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打孩子好吗? 女儿1岁半?

打孩子好吗? 女儿1岁半,平时挺乖巧,但偶尔打人,可能她觉得好玩。晚上吃饭时,她打奶奶还嬉皮笑脸,我喝斥她站起来,可能她没意识到,笑着立即站起来,我给她小屁股上一巴掌。嘴里还含着饭,她哇地一声哭出来。事后我也检讨。如何防止一些不良习惯又不限制孩子的发展,似乎很难。女儿平时就胆小,看见蚂蚁就喊“怕怕”,我平时也积极鼓励她自己走,摔倒了不哭。但针对些不良行为,怎么能让她养成习惯呢。我也很矛盾,打孩子会给她留下阴影,希望各位帮忙分析。

全部回答

2016-04-25

57 0
没关系,只要不是真的打孩子,偶尔吓唬一下不要紧。我家宝宝2岁,犯错误时我都批评她,偶尔也象征性地打一下。 孩子胆子小是接触外界事物太少,多带孩子出去,见到什么讲什么,小动物可以抓来看看,孩子了解了,也就放松了防范意识,胆怯心理就会减轻。 我家宝贝有很多小东东,有一盒小蜗牛,2只小乌龟,1只萤火虫,还养过小兔、小鸡等等,所以宝宝不怕小动物。

2016-04-25

56 0
    1、打孩子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往往会适得其反。教育孩子得讲究方式 方法。我曾听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生导师朱家雄讲课,他讲了 这样一句话:打孩子往往是父母已经对孩子没有任何招数时才会使用 的。
   2、教育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对孩子应该要有耐心。 3、这个年龄段应该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要错过! 4、孩子还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要靠我们大人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  告诉孩子一些范围,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如:孩子喜欢撕书本和纸。
  这时候就应该给它一个范围,有用的不可以撕。想撕的话妈妈可以为他提供一些不用的纸张(一定告诉孩子为什么有的可以做,有的不可以做!)孩子有了范围,就可以在范围里任意发展了 。 5、害怕蚂蚁的事情最好解决了,给她讲蚂蚁的小故事:小蚂蚁搬家、小蚂蚁见面怎么说话、怎样找到回家的路等等,让他对蚂蚁产生兴趣。
     今天就说这些吧,有事再联系,我是学学前教育的,也是一位母亲。以后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些育儿经验!。

2016-04-25

57 0
这么小的孩子,是不能打的。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打我的事,十几年了,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阴影,反正现在想起来会浑身不舒服。 她打奶奶肯定不对,吓唬一下就行了啊,这么小的孩子只要有点耐心去教,应该没问题的。 千万不要纵容,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的。

2016-04-25

26 0
适当的教训一下,当他对长辈不敬时犯了大错,其他就大声训斥就行了

2016-04-25

57 0
    【教子有方】做个具有良好情绪的家长 2006-6-25 小学生网 http://xxs。gzs。cn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表率。
  另外,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确评价孩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  细腻的情感是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是一种同情。 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愿当个好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喜爱,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在发展的。那么我们对待孩子是和蔼、微笑、欣赏的,去倾听他的声音,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玩,沟通情感。在玩中我们不过多干涉孩子,要欣赏他的独立性。  当然孩子有不足,对待不足不要生气。
  因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点和相信缺点是暂时的,是可以改正的。总是对他相信鼓励他就会越做越好。 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怀他人,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
   培养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孩子能够感知别人的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会用那颗幼小而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从而使孩子有种责任感、义务感,懂得尊重关爱别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