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人的
研究人类起源是当今生物科学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化石及其他资料的不充分,以及不同学者对现有的证据持有不同的假设,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类学家能讲清人类史前时代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关于人类史前时代的总的轮廓,研究者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致的。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史前时代存在着四个关键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
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人科,也叫人的系统,包括从最原始的人到现代人。人科下有许多种属。
人科本身的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核心内容,首先是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其次是有关人类进化的方式。
关于人类起源的地点,现代人类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人类诞生...全部
研究人类起源是当今生物科学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化石及其他资料的不充分,以及不同学者对现有的证据持有不同的假设,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类学家能讲清人类史前时代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关于人类史前时代的总的轮廓,研究者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致的。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史前时代存在着四个关键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
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人科,也叫人的系统,包括从最原始的人到现代人。人科下有许多种属。
人科本身的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核心内容,首先是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其次是有关人类进化的方式。
关于人类起源的地点,现代人类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人类诞生地在非洲。原因有二:一是非洲现存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两种猿,是人类最近的亲属。因此,非洲过去可能生存有与人类祖先密切相关的已绝灭的猿类。
二是在非洲出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距今在4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而欧亚大陆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只接近于200万年前,这表明人类史前活动大多发生于非洲。
关于人类起源的时间,在本世纪60年代,被普遍认为是在距今至少1500万年到3000万年前,当时认为,腊玛古猿(小的似猿动物)是最早的人科物种,已与猿出现分化。
根据化石记录,认为分化的时间就在距今1500万年到3000万年前。但后来由于大量完整的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否定了腊玛古猿作为人科的最早物种的地位。70年代,分子生物学开始被应用到了古人类学上。
生物学家通过比较现在的人和非洲猿类的某种血液蛋白结构,确定出了在结构上的差别程度。由于这种差别是突变的结果,会随着时间而增加,即人和猿的物种分离的时间愈久,则突变积累的次数愈多(即所谓的分子钟)。
通过多次计算突变的频率,最终测出了最早的人类物种的出现时间,是距今大约700万年前。
至于人类进化的方式,长期以来,人类学家一直沿用达尔文提出的人类起源中人类各特征协同产生的“一揽子”观点,即两足行走、技能和扩大的脑是协调产生的。
每一性状的进化都反馈至其他的性状,这种互相联系的进化理论最近被称为是不科学的(腊玛古猿最初被确定为最早的人类物种,就是这种理论的结果)。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人类的各种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而是渐次出现的。
既然人的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那么是什么特征最先发生,即什么特征作为人科的开始?
现今人类学上通行的观点,是以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科特征的开始,把能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归入人科,以此与猿相区别。
人类学家认为,早期人类的两足直立行走的形成,是生物学上的一种重大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改变,在人类进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两足行走是能效更高的行动方式,能长距离行走而不产生大量的代谢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比四足行走的效率要高得多。
能量效益是两足行走的自然选择的力量。同时,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得到解放,可用来携带和操作周围的东西。
总之,两足直立行走这种特殊的行动方式,是人类进化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发展,代表人类适应中的核心变化。
综上所述,人类起源的第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就是在大约700万年前,由类似猿的动物转变成为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
第二个阶段,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的繁衍(即适应辐射)。
生物学家认为,当一个物种随着一种新的适应而产生时,在以后的几百万年里,常常会发展出多种后裔种,它们表现着有关那个初始适应的各种不同的发展,这种发展就是适应辐射。
在早期的人科成员中,现已能肯定的就是南方古猿,是一类能两足行走的似猿动物(如著名的汤恩小孩化石),其生存年代从距今400万年前到大约100万年前,人类学家将所有的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并为一个属两个种:较纤细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较粗壮的种被称作南方古猿粗壮种。
人类学家认为,粗壮种只是人类进化系统树上的一个旁支,而主干是纤细种,经过一系列演化发展为现代人。
随后在非洲又陆续发现了一些其他种的南方古猿化石。50年代末,发现了南方古猿鲍氏种化石,其生活于175万年前。
人类学家认为它是南方古猿粗壮种的东非变体或地理变异。70年代,又发现比南方古猿非洲种更为原始的化石──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300万年前到390万年前之间(以“露西”为代表)。它被认为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人的祖先。
90年代,还发现了最早的人科化石──南方古猿始祖种,其年代在距今440万年前,但尚未形成共识。
在60年代,还发现了另一种类型的人类化石,距今200万年左右,它的特征是脑量已大大增加,比南方古猿几乎大出一半。
人类学家将它命名为能人(意为有技能的人,也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代表了最终产生现代人的一个分支。
由于能人化石的出现,人类学家又把早期人类确定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具有小的脑子和大的颊齿(各种南方古猿所具有),另一种类型是具有增大的脑子和较小的牙齿(人属)。
而各种南方古猿在100万年前绝灭了,人属最后导向像我们今天这样的人。
根据适应辐射的原理,人类学家计算出在两足行走的人科动物的进化历史中,从700万年前的群体起源到今天之间,至少存在过16个物种。
但遗憾的是,在南方古猿之前至今尚未发现能肯定的早期人科化石资料,故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空白,而对缺少化石的原因,也有着不同的假设。
第三个阶段,是人属的出现(脑子扩大作为标志),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
在人属出现以前,所有两足行走的早期人类(猿),只是行走方式上像人,除此之外,则没有一点是像人的,并且实行一种似猿的生存战略。
大约在20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能人的王要特征是有扩大的脑子,脑量平均在600~700毫升左右,比南方古猿大,另一特征是后部牙齿比南方古猿稍小,且有继续减小的倾向,与南方古猿刚好相反,而且能人在体力上非常活跃,是能有效地奔跑的第一个人类物种。
根据化石记录,能人已能制造石器,这是人类史前时代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能人通过制造石器(工具),较多地得到了以前难以得到的食物──肉食,使能人食性发生改变。由于在食物中大大提高了肉类的比例,早期人属才能形成超过南方古猿的脑量,变成真正的人脑。
能人的后代是直立人(即猿人,如我国的北京猿人、元谋猿人、蓝田猿人等),它们的头盖骨具有许多像猿的性状,而大腿骨却很像两足行走的现代人,故命名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20~200万年以前。直立人的脑量再一次明显增大,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同时,直立人的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大,身高增加20厘米左右,体重增加20千克左右。
直立人把狩猎肉食和采集植物,作为维生策略,而这个策略是惊人的成功的。虽然采集植物性食物是直立人热量的主要来源,但狩猎对直立人的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讲是人类进化中的又一个核心。因为狩猎对直立人的大脑、身体及社会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狩猎作为出发点,促使直立人产生复杂的行为,包括制造更复杂的工具(如手斧),使他们的脑进行复杂的活动,而脑的活动又促使脑组织扩大,于是脑、手和工具相互促进。
狩猎获得的肉食,也促进了脑和手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工具的改进。
同时,直立人由于更多地依靠狩猎,使他们获取食物的必需时间减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用来交往;其次狩猎是有计划地、合作地来进行,使人群之间能有更复杂的社会交往的机会,相互交往多了,产生了语言。
而且人类学家也认为,分享采取的食物,也有利于发展语言、社会互助和智慧。
在距今4万至25万年前,出现了直立人的后代──智人(也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等)。智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继续增大,在1300毫升以上。
智人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特征、性质,但比直立人进步,在制作石器的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地区性特征也明显起来。一般认为,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而来的。
智人继续进化,发展成了现代智人(指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第四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人类学家们认为,在大约35000年前的考古记录中突然出现的艺术表现力和精巧的技术,是现代人进化的一种清楚的信号。根据考古记录的研究,确定现代人的进化活动发生在5万年前至3万4千年前之间,由智人进化而来,最终演变成了有鉴别和革新技术的能力、有艺术表达的能力、有内省意识和道德观念的人。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有两种假设。一种是多地区进化假说,认为现代人的起源是包括整个旧大陆的事件,现代人出现于任何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直立人群体在接近200万年前从非洲向外扩张,定居于整个旧大陆,地区性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在整个旧大陆维持着遗传的连续性,从而在有直立人群体的地方和谐地发生了朝向现代人的进化趋势。
另一种假说是出自非洲假说,认为现代人在近期产生于非洲,很快扩张到旧大陆的其余部分,取代已存在那里的直立人和智人。
对于这两种假说,大多数人类学家在全面衡量各种依据后,较倾向于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假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