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司马迁有后代吗?

迁有后代吗?

全部回答

2005-05-01

0 0
    《汉书·司马迁传》称“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可见有后代。 司马迁虽然是受过宫刑的人,但有一个女儿是肯定无疑的。《汉书·杨敞传》记栽:"敞子恽,恽母司马迁女也。
  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同州府志.列女传》也说:"杨夫人者,汉太史司马迁女,丞相安平候杨敞之妻也。  汉昭帝崩,昌邑王贺即帝位,淫乱。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贺更立帝。
  议已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愕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徙曰唯唯而已。延年出更衣,遽从东厢谓敞曰:'此国之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九卿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其废昌邑王,立宣帝。
    居月余,敞薨,盖封三千五百户。君子谓夫人可谓知事之机者矣。"从上述史料看,司马迁的女儿及外孙杨恽,是机智果敢的有才能的人物。《史记》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实为此两人的功劳。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藏之名山"的隐语,就是将《史记》正本藏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这儿是杨恽的老家。  正如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所说:"《史记》一书,传布最早,《汉书》本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所谓宣布者,盖上之于朝,又传写以公于世也。"可以想象,在当时司马“下狱死”而查抄的情况下,司马迁的女儿确象"义士救孤'那样保藏了《史记》,而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又象"沉香劈山救母"那样救活了《史记》! 司马迁的子孙后代,是可以取信的。
    王国维说过:"史公子姓无考。汉书本传,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是史公有后也。"韩城市嵬东乡徐村,有清代嘉庆二十二年立的一块石碑,上刻:"维兹同族,世传司马。初序天地,系出重黎。
  至周失官,尝典史笔。去周适晋,分散他乡。错在秦朝,夏阳居处。喜及后代,高门成茔。  官太史者谈,作《史记》者子长。葬史坡而山明水秀,生临观而子孝孙贤。史通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徙居徐村。
  坟墓先茔,不能悉志。自茂至杰,略表所知。" 据传说,元代一次大地震,南高门村陷没。冯姓长门冯庆,同姓次门同茂,迁到岭下老牛坡的地方,开垦荒地,建起村庄,取名续村,意思是司马后裔继续居住的村子,后来叫转了,变成今之徐村。
    这个徐村,无一户姓徐,大多数姓同、姓冯。冯姓祠堂已不存在,同姓祠堂原有七处,今存两座,一座大门额书"汉太史裔",另一座额书"汉太史遗词"。上祠墓时规定同姓或冯姓同在,缺一姓不能开祭。
  至今,同冯两姓不婚,视为同一血缘。 司马迁的后裔不姓司马 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出狱后做了中书令。  他忍辱负重,夜以继日地撰述,终于写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集大成著作--《史记》。
   司马迁的结局如何?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据说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因"戾太子事件"被腰斩。狱吏在任安的遗物中搜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把它献给汉武帝。汉武帝身边的宠臣,趁机给司马迁安上种种罪名,终于害死了司马迁。
     司马迁夫人悲愤万分,赶忙叫两个儿子身带《史记》副稿逃出京城,回到故乡韩城。临别之际,夫人嘱咐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说:"临儿,从今往后,你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观儿,你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冯',你们要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好让我们司马氏一家留有后人。
    " 从此,司马迁的后裔不姓司马,而改成了"冯"、"同"二姓,今天,在陕西韩城县嵬东乡龙门寨附近的徐村,还住着司马迁的后人。千百年来,他们同祭一祖,互不不通婚,素有"冯、同不分,冯、同不亲"之说。
   。

2005-05-09

238 0
有,自他遭遇宫刑后,他的一个儿子改姓冯,一个儿子改姓同,这是我看书知道的!

2005-05-05

237 0
废话,肯定有后代

2005-05-01

234 0
有,司马光

2005-05-01

240 0
司马迁受过宫刑,不可能有后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