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9个月大了,现在我要上班
婴儿认生怎么办?
我的孩子快一岁了,可现在越来越认生了,谁抱都不行,有时见生人就哭,请问有什么办法?
婴儿从四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 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有的婴儿更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痛:“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
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 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照料下,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只有在母亲或家人身旁才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婴儿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认生的程度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全部
婴儿认生怎么办?
我的孩子快一岁了,可现在越来越认生了,谁抱都不行,有时见生人就哭,请问有什么办法?
婴儿从四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
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有的婴儿更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痛:“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
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
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照料下,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只有在母亲或家人身旁才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婴儿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认生的程度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的婴儿,认生较轻。
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我们常常采用系统脱敏的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认生行为。具体做法是:先由妈妈抱着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以后逐渐增加强度,鼓励他与生人相处,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或亲孩子,而应在相互交谈和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独立能力得到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
建立良好的爱的依赖性关系
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论和谁都能玩的很好、都能很快地和他们亲近起来的话,说明自己的孩子性情比较温顺、社交能力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般来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先是“全心全意”地喜欢自己的主要抚育人(主要是父母)。随着他逐渐长大,即使让他和父母暂时性地分开生活,他也能够忍受了。这时,他在心理上就已经成熟到了具备了一定的个人独立性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能够和其他人打成一片,并且生活的很好。在孩子身上显现出的这样一个过程,通常被称为“爱的依赖性发育”过程。这一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从孩子刚刚出生时候起,到他6个月左右为止,他会特别喜欢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但是,这一阶段他还不能把母亲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因此也就不会非常急迫地要找自己的母亲。
当孩子长到6-7个月的时候,他开始能够逐渐区分每个人不同的面孔了。在这个时候,他就会有选择性地和自己的母亲建立并形成了一种“爱的依赖性关系”,通过自己的母亲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
这种现象在孩子长到2周岁左右的时候显得尤为明显。这一时期,只要母亲稍一离开,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就会哭泣起来。可是,如果母亲就在身边,他们甚至还会尝试着走到更远一些的地方去玩。
但是,在这一时期,如果母亲因为一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往托儿所,或者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分开生活的话,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安,很可能会使他们丧失走向外部世界、并进行积极探索活动的能力。
等孩子长到2周岁左右的,他们会模模糊糊地知道,即使暂时看不到妈妈,她也不会从自己的生活中完全消失。当孩子长到3周岁左右时,即使把他们和自己的母亲分开,他们也会在内心世界里珍藏着母亲的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上的安定。
在这一连串的发育过程中,如果孩子在早期没有和自己的母亲形成这种有选择性的“爱的依赖性关系”,他们的心理就会受到打击,变得畏缩、懦弱;或者不论见到谁都会产生依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谁抱他都可以。
这一现象最初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被观察到的。当时,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不得不在孤儿院里生活。因此,不论是谁,只要能给他们食物吃,他们都会让这个人抱。同时,他们和这个人分开也相当容易。
这种现象在当时被认为是这些孩子“社会性”的发育出现了问题。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常常无法和其他人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最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心理处于不安定状态的成年人。
我观察到许多这样的例子:一些母亲因为要在外面工作,一会儿把孩子交给这儿、一会把孩子交给那儿,让别人帮助照顾自己的孩子,从而对孩子的关心有所疏忽;另外一些母亲则因为其他孩子经常生病,忽视了对其中某个孩子的照顾……。
其结果就直接导致了这些缺乏母亲关爱的孩子,在和他们的母亲形成“爱的依赖关系”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些孩子常常会有这样的表现:在和母亲一起外出的时候,他们不是牵着母亲的手,而是一个人使劲地往前跑,从而很容易走丢。
在这种时候,不论是谁,只要给他一些饼干之类吃的东西,他就会跟着这个人走,对这个人产生依赖。对于这类孩子,如果妈妈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治疗,是可以使他们重新形成和母亲的有选择性的“爱的依赖性关系”,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健康发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