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送元二使安西的创作背景和诗的意思是什么?(完整的)

全部回答

2018-10-28

0 0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4)浥:(yì):湿润,沾湿。 (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7)君:指元二。   (8)更:再。
   (9)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老朋友,旧友。 (11)更尽:再喝完。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2)朝(zhāo):早晨、清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