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日俄海战,日本为什么胜利?日本
关于二次日俄海战的过程和启示::
一、过程:
1、对马岛海战
对马岛海战是日本海军与俄国海军在1905年发生的一次交战。日本海军联合帝国舰队以损失战舰9艘,死亡117人的微弱代价,取得了击伤击毁俄国战舰31艘,毙敌5000人,俘虏6000人的惊人战绩。 此战彻底击败了由38艘战列舰组成的俄国太平洋第2特混舰队,消除了俄国在东北亚的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向世界证明了日本海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海军力量,同时也为自己入侵中国东北和朝鲜清除了障碍。
海战起因: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太平洋舰队接连失利,杰出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也在旅顺口海战中与舰同沉。 为扭转在远东的不利局势、重新夺回制海权,俄国政...全部
关于二次日俄海战的过程和启示::
一、过程:
1、对马岛海战
对马岛海战是日本海军与俄国海军在1905年发生的一次交战。日本海军联合帝国舰队以损失战舰9艘,死亡117人的微弱代价,取得了击伤击毁俄国战舰31艘,毙敌5000人,俘虏6000人的惊人战绩。
此战彻底击败了由38艘战列舰组成的俄国太平洋第2特混舰队,消除了俄国在东北亚的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向世界证明了日本海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海军力量,同时也为自己入侵中国东北和朝鲜清除了障碍。
海战起因: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太平洋舰队接连失利,杰出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也在旅顺口海战中与舰同沉。
为扭转在远东的不利局势、重新夺回制海权,俄国政府决定在波罗的海舰队内组建出一支特混舰队----太平洋第2特混舰队前往远东。与英国缔结军事联盟的日本为在远东抗衡俄国,消除俄国在东北亚的影响,确立自己的地位,同时为入侵中国东北和朝鲜清除障碍,决心对俄国海军予以沉重打击。
舰队编成:日本联合帝国舰队编成:第一战队:"三笠"(旗舰)、"敷岛"、"富士"、"朝日"、"春日"、"日进";第二战队:"出云"、"浅间"、"常磐"、"吾妻"、"八云"、"磐手";第三战队:"笠置"、"千岁"、"新高"、"音语";第四战队:"浪速"、"高千穗"、"明石"、"对马";第五战队:"严岛"、"镇远"、"松岛"、"桥立";第六战队:"须磨"、"千代田"、"秋津洲"、"和泉"。
另有21艘驱逐舰、57艘鱼雷艇。指挥官为东乡平八朗(Heihachiro Togo)海军上将。
俄国太平洋第2特混舰队编成:第一分队:"苏沃罗夫公爵"、"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第二分队:"奥斯利亚比亚"、"西索伊-维利基"、"纳瓦林"、"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第三分队:"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乌沙科夫"、"海军上将谢尼亚文"、"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巡洋舰分舰队:"奥列格"、"阿芙乐尔"、"莫诺马赫"、"德米特里。
顿斯科伊"、"斯维特拉娜"、"金刚石"、"珍珠"、"绿宝石";另有10艘驱逐舰、8艘辅助船。指挥官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Zinovi Petrovich Rozhdestvenski)海军上将。
作战经过:1905年5月27日清晨4时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首先发现了俄国舰队,5时5分,东乡平八朗下令全舰队出击,1小时后日本舰队开始尾随俄国舰队前进。中午11时15分双方进行试探性交火。
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以利战斗。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接近至10海里,而此时的俄国舰队尚未把混乱的阵形恢复。下午2时5分,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即著名的"U"型转弯。
2时8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率先向日本舰队开火。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对马海战正式开始。
日本舰队利用6分钟时间完成"U"型转向后,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
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打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浅间",但在转向完成后,日本舰队利用其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方面的优势,渐渐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
俄国舰队立刻陷入了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亚比亚"遭到6艘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沉没,全舰900名官兵幸存300余人。此后,失去统一指挥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西索依-维利基"也先后被重创。
“亚历山大三世”下午2时45分双方巡洋舰展开激烈交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战队和俄国巡洋舰分队之间展开。战斗中,日本3艘巡洋舰被重创,俄国数艘辅助船发生火灾。至下午4时左右,俄国舰队败局已定,前往海参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锁,由于双方舰队在烟雾中经常失去接触,航线混乱,双方开始了混战。
4时45分,日本第五、六战队投入战斗,不久,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在顽强地抵抗住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其中的两艘("浪速"、"音羽")后,为避免被俘而由船员自行凿沉。
"奥列格"、"阿芙乐尔"、"珍珠"及其他几艘驱逐舰、辅助船,向北突围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宾。双方的主力舰在4时45分、5时30分曾两次相遇,但俄国战舰都受了重创,无法发起有力的攻击,结果3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
晚7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10分钟后,"博罗季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弹药库被摧毁,并引起了锅炉爆炸,当即下沉,全舰官兵仅1人获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接走舰上伤员,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
7时20分,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将"苏沃罗夫公爵"号最终击沉,全舰仅幸存20人。晚7时30分,日本所有重型舰只撤出战场,准备用鱼雷艇和驱逐舰发起夜间攻击,白天战斗告一段落。
晚7时30分至28日凌晨5时,日方21艘驱逐舰、37艘鱼雷艇向残余的俄国舰只发起鱼雷攻击,俄国第三分队因接受过反鱼雷进攻训练,因而大都幸存下来。
而第二分队的舰只大部被击沉,"西索伊-维利基"、"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纳瓦林"先后被鱼雷击沉,旧式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在舰艏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仍顽强的击沉了向它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后因伤势严重,于凌晨5时由舰员自行凿沉。
清晨5时过后,残余的俄国舰队缓缓地朝海参崴方向行驶。但在上午9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遭到日舰猛烈的炮击,担任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投降。
载有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的"鲁莽"号也向日方投降。但其余的舰艇或进行了抵抗后被击沉,或成功逃走。"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上的俄国官兵看到日本的劝降信号后,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后为了不让这艘用俄国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的战舰落入敌手,舰长下令自行凿沉。
巡洋舰"绿宝石"号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触礁,被舰员炸沉。余下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马达加斯加等中立国港口,最终逃回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对马海战至此结束。
2、中国海海战
1904年4月13日,俄舰队司令马卡洛夫率舰队出海,与日本舰队相遇,马卡洛夫企图将日本舰队引诱至海岸炮火射程之内,便下令舰队返航。
不料在返航途中,旗舰“玻德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中了日本的机械水雷,触雷部位正是机舱,舰只立即沉没,马卡洛夫与652名官兵葬身海底。7名军官及32名水手得救。其中有大副西里尔大公爵,他当时在驾驶楼的上层。
俄国新任的舰队司令官维特格甫特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不敢出海作战,完全放弃了制海权。 同时,日本陆军在朝鲜的作战也取得优势。4日日军占朝鲜义州。29日,日军渡过鸭绿江。
二、启示
对马岛海战在日俄两国的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日本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今年,在日俄对马岛海战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一位历史学家说:"对马岛海战标志着日本作为现代军事强国的崛起。"对马岛海战表明日本海军从19世纪末开始长达十年的转型终于取得了成功,那么胜利的启示是什么呢?
启示之一:创立特色舰——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日本认识到要想对海军进行革新,就必须要创立一支新型舰队,并且要在很多方面独具特色。
主要做法有:第一,不惜巨资创建现代海军舰队。通过包括中日甲午海战在内的多次作战,日本海军意识到自己的舰队力量还不够强大,决心创立一支新型舰队,即要有能力对付来自西方海军舰队的威胁。这支新型舰队的主力战舰共有六艘。
日本海军花费巨额资金向英国购买了四艘新型战列舰,自行建造了另外两艘。第二,认真吸取他国海军发展经验进行舰船改造。为了能够使舰队在装甲防护和武器弹药方面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支海军舰队,日本海军利用先进的装甲技术对由英国制造的四艘新型战列舰进行了改造,并充分考虑在速度和舰炮口径上与另外两艘已建好的战舰相匹配。
这样就使六艘战舰在作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时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第三,完善舰队作战编组结构。当时,许多国家都只是一味地建造战列舰。但日本海军以陆军作为参照,根据在每次作战中步兵总是需要炮兵、骑兵、工程兵等其它兵种支援的情况,得出战列舰在海战中同样也需要少量的其它类型的军舰做补充。
日本海军则敏锐的认识到一支舰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它可以用装甲巡洋舰去搜寻追踪敌人,用小型鱼雷艇攻击近岸来犯之敌等。于是建造了多种类型的舰船,进一步完善了舰队的作战编组结构。
启示之二:改良武器弹药——增强战场杀伤威力
日本海军舰队的技术与构造设计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但是他们在舰炮的炮弹的装药特性、弹体的厚度和引信上做了不少文章,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技术革新。
西摩兹炸药(译者注:Shimose gunpowder法国所发明的一种炸药,此处为音译)和以前的炸药相比,它必须在高压高温下才能引爆,引爆后威力巨大。日本海军为了把这种炸药特性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采用了一种较薄的弹壳,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装药量,而且还能产生较大的爆炸效果。
在引信改革上,日本海军突破常规,使用了新型即爆冲击引信(Ijuin fuze),即一旦受到撞击就会立刻引爆的冲击引信。日军这种组合技术在近代海军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与当时的海军战术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以前的炮弹是在穿入对方船体后引信才引发爆炸。那个时候,海军所用的弹药主要是强调利用坚硬无比的穿甲弹体,在射入船体后造成其内部的爆炸,从而达到最大的破坏效果。日本人相信他们的这种特殊弹药不用穿破船甲,就可以大量杀伤对方甲板上的有生力量。
在对马岛海战,日本海军将这种弹药与最新的液压控制主炮技术相结合,给俄国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启示之三:革新战术原则——挖掘新型战舰潜力
战术原则的革新应归功于当时的始建于1888年的日本海军参谋学院。
这所学院立足发展新的海军战术来挖掘新型战舰的作战能力,到日俄战争时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海军的革命性发展。这所学院负责海军理论教学任务,它重点强调阿尔弗烈德·萨耶尔·马汉(译者注:1840-1914,美国海军军官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如《海上力量对历代的影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范围内海军军备竞赛)的观点,同时也重视海军战术的实际应用性和指挥官在激战中的思维与决策能力。
日本海军思想家们运用西方的海军作战思想和他们自己的经验与大量的实战结果形成了联合舰队编队战术,其中心思想就是要求日本海军战舰要比对手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灵活的机动能力。
在这种战术思想中,日本人认识到各舰集火射击的最大效果的编队不是纵队队形,而是把自己的舰队正面摆在敌舰面前,形成T字编队,在交战时以自己的T字横头来对付对方的纵队队形,这样可以极大地发挥出交叉火力效果。
在充分吸取了英国海军上将杰姬·费希尔(Jackie Fisher)的观点后(译者注:杰姬·费希尔认为当交战双方都运用横队队形时,舰队机动速度快的一方就会取得作战的胜利。)于是日本海军战术家们又进一步把"T"型战术发展成了"L"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
针对"T"型战术运用中有时会让敌人从己方编队队形中逃脱出去的缺陷,日本海军认为应临时组建一支机动欺骗编队来配合主力进攻。当第一纵队与敌直接交火后,另一支从意想不到的方位向敌发起进攻,这样把敌陷入己方的交叉火力之中,这两支编队形似"L"型,迎面逐渐把敌人围住,防止他们逃跑。
这两种战术着眼于日军战舰的速度优势和良好的机动性能,在对马岛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代,日本有一个电影叫“日本海大海战”在全军作为战争教育片放映,从战役部署到战斗指挥说的很细,你可以找来看看。
下边是对马海战地图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