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操作是怎么样的?

全部回答

2018-11-17

0 0
    一、经权之道 中国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可是在合理化之外,还要注意安人,我们叫做人性化管理,中国人最讲"仁"和"义"。"仁"是安人之道,就是用仁心去安人;"义"是经权之道,就是恰到好处,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恰到好处"。
   经权的法则:时中。(此时此地最合适的决策) 1、不可墨守陈规--过去有效的方法,现在不一定有效。   2、应该力争上游--不进则退,要不断求取上进。 不断的求取上进和不墨守陈规,才是管理者应有的想法。
   这样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取经用宏--牢牢记住紧要原则,进行普遍的应用。 第二点:折中得当--折衰不是取中点,而是取合理的部分,要折中到合理的地步。   第三点:因时制宜--时间变了方法就要变,与时俱进,时时刻刻跟上时代,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
   平常要按照常规做事情,叫做守经,非常时期,就要有突破性的做法,叫做权变。 二、经营的要义 1、中国人太聪明,又喜欢取巧,所以必须有经才敢授权。 2、经不可屡变,要使大家明了,以建立常道的共识。
     3、各阶层应坚守的原则叫经,可变通的部分叫权。 4、经权都是动态的,必须平日多多默契。 三、管理的守经达权 要使中国人敢授权,就要使部属做到内方外圆或内圆外方。 方=基本原则,是不可变的部分。
  圆=应该有弹性的部分。 权的后面往往要一个"限"字,就是"权限",这说明,权是有一定限度的。  掌握某种权力,都不可超越界限。 每一个人,碰到一件事情,每一件事要想:这是不是在我的权限范围之内可以改变的?如果可以,我才斟酌去改变,如果不可以,要向上面去请求。
  只有养成这种习惯上司才敢授权。 四、无可无不可 孔子说:"无可无不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结果没有一条路是通的。   主管不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你只要有目标、有标准,其他应该让你的部属自由去衡量他应该怎么做,要给他适当的权限,你要抓住原则,方法要让你的部属去权变。
  部属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达一主管交接离的目标,这就叫权不离经。 具体做法可分为几个步骤: 1、主管要把基本要求让部属知道得很清楚。   2、对部属的要求不要太多,约法三章最重要。
   3、规定要详细说明,灌输在部属的脑子里。 4、要求他要记住事半功倍告诉他可以变的是什么,不可以变的是什么。 5、检查他是否做到了,做的好就奖励他,做的不好要规劝他,辅导他。 五、权不离经 1、权不离经的意思是:如果你一直变,变到连原则都变掉了,就成了离经叛道,是违反原则的,这不叫变而叫反。
     2、变是同质的变,不是异质的变。只有同质的变才会万变不其宗,千变万化不离目标。 3、经必须很慎重,尤宜时时修正。 六、权不损人 1、任何一件事情要改变,都会有人得到好处,有人得到伤害。
   2、经不损人才能普遍获得支持,权而损人,受害人就会阻挠。 3、凡有权宜应变,先让有关人员参与研讨,共商利弊。   4、取得协调之后,上司行命名同意权,部属自然会顺利执行。
   5、实在无法达成协议,上司才出面协调,但应一本公诚,绝不偏私。 6、在权变中培养自动自发的精神。 七、权不多用 权变是应付紧急、偶发、非变不可的事情,要尽量减少权变,就要常常修改经。 1、权而多用表示"经"有了问题。
     制度常常例外,便是没有制度。 2、权而多用除了严重影响常规、破坏组织层次、养成钻营风气外,还会使更多的人对法制失去信心。 3、权不多用才是必要的权变,大家才会谅解。 4、权不多用可以防止营私舞弊和形成派系,有助于同心协力。
   八、经法原则 《易经》中有四个字,要好好记住:即时、位、中、应: 1、时--时机。  我们做事情,应先考虑时间对不对。选择好做事情的时机。 2、位--身份。我的身份做这件事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可让别人去做。
   3、应--反应。如果时机和身份都合适就去做,做了之后要看反应,随时随地进行机动调整,以求其中。 达成目标是不变,可是怎么样才通达成目标,却随时要变。   只要心很正,意很诚,察颜观色并不是小人的行为。
  以不变应万变,用不变的原则,应付万变的现象,这就是经权。 原则不能变,目标不能变,管理要求安人不能变,其他都是万变的。用这种不变的原则,来应付万变的现象,不管怎么变,都会命中目标。 中国人最懂得持经达权。
  
  我们不能有经无权,有经无权的人太固执、太呆板,而有权无经是乱变,要避免有权无经。  也要避免有经无权。我们中国人最了不起,有经有权,有不变的部分,也有变的部分,不变的部分要坚持,变的部分要放手,抓住目标,放手让部属去发挥,这样,我们的管理就会有很大的功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管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