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战列思想的提出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战列思想的提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全部回答

2018-09-03

0 0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战略思想无疑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对于一个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克敌制胜的最佳手段是开展游击战。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军事理论家普遍认可的事实,但这些理论家大都从战术的角度,将游击战作为弱者抵抗强敌的一种自然反应。
  而毛泽东在20世纪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文中,详尽透彻地阐明了在抗日战争全过程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全面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具体战略纲领,堪称超群的游击战战略理论。
   当时,全国抗战开始以前,国内的亲日妥协派即宣扬“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全国抗战开始以后,他们又散布“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再战必亡”的论调,当南京失陷后,亡国论更是鼓噪一时。  与此相反,抗战初期国内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低估日本的力量,甚至以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
  淞沪抗战时,有些人认为只要打3 个月,形势一定发生变化,国际干预,苏联出兵,战争就可解决。台儿庄战役胜利后,一些人被冲昏了头脑,认为徐州会战是“准决战”,“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  这些速胜论者不赞成实行动员人民力量的持久战的方针。
  另外,不少的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只把胜利希望寄托于正规战,甚至反对 八路军“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正确战略方针。 毛泽东总结抗战10 个月的经验教训,并集中全党的智慧,于1938 年5 月,连续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重要军事论著。
    毛泽东客观地、全面地考察了中日战争发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 世纪30 年代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
  在持久战重要的第二阶段,即为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理论,是毛泽东独创的以弱胜强的战略理论,它是持久战理论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在相持阶段中,敌企图保守占领地,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但是在他的面前又遇到顽强的游击战争。
  此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