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布依族的生活习惯

全部回答

2005-10-06

2 0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信仰多神。 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在族源上与壮族有密切的关系。
  布依族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素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的布依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   居住在贵州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房屋多为吊脚楼,古称干栏。楼底圈牲口、堆杂物;楼上住人。
  在黄果树瀑布一带的布依族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薄石材,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石板房,除檩条和椽子外,整座房屋全用石板建成。来到布依村寨,就像进入了神奇的石头王国,这种房子整洁优美,冬暖夏凉,防风防雨又能防火。
     布依族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其他糯米食品也很丰富。如正月里的枕头粽、端阳节的三角粽、六月六的米团子、七月半的搭连粑等,都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不可缺少的礼物。布依族人还喜欢吃酸菜。
  味道独特的黔南独山盐酸菜,在清代就是贡品。制作时用糯米酒渣、辣椒末、大蒜、冰糖等作为作料。  其色泽金黄,菜体清亮,酸辣甜咸各味具备,如今不仅畅销中国国内,还远销新加坡、日本、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地。
   布依族地区盛产名茶,都匀毛尖曾在巴拿马博览 会上获优等奖。在布依族人制作的茶叶中,味道别具一格的是姑娘茶。此茶在清明节前由姑 娘采回茶尖嫩叶,炒热后保持一定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片叠成圆锥体,晒干后经过处理,就制成了姑娘茶。
    此茶形状优美、品质精良,是茶中精品,只赠亲友或情人。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
  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布依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
  一般男子穿对襟短褂、长裤,包头巾,女子穿大襟衣、长裤或百褶裙,戴各种银制首饰。布依族的蜡染工艺历史悠久,蜡染的花纹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精致典雅,深受人们的喜爱。 布依族地区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除了美丽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外,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黔南奇异的溶洞……布依族地区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
     布依族地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资源丰富。南、北盘江已成为中国水利电力的重点开发区,黔东南有丰富的金矿。布依族的工艺品出口欧美及日本、东南亚等地。 。

2005-10-06

252 0
     布依族风俗习惯 住房有楼房、平房和半边楼。半边楼适合在斜坡上建筑,前半部是楼,后半部是平房。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逢年过节,喜吃用糯米做成的糍粑。远近闻名的盐酸菜,用青菜、甜酒、大蒜、烧酒、冰糖、辣椒粉和食盐在坛中制成,香甜、略带辛酸味,鲜美可口。
    服饰:青年男子穿对襟短褂、长裤、包头巾;妇女大都穿右衽大襟衣、下身穿裤或褶子裙,戴各种银质首饰。婚俗方面,青年男女恋爱主要是通过社交活动来进行,情投意合后,征得父母同意,择吉日结婚。
  结婚仪式有拜堂、撒喜果、打亲房等过程。丧葬:行土葬。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布依族人讲究礼节,热情好客。多人行路,谦让长者及客人在前,若有急事需超前,也要到路宽处超,并致歉意。
  
  客人来家,主人递烟端茶,热情款待。客人留宿,主人与客人同床而不住内室。禁忌:外来夫妇,忌在主人家同宿;主人不得从客人面前经过,要从背后绕行;有的地方忌讳移动或脚踩火塘上的三脚架。   。

2005-10-06

248 0
    布依族习俗与婚俗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中国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布依族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然后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一经定亲后,女方家要请亲朋好友吃定亲酒。婚前两、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边猪肉,一只公鸡和鸭,一壶水等给女方家,女方家也须杀猪办"嫁女酒"待接亲客人。
  过去新娘在结婚后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后才住夫家。   “浪哨”和甩“糠包” "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在布依族青年男女中,凡是不会唱浪哨歌的,就很难找到对象。他们兴高采烈浪哨时唱的歌,有初识、试探、赞美、热恋、盟誓、相恋、送郎、苦情、逃婚等九种。   "浪哨"活动,一般是在过节赶集的日子里进行,平时是各自在家从事农活或其他事务。
  浪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中进行,一种是在寨边或路旁进行,无论什么形式,多半是男子主动到女子的寨上去约会。浪哨时不仅喜欢吹木叶,而且也爱吹姊妹箫。青年男女在一起比歌喉,赛智慧,倾感情,通常要唱个通宵达旦甚至三天三夜。
     盘江一带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时有甩糠包的习俗。"糠包"是一种五颜六色内装谷糠的小袋。甩糠包时,女方拿着糠包站成一排,向站在对面十公尺远近的小伙子们甩去。哪个小伙子接到了糠包,就和甩糠包的这个女子结成一对浪哨的伴侣。
  早就情投意合的男女,女方就有意地专甩给她所喜欢的那个男子。   “双媒”送“走路糖” 布依族提亲时,男方要请两个媒人到女家提亲,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媒"。媒人不分性别,大都是亲戚朋友。
  布依族人认为,为人做媒等于修挢补路,因此都热心奔走而不接受金钱报酬。 媒人第一次到女家,带三至五斤蔗糖。女家不管是否同意开亲,都不能轻易动用这提亲的蔗糖。  要等媒人走后,第二天或找个逢场天,将糖托人转还男家。
  过几天或个把月,男家又托原媒再把此糖带到女家。如此三回五转,最后女家把糖收下,这叫"吃走路糖"。"走路糖"往返次数越多,越表示女儿珍贵。 “背八字” 贵州兴仁一带的布依族在订婚后到结婚前,要举行一次"背八字"仪式,在做"背八字"那天,女家用二尺红蓝色布将写有女儿生辰八字的纸包好,放在神座前,然后由男家选一伶俐儿童到女家去取"八字"。
    女家要用水泼他,儿童被泼得浑身湿透,引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而这儿童却乘人不备,将"八字"拿到手,女方父母高兴地当众赏他一元二角钱和一斤米,以褒其能干。 粘枣子“打接亲” 紫云一带的布依族结婚时,男家要找一对父母双全且又漂亮的小姑娘与接亲的人一起到女家接亲。
    当接亲的这对小姑娘到达女方寨门时,人们用早已准备好的粘枣子一坨一坨地向小姑娘头上打去,枣子粘在她们的发辫上来回晃荡,看热闹的人哈哈大笑,小姑娘抱头逃窜。这种习俗,当地人称"打接亲"。
   戴过“假壳”始为妻 贵州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妇女婚后只在夫家住两三天,不与丈夫同居就回娘家了。  这种习俗称"不落夫家"。须过一二年甚至二三年以后经过戴"假壳"后,再开始坐夫家。
   "假壳"是一种形似簸箕的女帽,以竹壳为架,用青布包扎制成。一般是婚后两三年的妇女才戴这种帽子,并须经过一场斗争。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间,男家的母亲 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一顶"假壳"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藏起来,乘新娘不备,突然把新娘搂住,强解其发,给戴上"假壳",如没有解开其发,须改日重戴。
    新娘被戴上"假壳"以后的两三天内,坐在家里,闭门不出,还要痛哭一场,叫做"哭假壳"。新娘被戴上"假壳"便意味着在娘家生活的结束,到夫家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

2005-10-06

250 0
布族人的?食??T與居地的?h族相差不大,但偏?鬯崾常兴渍Z道:「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布族的酸食主要?辂}酸菜,有酸?⑺岵恕⑺崂苯贰⑺崽}蔔等。布依族人喜食醃肉、血豆腐和狗肉,喜喝酒。豆腐是以肉丁、豬血、花椒製成。布依族吃狗的?俗在???一?ⅲ???「江花狗肉」更成?橘F州的名菜。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