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清朝皇帝的女儿怎么称呼?不是公主也不是格格吗?

全部回答

2018-09-26

1 0
    “格格”是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女)均称“格格”,无定制。
  清太宗皇帝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仿明制,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格格”为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由此可见,影视剧中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是不准确的。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和硕公主”,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格格”,汉名“乡君”。
     从以上可见,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而称为“公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