。  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启发,顺势解决记单词的老大难问题。 我这里先说一说记忆术的问题。记单词说来有技巧又没技巧,我看是因人而异,掌握多了,自然也就有技巧了。
  我这里要谈的记忆术主要是我从其他书中看到觉得还比较可行并针对不同的词汇辅以不同的记忆术而成的。下面就举一些实例来说明。   目前我所了解的最常见的记忆术大致有三种:星火记忆研究所马德高先生的“星火记忆”,钟道隆先生的“逆向式词汇记忆”和张宇綽先生的“同族、同根词记忆”,后者是将传统的词根+词缀记忆与古汉语中训诂学、音韵学的两种语汇变化规律应用到英语词汇发展变化中而总结出来的音、形、义相通、相似的记忆法的结合。
    不论哪种记忆法,我想在看到英语单词而欲知其中文意思的记忆过程中,关键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素(又称基本功):①要熟悉常用的前(prefix)、后(suffix)缀的根义,尤其是能反映词义差别及词性的后缀,如-able,-ile,-tive,-ent,-ant等都是adj。
    后缀,其中的-able与-ible能区别词义,-able带有被动意义, -ible则带有主动含义,如respectable和respectible。②要掌握一些词根的基本义,这里强调的是基本义,而非由此扩展得到的其他词义,这一点将在下面说明。
   那么,对于一个未知的生词又如何去猜词义,尤其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词义呢?一条基本的规律是:词义=根义+缀义。  其中根义可以是基本义,亦可以是引申义,或词义由根义加缀义再引申而来。
  首先要学会“拆”,一定要拆成最简的根和缀。拆分是否合理主要原于经验和积累,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里的经验和积累你们已经具备。利用熟词拆成“块”,再由词义反推根义,如radiant,由radi→radio可推知其词义。
    其次是要了解和掌握词根和词缀的基本义。如telephone拆成tele-和-phone,tele-由telegraph、telecommunication、telescope等可以推知其根义(远程);又如常见的词根con-/com-,其基本义为combine/cooperate等,由此可以扩展相应同根/族词,如contest、context、contract、conflict等。
    又如conspire→aspire,-sprie、-pire过期。再如e(x)-与in-,include、exclude/eliminite(形象记忆区分词义)、expose、expand、expire、excuse、inlet、outlet、migrate→inmigrate、emigrate等。
    另外还应抓住事物本质联系与区别来帮助记忆,如归纳记忆、近/反义词辨析与比较记忆、音/形/义似词记忆等;还要善于运用发散(求异)思维去学会“猜测”词义扩展。 最后再谈一下词组/短语,着重掌握词义辨析与搭配两方面,在搭配上应侧重考察动词搭配的动+介/动+副,一般说来,与词汇相对比,动词短语中的动词为基本义,介词或副词为根义,在记忆时应重点放在介词或副词上,而不是动词,因为介词或副词一般都具备基本的根义,这样可以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

2004-12-04

54 0
    1、 心理素质影响学习效果 首先,要对外语保持长时间稳定而积极的态度。这可以归结为“恒心”两个字。有了它,才能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又一口,坚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预定目标顺利攻克。
   其次,还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该复习时不复习,遗忘规律就会无情地吞噬着你的一部分记忆成果;该补漏时不补漏,漏洞就会不断积累扩大。  所以需要有自律能力,约束自己按科学原则去运转。
   2、 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效率高难度 一般来说,大家学英语都有各自的一套办法:有的只爱大声读个不停,有的只爱闷头看个不休,有的不写就记不住,有的不听心里就没有底。这些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记忆科学通过大量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眼手口舌脑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快更深地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学外语尤其需要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否则,搞不好学成“残疾外语”,或一听就发慌两耳一抹黑的“聋子外语”。 3、 “活”单词与“死”单词 经常听说某某发下宏愿:要一口气背下一本几千甚至几万词的字典,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单词量的问题。
    不幸的是,这样做的人,大部分都失败了。背了若干遍的单词,仍很难在脑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搅成一团乱麻。 因为他们背的都是脱离了句子和课文的“死”单词,大脑对这类东西格外难以留下印象。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拿自己做过对比实验,结果:记住18个有意义的音节,只需要9遍,而记住18个无意义的音节,却用了80遍。  不仅如此,孤立地背“死”词,还难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灵活用法。
  因此,即使记住了一部分“死”词,它们也多属“残障人士”罢了。 如何使单词“起死回生”呢?我的办法是——背课文! 课文不局限于教科书,也可以是讲演稿,新闻评论,散文……总之,就是能把一个个冰冷的单词变成生机勃勃的故事的文章。
    在大量的整段的背诵中,多次的重复不断激活记忆的单词,其用法自然而然就深入骨髓了。实际上,这种“深入骨髓”就形成了学语言最重要的“语感”! 4、 复习间隔合理,可以省时高效 英语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有效的记忆就成了一个关键。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  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被人们称为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点儿“残汤剩饭”。
  心理学家发现: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是30分钟,但应小于是16小时。因为,在已经记清了一批单词的情况下,如果在职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反而会对大脑巩固原有的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是弊大于利;而且16小时以后再复习,被遗忘的单词就比较多,白花了精力。
     5、 把英语作为一门文化来学 正如不懂中国文化就不能理解“中庸之道”、“墨守成规”一样,缺乏西方文化常识就难以理解什么叫“This is my Waterloo!”(“这是我的滑铁卢!”指一次失败。
  ) 因此,要想把英语学深学透,必须把英语不仅仅作为语言,而且作为文化去感悟!而这,在我看来,也许是英语学习最有魅力的地方。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外语学习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学习帮助
K12
外语学习
外语学习
德语
韩语
日语
法语
英语翻译
英语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