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地震风险度指数如何得出的?有何意义?

全部回答

2008-08-03

0 0
    “地震风险度指数”反映的是发生地震后带来的危险,并非仅仅是地震发生的概率。如果及时、认真地在抗震方面“补课”,这个指数就会下降,安全感就会上升。“地震风险指数”要提醒的是,一些城市建筑的抗震等级等硬件尚未“达标”,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软件也还大有升级的必要。
    报道说,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主要考虑了三个指标的影响:导致灾害的强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和响应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
  对地震发的准确预测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风险指数”所依据的另两项指标,却是人力所能克服的。   就建筑抗震等级达标而言,目前,很多城市不达标是一个回避不了的事实。而它所产生的危险程度也不乏现实的例证。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更应注重通过严格的建筑等级达标,来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危险。从地震风险指数中,我们应该读懂的,首先就是要及时尽快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使城市所有的建筑物都达到相应的抗震等级。
    就全国来看,还应依据科学的数据,及时“更新”各地的建筑物抗震等级,并使之成为如高压线般的“严规”。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保障城市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而言,在很多城市,也是一项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
  我们在抗击台风、洪灾、旱灾等方面,有了较强的应急体系,也有了很成熟的应急措施。  但由于地震是相对少发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应急机制、体系也相对显得不够完善。而响应能力薄弱,就难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效应。
  从“地震风险度指数”中,我们更应该要读懂:科学的应急响应能力的真正提高,才是风险提示的最终目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