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哪位好心人能系统的总结初三化学中的酸
一、概念和理论
重点难点剖析
1.溶液的导电性及物质的电离
物质的导电性,取决于物质内是否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溶液的导电性,决定于溶液里是否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即溶质能否发生电离。
想一想:为什么干燥的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而溶于水时却能导电呢?为什么干燥的蔗糖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时还是不导电呢?
方法指导:学习这部分知识,既要搞清溶液的导电性与电离的关系,还要弄清“电离”的真正涵义。
电离是指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并非有“电”才有“离”,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在电源的作用下,...全部
一、概念和理论
重点难点剖析
1.溶液的导电性及物质的电离
物质的导电性,取决于物质内是否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溶液的导电性,决定于溶液里是否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即溶质能否发生电离。
想一想:为什么干燥的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而溶于水时却能导电呢?为什么干燥的蔗糖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时还是不导电呢?
方法指导:学习这部分知识,既要搞清溶液的导电性与电离的关系,还要弄清“电离”的真正涵义。
电离是指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并非有“电”才有“离”,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在电源的作用下,而是在水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电离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2.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从电离的观点建立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H2SO4、HNO3、HCl等都属于酸类。
想一想:电离时有氢离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酸,对吗?试举例说明。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NaOH、Ca(OH)2、Ba(OH)2等。
想一想:电离时有氢氧根离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碱,对吗?为什么?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NaCl、KNO3、Al2(SO4)3、CuSO4·5H20等都属于盐类。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因其具备金属离子的特征,因此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应属盐类。
想一想:有人说“盐和碱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方法指导:①弄清酸、碱概念中的关键词“全部”;
②为方便记忆,可将酸、碱、盐的概念简记如下:
酸──氢离子+酸根离子或HnR==nH++Rn-
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或M(OH)m==Mm+ + m OH-
盐──金属离子十酸根离子或MnRm==nMm+ + mRn-
3.酸性氧化物和磁性氧化物
说明:
(1)金属氧化物大多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P2O5等能与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练一练:你能写出这几种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3)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与碱相互交换成分得出生成物,即:
注意:在对应关系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相同。
方法指导: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一定要理清按不同形式分类出的氧化物间的关系,即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属活动性顺序
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的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如下三方面的意义:
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
③可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根据金属单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即可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方法指导:①熟练地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运用。
②与金属反应不能放出 H2的是那些氧化性酸,如 HNO3、浓 H2SO4,与 H前金属反应或与 H后金属反应都不能生成 H2,而生成的是 H2O。
③Cu+AgCl──不反应Cu虽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 Ag的前面,但因 AgCl不溶于水,无法形成盐溶液,所以不反应。
二、酸、碱、盐的性质
重点难点剖析
1.酸的通性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酸 的 通 性 一 般 规 律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 + 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
方法指导:所谓“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范围的,切忌生搬硬套。
例如,对于金属跟酸发生置换反应,“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酸”──常用盐酸、稀硫酸,而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浓硫酸,因为它们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练一练:根据酸的通性,请你推出盐酸、稀硫酸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酸溶液与酸性溶液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盐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 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想一想:Na2CO3溶液的pH大于7还是小于7?它是碱溶液吗?
3.碱的通性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 = Na2CO3+H2O
(3)跟酸反应 碱+酸─→盐+水
Ba(OH)2+2HCl=BaCl2+2H2O
(4)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
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均可溶,且还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统一练:根据碱的通性,请你推出NaOH、Ca(OH)2、Ba(OH)2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
(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
而可溶性碱通常是很稳定的,受热不易分解。可溶性碱可由其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化合而得。
如 Na2O+ H2O=2NaOH,而难溶性碱一般不能用其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而得。如 CuO与H2O不反应,即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2)难溶性碱除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外,通常不能和酸性氧化物或盐起反应。
5.盐类的化学性质
为便于掌握,盐类在溶液中表现的化学性质总结如下:
盐类的化学性质 一般规律
(1)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CuSO4+Fe=FeSO4+Cu
(2)跟酸的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 = BaSO4↓+2HCl
(3)跟某些碱的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KOH=K2SO4+Cu(OH)2↓
(4)跟某些盐的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想一想:①为什么酸有通性,碱有通性,而盐却没有通性呢?②纯碱是否属于碱类?为什么?
6.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对于学习复分解反应及盐的化学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熟练记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为方便记忆,可按如下口诀。
钾、钠、硝酸、铵盐溶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钾、钠、钙、钡的碱能溶
常见五酸都易溶
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还不溶于稀硝酸。
7.具有吸水性的物质及应用
(1)浓 H2SO4用于干燥 H2、O2、N2、CO、CO2、SO2、HCl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如 NH3。
(2)NaOH固体:用于于燥H2、O2、N2、CO、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溶于水呈酸性的气体,如CO2、SO2、HCl等气体。
(3)无水CuSO4: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变蓝,生成CuSO4·5H2O,通常用无水CuSO4检验一些物质中是否含水。
(4)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常用作食品袋中的干燥剂。
(5)碱石灰:CaO与NaOH的混合物,用法同NaOH固体。
(6)MgCl2、CaCl2:也有较强的吸水性,在一些实验中常用于吸收反应后生成的水蒸气。
8.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
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叫做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当然也属于纯净物。结晶水合物与相应的无水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结晶水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时,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如 CuSO4·5H2OCuSO4+5H2O;无水物与水结合成相应的结晶水合物时,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如 CuSO4+5H2O=CuSO4·5H2O,实验室常用这个反应鉴别无水酒精是否真的“无水”。
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中的“·”,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是“加”的意思,不是“乘”,这与数学代数式是不同的。
结晶水合物在常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叫做风化。风化属于化学变化。
如:Na2CO3·10H2O易风化。
固体物质在常温下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叫做潮解。潮解属物理变化。如 NaOH固体、粗盐均易潮解。
9.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其原则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进行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最佳效果。
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标明“用化学方法鉴别”的例外),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产生。
对于不用试剂的鉴别题要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寻找突破口,从而鉴别出一种试剂,然后再用这种试剂与其他物质间的两两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去鉴别其他试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