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所有单倍体都是不可育的吗?
不是的,在某些昆虫(如蜜蜂)中,单倍体个体是正常的,而且与性别有关,由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发育成雄性个体,受精后的二倍体卵发育成雌性个体。不能说雄性蜜蜂不育吧。另外,某些低等的生物,如酵母、霉菌和苔藓等,以单倍体为主要的生活世代。
相关的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如果想对单倍体更多了解,请看一些资料附录如下:
资料一、
单倍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倍体,即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另一类是多单倍体,即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
单倍体在动物中比较少见,而且一般很难存活。在果蝇中出现的一些单倍体个体,生活力大大降低。在蛙、小鼠和鸡中出现的单倍体,生理上很不正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但是在...全部
不是的,在某些昆虫(如蜜蜂)中,单倍体个体是正常的,而且与性别有关,由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发育成雄性个体,受精后的二倍体卵发育成雌性个体。不能说雄性蜜蜂不育吧。另外,某些低等的生物,如酵母、霉菌和苔藓等,以单倍体为主要的生活世代。
相关的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如果想对单倍体更多了解,请看一些资料附录如下:
资料一、
单倍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倍体,即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另一类是多单倍体,即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
单倍体在动物中比较少见,而且一般很难存活。在果蝇中出现的一些单倍体个体,生活力大大降低。在蛙、小鼠和鸡中出现的单倍体,生理上很不正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但是在某些昆虫(如蜜蜂)中,单倍体个体是正常的,而且与性别有关,由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发育成雄性个体,受精后的二倍体卵发育成雌性个体。
在植物界,在棉、水稻、咖啡、甜菜、大麦、大麻、可可、油菜、西红柿、芦笋和小麦等作物中,都发现过自发产生的单倍体。某些低等的生物,如酵母、霉菌和苔藓等,以单倍体为主要的生活世代。
产生单倍体的方法有许多种。
例如,种间和属间杂交,是产生单倍体的一种方法。有文献报导,当用远源物种的花粉授粉和把授粉时间延迟时,可以明显地提高曼陀罗和玉米中单倍体产生的频率。有的学者用辐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白杨、玉米、烟草、小麦等,也获得了单倍体。
比较常用的人工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是花药和子房培养法。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是通过花粉粒直接培养出单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技术简单、诱导容易和诱导频率高等优点,许多栽培物种都用这种方法获得了单倍体。
子房培养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经在小麦、玉米、水稻、青稞、大卫百合、烟草等植物中获得了成功。
资料二、
生物单倍体与多倍性的概念及表达公式
1 多倍性(polyploid)的概念及表达公式
在遗传学教材中,把含有一个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一倍体,含有 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含有二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这个概念是一致的。
但是在多倍体的表达上却有2种不同的公式: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些基本类型
类型 公式 染色体组
单倍体 n (ABCD)
二倍体 2n (ABCD) (ABCD)
三倍体 3n (ABCD) (ABCD) (ABCD)
同源四倍体 4n (ABCD) (ABCD) (ABCD) (ABCD)
(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些基本类型
类型 公式 染色体组
一倍体 X (ABCD)
二倍体 2X (ABCD) (ABCD) 三倍体 3X (ABCD) (ABCD) (ABCD)
同源四倍体 4X (ABCD) (ABCD) (ABCD) (ABCD)
从上述可以看出,2种不同表达方式的主要问题症结在于对单倍体的定义有分歧。
第一种表达法认为单倍体等同于一倍体,所以采用单倍体(n)作为基本单位来表达不同倍性的个体。第二种表达法认为单倍体不能等同于一倍体,一倍体是指含有一组基本染色体组的个体,所以其采用染色体基数(X)作为基本单位来表达不同倍性的个体。
2。2 单倍性(haploid)的概念:有关单倍性的概念在教材中有2种:
(1)凡是细胞核中含有一个完整染色体组的称为单倍体,如蜜蜂的雄蜂,n=16;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如人2n=46;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就叫做三倍体,如三倍体西瓜3 n=33,依此类推。
(2)配子染色体数(n)又称单倍数(haploid number)。是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染色数目的一半。用n表示,如玉米雌、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n=10,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6X=42,X=42/6=7。
按照第1种概念,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与一倍体相等。而按照第2种意见概念:当生物为二倍体时,其配子体(即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等同于一倍体;当生物为多倍体时,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等同于一倍体。
正由于对单倍体概念的分歧,导致了现行教材中出现:有的用3n表达三倍体,4 n表达四倍体;有的用3X表达三倍体,4X表达四倍体;有的论述中前面用3n表达三倍体 ,后面又用2n=3X来表达三倍体,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首先规范单倍体的概念。建议采用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概念:生物的配子体称为单倍体,单倍体数是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染色数目的一半,通常用n表示。并赞同张敏等的意见,用染色体基数X来表示生物的不同倍性,即n=X,n=2X,n=3X。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