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制法茶叶的制法
茶叶制法
冻顶乌龙茶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系以产地为名,位于南投县鹿谷乡的彰雅村,在冻顶山上种植「青心乌龙」种的茶树,采摘其茶心,依福建安溪制造铁观音茶方法制造,取产地与茶树品种合称为「冻顶乌龙茶」,与真正的乌龙
茶是有所区别的。 近年来,由于政府及有关单位,大力提倡饮茶运动,加上经济繁荣,国民所得增加,生活水准 提高,对高品质茶叶需求日殷,促使茶叶制作技术精益求精,茶树栽、茶园管理更科学,种植地点更往高山发展,为高品质、高产量目标,夙兴夜寐各竭所能,这对消费者及农业发展方面来说,真是乐见其。 然而,为增加泡茶聊天乐趣,特提供冻顶乌龙茶制作过程,供各方茶友参考
a>第一步:选菁
...全部
茶叶制法
冻顶乌龙茶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系以产地为名,位于南投县鹿谷乡的彰雅村,在冻顶山上种植「青心乌龙」种的茶树,采摘其茶心,依福建安溪制造铁观音茶方法制造,取产地与茶树品种合称为「冻顶乌龙茶」,与真正的乌龙
茶是有所区别的。
近年来,由于政府及有关单位,大力提倡饮茶运动,加上经济繁荣,国民所得增加,生活水准 提高,对高品质茶叶需求日殷,促使茶叶制作技术精益求精,茶树栽、茶园管理更科学,种植地点更往高山发展,为高品质、高产量目标,夙兴夜寐各竭所能,这对消费者及农业发展方面来说,真是乐见其。
然而,为增加泡茶聊天乐趣,特提供冻顶乌龙茶制作过程,供各方茶友参考
a>第一步:选菁
影响冻顶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茶菁原料品质及制造技术,缺一不可,故选菁时必需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本省适合制造冻顶茶之优良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12号、台茶13号,其中 台茶12号,即一般所称的「金萱」、台茶13号又称「翠玉」。
二、良好的栽培管理: 欲得优良茶菁,必须茶园管理合理,耕种与施肥必须适当?因为茶园管理良好 ,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若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中,萎凋程度不易控制,成茶品质难达理想。
三、把握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 制造冻顶茶所用的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其下二、三叶叶片尚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采摘尤佳(俗称午时菜),不过在同株茶树中,萌芽时间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雨水甚多,天候不稳,大体上来说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即需俟机采摘,以防茶菁过于粗老,影响品质。
一般来说,制造冻顶茶之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采摘时机控制更是不得马虎,采得茶菁过老(晚采俗称饱菜),成品茶形过大、滋味淡薄,采得茶菁过早(早彩俗称幼菜),则色泽深绿近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四、采得茶菁要妥善处理: 茶菁一离开茶树,立即发生变化,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是随着天候的不同,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适当与否而决定,因冻顶茶制造过程中,茶菁需经日光萎凋及室内萎凋处理,使之部分发酵生成冻顶茶特有的香味,因此茶菁处理是否得当,显然是制茶成败关键所在。
茶菁变劣原因一般有:
1、茶菁采摘时握得太紧或般运时挤压而使叶面受伤。 堆积过厚:茶菁入厂应迅速摊开散热,厚度以20公分为宜,超过30公分时,经过数小时后,会产生高温、闷热,会引起不良发酵,形成死叶。
2、放置过久:茶叶以当日采当日做完为原则,格日菁绝难制出好茶,茶菁放置六小时以上再制造,茶叶品质会降低。采摘品质混杂:不同品种、九时以前采的上午菁、9~15时采的中、下午菁、15时以后采的晚菁,应分别制造,以利品质控制。
b>第二步:日光凋萎或热风凋萎(晾菁)
【目的】
一、利用日光(或热风)的热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使细胞 膜的半透性消失,细胞中各化学成分(尤其是多元酚类)得以藉酵素的作用, 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
二、使茶菁由包水状态进入消水状态,以利于尔后的室内凋萎、炒菁、揉捻、干燥等步骤。
【工具】
笳篮及麻布埕二种。笳篮是直径约105公分的浅盘型容器,底部用宽1。5公分的 竹片编成,四周为高3公分的竹框,用以盛装茶菁。
麻布埕是用麻布编成长约 四公尺,宽三公尺,凋萎时铺在地上,避免茶菁直接接触地面,温度过高或沾 染尘土,同时方便翻转及收菁等操作。
【操作】
1、叶面温度(或日晒温度):以摄氏30~35度为最适宜,勿超过摄氏40度,如果 超过时宜用纱网遮荫或提早收入室内,否则易晒伤成死叶。
2、时间:10~20分钟,阳光微弱时可延长至30~40分钟,并视茶菁水分消散情 形做弹性调整。在此过程中翻转一至三次(5~8分钟翻一次),使萎凋叶走水 平均。
3、摊菁量:0。
4公斤~0。6公斤/平方公尺,一人摊放茶菁100公斤所需时间,用 笳篮约30~40分钟,用麻布埕约15分钟可完成。
4、日光凋萎:在日光凋萎时,茶菁凋萎到以手触摸,感觉如摸天鹅绒有柔软之 感,并已发出一种清香,第二叶(对口叶时为第一叶)已失去光泽,叶面呈波 浪状起伏为度。
秋、冬茶的凋萎宜轻,否则干燥后香气尽失。在此过程中, 茶菁重量约减少8~12%。
5、热风凋萎:在天候不良的阴雨天(湿度高)或气温低于摄氏廿度,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光凋萎,此时宜利用干燥机的热风,以风管导入凋萎室内,促进茶叶热风凋萎。
热风管应由凋萎架下方导入,热风绝不能直接吹向茶菁,同时室内另设空气出入口,使空气对流,热风温度以摄氏35~38度为宜,摊叶量为0。6~1。0公斤/平方公尺,凋萎时间20~50分钟,其间应轻翻茶菁2~4次,使茶菁水分均匀散去,而达到适度的热风凋萎效果。
c>第三步:室内凋萎(搅拌与静置,俗称走水)
【搅拌目的】
搅拌是以双手将茶菁搅动,并用微力以双手手掌合执抖动茶叶,以使鲜叶与鲜叶间发生相碰摩擦作用,引起叶缘细胞破损,接触空气,促进茶叶的发酵,同时使叶中水分能平均进行蒸发作用,即俗称『走水』。
【静置目的】
茶菁摊收静置,可使叶中水分继续蒸发,同时使茶菁继续进行缓慢的发酵作用,生成冻顶乌龙茶特有的香气及滋味。最初为促进水分的蒸发,可将茶叶摊薄,当蒸散作用进行至相当程度时,茶菁渐次收拢摊厚,以促进发酵作用的进行。
【工具】笳篮。
【室内温度】宜保持摄氏23~26度。
【室内湿度】宜保持70%~80%。
【阶段常识】
香气之有无,是决定冻顶茶成品等级的主要条件,而香气的低、强弱,高都由凋萎时搅拌处理的技术得当与否所决定。
初时如下手过重,易造成『包容水状态』(俗称积水),使香气不扬、滋味苦涩,所谓包水状是指叶的边态,缘已发酵变红,但叶片中央部位以及叶脉嫩茎的水分不能充分散,成品色泽消呈暗灰色,滋味苦涩、香气不扬甚者产生异味,如搅拌不足,菁静置过久,茶则蒸散作用过于旺盛,遂使凋萎过度则呈『失水状态』,以致叶发酵不足,则冻顶茶特有的香气滋味仍然难得,甚而具有一种『臭菁味』,这不得不防。
【操作】
1。 通常室内凋萎时,先将茶菁摊放于笳苈上静置,摊叶厚度0。4~0。6公斤/平方公尺,使茶菁水分好好的继续蒸发,经一、二小时静置,鲜叶稍萎缩,并发生清新 的芳香,则轻轻翻动三至四回。
2。 第一次搅拌程度极为轻微,仅将茶菁轻轻拨动翻转而已。再经一、二小时,施行第二次搅拌,翻动6~8回,程度也很轻微,只是使水分平均蒸散而已。茶菁已蒸散至相当程度,作第三次搅拌,搅拌的程度可稍加重,大约搅拌12~16回,时间约3~5分钟钟,并将茶菁摊放量逐渐加厚,再静置一个多小时左右。
鲜叶由于叶边缘及叶中央部分水分的蒸发程度不同,略呈汤匙形状,清香之气更强,此时即可进行第四次搅拌,对于水量中等的茶菁而言,这是最后一次搅拌,其搅拌次数约24~32回,费时8~12分钟,如果这次搅拌程度不足,则不能充分发挥包种茶香味,反而有一种臭菁气味;反之搅拌过重时,茶叶发酵变红部分过大,成茶色泽呈褐红斑块,香味不良。
3。 最后一次搅拌过后,茶菁原来发出的一种菁臭味渐退,呈现特有的清香,这才算是部分发酵已达适当程度,可以进行炒菁。
4。 最后一次搅拌过后到炒菁前的静置时间约 90~180分钟,如炒菁过早,因茶菁的菁臭味未除,成茶品质欠佳;炒菁过迟,则发酵过度,香味不清纯,品质非所宜。
5。 搅拌与静置的处理又随许多因素而多少有变动,尤其有一点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吹北风或西北风的天气,进行茶菁室内凋萎时,应格外注意,如室内空气太干燥时,应仅速关闭门户,或在地上洒水,以防茶菁水分蒸散过度、过速;另凋萎进行到深夜时,气温猛降,静置时摊叶宜厚,以提高叶中温度或以热风机加热,加 速发酵作用的进行。
d>第四步:炒菁(杀菁)
【目的】
停止茶菁凋及发酵作用,使用高热急速破坏茶叶中氧化酵素的活性,以保持不分发酵过程产生的香味。茶菁经炒菁,使其组织软化,叶中水分适度蒸发,利于揉捻而不破碎。
【工具】
圆筒炒菁机(依其容量,每次可投入炒菁3、6、9、12公斤)。
【温度】 圆筒上方表温摄氏250~300度。
【时间】 5~7分钟。
【操作】
炒菁时,茶菁投入锅中发生『拍拍』之声,继而经过3~4分钟,『拍拍』之声渐次减少,茶菁原有的菁臭味随水蒸气发散而消失,发生一种悦人的茶叶香气,伸手握茶菁感到已呈柔软,有粘性,揉之不出水,没有刺手之感,即为适度。
在不炒焦的范围内,炒菁温度愈高,茶叶香气愈高,色泽水色愈佳。炒菁温度低,炒菁时间长则色泽变黄不青翠。炒菁不足时,茶叶继续发酵作用,叶柄易变红(俗称红柄或红脚);炒菁过度时,则水分蒸散过多,条索不紧、碎叶增多,水色及香味均淡薄 。
e>第五步:揉稔
【目的】
使茶叶成为条索,外观好看。 使部分茶叶细胞组织破坏,茶叶液汁流出黏附在茶叶表面,经干燥凝固,便于冲泡饮用。
使茶叶固有香气、滋味、成分及其它可溶物释出,提高茶叶品质。
减少茶叶体积,便于运送和贮藏。
【工具】
望月式揉捻机,一般常用有5??容量0。5~1公斤)、8??容量3公斤)、12??(容量6~7公斤)、18??容量10~12公斤)。
【时间】 05~12分钟。
【操作】
炒菁完成倒出,用只手翻动2~3次,使热气消散,即投入揉捻机筒揉捻,揉捻的适度,是指受揉捻的茶叶完全卷曲,可以紧结成条索者,茶汁适当挤出,黏在叶片表面,烘干时茶条表面有青蛙皮状的结晶小白点。
冻顶茶的外观较不重视芽尖及白毫,故揉捻较重亦无妨。较粗大的茶叶可用二次揉捻,以改善外观。先揉捻6~7分钟,稍予放松解块,消散热气后,再揉3~4分钟。 揉捻时,应视茶菁量调整压力,但加压揉捻者,应在取出之前先行放松,条索才会较圆,比较美观。
f>第六步:解块
【目的】
1。解散茶叶经揉捻后的团块,以利初干均匀。
2。使茶叶条索稍伸展,形状紧结美观。
3。发散一部分水气与热气,使茶叶不致红变。
【工具】
解块机或手工解块均可。
【时间】
一般在解快后30分钟内初干。
【操作】略
g>第七步:初干
【目的】
初干目的是利用高温破坏残留在揉捻后茶叶中的酵素,使其停止发酵作用,并使茶 叶体积收缩,改善茶叶的香气及滋味。
【工具及时间】
甲种干燥机:热风温度约100~105度C,时间约10~15分钟。
乙种干燥机:热风温度约100~110度C,时间约10~20分钟。
【操作】
茶叶初干程度,应烘干到以手握之稍有刺手感觉,放手后即松离、不成团块的程度为宜,此时茶叶的含水量约为30%~35%左右,然后将茶叶均匀摊在笳苈上使之回软,等待第二天再进行团揉(当日行团揉亦可)。
h>第八步:布揉或团揉
布揉(团揉)时,使用特制的布袋(长形圆底)揉捻,将初干后的茶叶投入炒菁机内,炒热回软(叶中温度约摄氏60度C),然后装入特制的布袋中,每个布袋约可装茶叶2。
2~2。5公斤,茶叶装入袋中后,布袋抖动将茶叶紧结再把布袋反结,即可投入布球型揉机中揉捻,共揉捻三回,各回揉捻时间为5、10、15分钟不等,每回可揉1~5个,一回揉捻数在二个以上小时,其揉团大小及松紧程度应相同,否则茶团在揉捻中易相碰一起,而影响揉团之回转。
每回揉毕,应将揉团取出,重新结紧,再放入揉捻。第一次茶叶揉捻过三回后,茶叶渐渐紧,将茶叶由袋中倒出,稍予解块,然后与前法相同,再放入炒菁机内炒热(覆火)装袋,再次揉三回。第二次团揉后倒出茶条已紧结似佛手状,即可放置干燥机或焙笼中烘干,即成为半球型包种茶或冻顶茶。
另一种手工团揉法为茶叶轻『走水焙』后放置笳苈上冷却,团揉前先把茶叶投入炒菁机(圆筒式炒菁机)内炒热,茶温约摄氏60度C稍觉烫手为度,然后装入四方布巾(四台尺见方白布,以半棉纱质为佳,握紧包成团状。
每个约6~8台斤,送入揉捻机中揉2~3分钟,取出后以左手握住袋口抖紧,用右手掌及手肘之力推压揉紧。
袋内茶叶压揉时应有转动,使茶条圆紧,推揉时紧握袋口之左手应同时用力紧缩袋口加紧团状,操作时茶团靠袋口之处应仅量压平(就是右手用力推揉时,握紧袋口之左 手应往上拉,使袋口之揉布不被入茶叶中),不可起折纹,如有折纹,该处之茶叶形状扁而不球,茶叶成团后即可放置一边。
揉团刚开始时,因茶叶较湿软,所以不宜用力揉压太紧,如用力过猛压揉太紧,易使茶叶形状扁平不圆。 通常8~10个揉团为一组,或视茶叶量而定。全部包揉完毕后,从头开始依序解开揉团打松,然后再用手揉压成团。
这次不必再加热,称为冷揉。 第二次再揉前,先将茶团松开投入炒菁机内炒热,取出后按照前法包揉成团再松团包揉(冷揉)。但第二次以后就不必再投入揉捻机内揉捻,如此轮流揉三次(三次加热后 团揉,另三次松团后再冷揉)即可。
i>第九步:干燥
【目的】
用高温破坏残留揉捻叶中的酵素,使它完全停止发酵作用,将茶叶品质固定于理想程度。
使叶身体积收缩、茶条紧结、色泽美观、保持茶叶品质,以利贮藏。
改善茶叶的香气及滋味,使它茶香甘润而可口,并使茶汤水色澄清而艳丽。
【工具】
甲种干燥机,热风温度100~105℃,摊叶厚度2~3公分,时间25~30分钟。
乙种干燥机,热风温度85~95℃,时间40~50分钟。
焙笼,初干105~110℃,时间3~8分钟,再干85~95℃,时间40~60分钟。
【操作】
1。『焙笼』是用竹片编成,直径约60公分,高约60~65公分的圆筒形竹笼,上下无盖,内有竹筛。
使用焙笼干燥茶叶时,将揉捻后的茶叶,摊在焙笼中,每笼2公斤,置于焙窟上烘焙,焙笼放上焙窟前,应先用双手轻打焙笼数下,以防止茶末 掉落到焙窟内燃烧发生烟味。初焙温度为105~ 110℃,初焙时应不断将焙笼移出 焙窟翻搅茶叶,使茶叶干燥均 匀,初焙时间为3~8分钟。
2。初焙完成后(七成干),取出摊凉30~60分钟,使叶中水分渗散均 匀,再行覆焙。 此时茶叶摊量可加倍,温度85~95℃,焙火40~ 60分钟,喜欢高『火候』者,可 延长至90~120分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