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成語“周而不比”的“比”什麽意思?

如題,網上的不少解?都?]有出?,不?蛄钊诵欧?

全部回答

2011-05-28

0 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流行解释说:周:普遍,公共利益;比:私人私利和偏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君子大公无私,小人结党营私。 先来分析君子和小人的涵义,君子和小人大致有三种解释: 1。
  最初君子和小人是指社会等级,君子是贵族,有身份和地位的人。   2。后来引申为道德标准,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这种意思沿用至今。 3。也是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称谓,对别人表示尊敬称君子,自谦地称自己为小人。
   读《论语》要通篇地理解孔子的原意,不可以断章取义,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社会背景。   很明显,在孔子的弟子中特别穷困潦倒的颜渊和曾参等人不是贵族,但他们被尊为君子。
  再结合《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和小人一词,知道这里所指的君子和小人是指道德品质方面的标准。 这句话在历代的解释中最被认可也是最普遍的(历代对这一句的解释几乎没有什么争议)是:“君子(因为志同道合)团结而不是沟结,小人(因为利益关系)沟结在一起而不是团结。
    ”。

2011-06-03

350 0
    在孔子作论语之前,这“周”“比”二字已经存在了, “周”就是圈定的范围(当然,这范围并非一成不变),在这范围中的事物有共同的特性。“比”是并列,是强调并列事物的个性。
  这应该是“周”“比”的本意。其它说法,是用在不同地方时,由这基础意思生发的特定的解释。 “周”就是“圈子”,强调的是共性。  稻田里都是稻子,没有西瓜,没有花生。演艺圈里都是艺人,飙车族里都是莽汉。
   城是个圈子,圈子里的人职业、性格、文化、品德各不相同,但是一说“城里人”,人们立刻想到他们的共性——不种田。 “比”强调的是个性不同。把比解释为“勾结”是不对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小人,是对人道德观念的分类。因此,这“周”“比”也有其特定的道德含义。君子之“周”是说在君子这个人群中,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为国家为群体利益而努力,尽管他们对一件事的意见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没有为个人谋利。
  小人之“比”是说他们虽然也能 联合,但是他们是为个人私利,各怀异心。   。

2011-06-01

352 0
    周者,周全,周到。目的是使人际关系和谐。比者,比较,为特别目的而比较,为了私利互相勾结,结党营私。君子者,与人和谐相处,不偏不倚,平等来往。小人者,为谋私利,先进行比较,对自己有利的,就来往密切,而且往往有偏爱心理,而对所谓的阻碍则千方百计排除异己。
  因此,比,就是有所偏爱地进行勾结利用,以谋取私利。  如朋比为奸,其中的朋,在古时并不是朋友的意思,而是为了共同目的、利益而相互来往的人,所以朋比往往是做奸犯科的。而一旦目的、利益没了,就散了,甚至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而相互暗算,落井下石。
  而友,则是因感情相投而相互来往的人,如同窗好友,他们来往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情感,探讨学问,要说目的,也是高尚的目的,是公众目的。  现代汉语中,朋友则是连用,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了,属并列词组。
  孔子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人,理解那时的典籍,当以古汉语分析。

2011-05-29

338 0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是结合之意,“比”是勾结的意思 《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结党营私,蒙蔽君主) 成语【朋比为奸】 以上“比”都是一个意思——勾结

2011-05-28

336 0
【成语】:周而不比 【拼音】:zhōu ér bù bǐ 【解释】: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   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011-05-28

321 0
周,表示亲和:比,表示勾结。都是近距离的接触,但君子和小人的处事原则不同。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