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学龄期

关于新入园宝宝的情绪问题

女儿两岁四个月了,上个月上了幼儿园,三周来一直还在闹情绪,在家里也变得爱哭闹,一直叫要鸭鸭,问她什么鸭鸭也不讲,瞎闹,我觉得很心痛,又不知怎么办。其实入园之前我看了好多家,选的这家幼儿园在我们这里算还不错的。哪位有经验的妈妈帮帮我吧!

全部回答

2005-12-13

0 0
    听说过很多孩子入园难的问题,比如没有妈妈能忍受宝宝撕心裂肺地哭。不哭的,可能在你接他的时候发现裤子已经尿得湿透。收集了这些资料,包括专家的意见和朋友的经验。 送孩子到托儿所应注意什么 现在,随着母亲们外出工作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孩子们常常在很小的时候起就被送到托儿所。
    就连那些在家当专职主妇的母亲,也因为害怕孩子周围没有(或很少)可以和他玩的小朋友而产生社交性差、不合群这样一些问题,把自己的孩子往托儿所里送。   然而,如果母亲在孩子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过于着急地把他送到托儿所,其弊可能会远远大于利。
  因此,在你准备将自己的孩子送往托儿所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考虑和权衡一下,孩子现在所处的状态以及托儿所现有的环境与条件。     对孩子方面的考虑:   1。孩子在心理上必须成熟到足以承受和妈妈分开的程度。
  一般来说,只有当孩子长到3周岁左右的时候,他才能够产生“妈妈只是暂时不见了,过一会还会回来”这样的想法。当然,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通常,女孩子在这方面成熟的会比男孩子更快一些。  对于那些成熟得特别快的孩子,即使在他们2周岁左右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到托儿所,他们一般也会适应的。
  因为只有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把自己的意思正确地传达给他人。   2。孩子要具有能够和自己的朋友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处于霸着自己的东西不放、别人连碰都不能碰一下的阶段,或者还存在着总是试图“独占”自己老师的情况,那么,要想把他送到托儿所则为时尚早。
       3。孩子必须懂得自己上厕所,不随地大小便,食欲好,不挑食,同时身体也要健康。对于正处在生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如果经常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活动,就非常容易生病。
  因此,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弱的孩子,应该等他们长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把他们送到托儿所里去。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对于托儿所方面的考虑:   1。托儿所里的老师要尽可能地多一些。
  对于那些还不满3周岁的孩子来说,平均每3-4个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师照顾他们。对于3-5周岁的孩子,则平均每7-8个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师。   2。如果托儿所里的老师所学的专业就是“幼儿教育”的话,当然更好。
    但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她们要真正地喜欢孩子、并且心地善良、热情。当然,如果你重视的只是孩子的学习,那就另当别论了。   3。托儿所里的通风要好,空间也要尽可能地大。
     当然,也会存在这样一些情况:自己住处周围的托儿所并不能完全具备以上的条件,可是由于客观的原因,你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去。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突然就把孩子长时间地送到那里,而是要有一个过渡期。
  开始的几天,你要和孩子一起去那儿呆上几天;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天你可以和孩子分开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然后,再逐渐加大和孩子分开的时间。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逐渐减少孩子心理上的不安,使他逐步适应托儿所里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托儿所里的老师也要对这个孩子格外地加以照顾,要经常抱孩子,让他经常呆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使他和自己逐渐亲近起来。有时候,孩子上托儿所上得好好的,可是在某一天突然就不想去了。
  这时,你就要认真地检查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使孩子不想去了。等到这些因素都被完全消除以后,你再送他们去也不迟。  如果你为了养成孩子上托儿所的习惯,经常使用强迫的方法硬让他们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会出现孩子坚决拒绝上幼儿园的情况。
     如果孩子们硬闹着不想去托儿所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即使你暂时还搞不清楚这些原因到底是什么。你一定要有耐心,你可以先让孩子休息几天,然后再送他去。   协助幼儿愿意上幼儿园 对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充满陌生的环境,心理上的杀戮战场。
  因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产生的。   谈到上幼儿园,每个孩子都余悸犹存,只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亲人的地方。在妈咪离去时,疯狂地喊叫哭泣,无助地趴在地上,此种恐怖的记忆对孩子而言,有种被撕裂与割离的情愫。
    所以如何使孩子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对父母而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须要克服的难关,此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幼儿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生另一种转变与蜕变。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其实,协助孩子愿意上幼儿园并非难事,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便可应付裕如。
       以下的策略与方法可提供为人父母者参考:首先是为孩子找友伴,同龄的或大一、两岁的小孩。   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其次是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
       早睡早起上二餐定时定量,中午要睡午觉;第三是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四是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我自信心;第五是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
  提供幼儿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在未上幼儿园时,先养成其规律生活的习惯与自动自发的生活,将来才能适应团体生活,不致于因为生活的改变而导致适应不良。     减少挫折、增强自信心   其次,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点点滴滴累积而成。
  所以家长必须要花时间和心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与其它小孩子认识,建立友伴与同侪关系。养成孩子正常作息和训练孩子大小便,最终目的在于使孩子适应团体生活,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这些习惯,很容易在团体生活中受到挫折,降低其自尊心;其次增加幼儿园老师的困扰,容易遭到同学们的讪笑,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失去自信心而退缩畏怯,不敢轻易尝试与冒险,缺乏进取的精神。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   有些小儿不愿意入托,总是哭闹甚至拒食,家长怕委屈了孩子,结果是送送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长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遇到这种情况,按以下几点来做当可以解决问题。   1、必须坚持天天送去,态度要坚决,要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班里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不要两眼泪汪汪,一步三回头,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
     3、若有可能,开始几天您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4、如果您的孩子比较胆小、内向,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请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会更容易适应。
     5、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6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7、切记不要以送幼儿园托儿所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反感。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条件的最好送去托儿所或幼儿园,让他们过一过集体生活,同龄儿相互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很快他们就会和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刚去托儿所幼儿园的不适应,会很快过去,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家有宝宝初入园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家长颇为头疼的事情。每年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死死地拽着大人的手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家长也犹如上战场前的生离死别,欲走还留,甚至还偷偷地抹一把眼泪。
  那么,孩子入园前家长应做好哪些准备呢?   入园前   1。  心理准备   由于年幼独生子女的交往较少,一旦直接从家庭到幼儿园,孩子的不适应感通常较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是单纯由父母照料,而是有较多的照料者,孩子往往容易适应环境和他人。
  所以,多带孩子串门,多让孩子到公园玩耍,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2。熟悉环境一旦决定上哪所幼儿园,父母就应该提前一段时间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听。
  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种种有趣的活动等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同时,妈妈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漂亮好玩的玩具,翻一翻家里所没有的图书,认识老师和小朋友,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3。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   入园前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并大胆地告诉老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等,这样不仅让孩子产生了自信,而且为适应幼儿园生活奠定了基础。
       4。时间的准备   要帮助宝宝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应提前了解到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宝宝每段时间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宝宝每天按时进餐、睡眠、盥洗、活动娱乐等等,并坚持执行,使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5。物质的准备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衣服,既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鞋子,适合跑跳活动。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可多为他准备几套衣裤,以备孩子拉尿、呕吐时更换。
  对于依恋性强的宝宝,家长可让孩子带着最喜爱的玩具入园,使宝宝产生安全感。     6。能力的准备   要教宝宝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越俎代庖。家长应多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放手让宝宝去做。
  特别要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方法,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等。每次做完后及时表扬他的进步,让宝宝相信自己能越做越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入园后   1。
  孩子入园了,家长须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2。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总之,幼儿入园不仅是对宝宝,也是对父母的一次考验,我希望你和你的女儿能够共同经受这次考验,并能很快把考验变成美好的体验,让轻松和快乐每天陪伴你和女儿!。
  

2005-12-12

69 0
肯定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因为幼儿园是一个新的环境,没有家人的呵护.他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很不适应,所以会哭闹. 第一,你就应该和老师及时沟通,对宝宝一点儿小小的进步都进行鼓励,表扬. 第二,你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宝宝哭闹,而让宝宝上幼儿园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 第三,你们还可多多问问宝宝幼儿园的事,认识了哪些小朋友啊?唱了什么歌啊? 慢慢的,宝宝会适应的.

2005-12-12

58 0
这种情况你应该和宝宝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一下,看老师知不知道鸭鸭是什么,找到了宝宝闹情绪的原因,然后对症解决,宝宝应该会愉快一些。祝你和宝宝都健康快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学龄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学龄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学龄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