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为什么有些植物常常要打顶?(摘除顶芽)是为了让侧芽发育成枝条吗?

为什么有些植物常常要打顶?(摘除顶芽)是为了让侧芽发育成枝条吗?

全部回答

2018-01-25

264 0
    这是跟生物有关的、叫顶端优势、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
  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肯定意见。  解释此现象的学说主要有3种。  生长素学说  或称生长素抑制学说。K。
  V。蒂曼和F。斯科格于1933年提出。他们的实验证明,在蚕豆切除顶端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萌发受抑制,与不切除顶端的相同。他们认为顶芽是生长素合成的中心,在这里合成的生长素沿茎向基部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这是生长素直接抑制学说。R。斯诺于1937年提出,生长素并不直接抑制侧芽生长,而是引起一种间接的抑制作用,这是生长素间接抑制学说。  这一学说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其实验依据是:除去顶端,侧芽很快生长,如去顶后在切口处涂上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侧芽不能生长,即外施生长素能代替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但后来有人在羽扇豆等植物上发现,在受顶端抑制的侧芽中,生长素的含量比侧芽生长所需的最适浓度要低得多。近年来更发现,外施细胞分裂素给受抑制的侧芽,侧芽就能生长(即顶端优势解除),故认为侧芽被抑制的原因,是由于它们没有足够的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是在根中合成的,而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作用,可能控制细胞分裂素的运输,由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成为输入物质的库,比侧芽优先得到细胞分裂素。  侧芽因生长素浓度低,得不到足够的细胞分裂素,因此生长受到抑制。
    营养学说  K。格贝尔于1900年提出。他总结了植物的相关性抑制现象,认为的细胞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所需营养物质较多。由于顶芽优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使侧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从而生长受到抑制。
        营养调运学说  F。W。温特于1936年提出,他认为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生长活跃,代谢旺盛,合成大量,顶芽的高浓度激素促使营养物质向顶芽调运,使侧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受到抑制。
  顶端优势现象中激素的作用与物质调运的关系颇为复杂,可能有不止一种激素发生包括刺激与抑制两类作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