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理解这首诗「象人」?「象人」元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象人》
元稹的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我认为这首哲理诗是作者借天道五行之理来表明自己的人生观。
“被色”指世间的人秉承五行之“色”而生(见注一);“成象”是易经用语,指为天象运行(见注二。 古人认为社会、人生的发展皆由天象所决定)。“空”即虚无、虚幻,相对于“色”来解释。佛教心经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处的“色”是世间一切有形质的万物,“空”即虚无。这句话说的是“色”和“空”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哲理(万物由因缘而起,而非本来所固有,若色之五蕴离散,则“色”化为虚无。 而“空”这种现象相对于“色”的存在而...全部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象人》
元稹的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我认为这首哲理诗是作者借天道五行之理来表明自己的人生观。
“被色”指世间的人秉承五行之“色”而生(见注一);“成象”是易经用语,指为天象运行(见注二。
古人认为社会、人生的发展皆由天象所决定)。“空”即虚无、虚幻,相对于“色”来解释。佛教心经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处的“色”是世间一切有形质的万物,“空”即虚无。这句话说的是“色”和“空”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哲理(万物由因缘而起,而非本来所固有,若色之五蕴离散,则“色”化为虚无。
而“空”这种现象相对于“色”的存在而言也当属为存在,“空”必须有依存于“色”来表现。)
所以,诗中上二句是在说:“人”生活在天道循环的世间,既有生老病死(不可逆反天理),是故其终将归于虚空。
下二句是说:由此来看,我自身常常悲叹世间人们的虚伪(假),那又何必再去同流合污,也去做这样的人呢(指自己要光明磊落地做人)?这首诗是作者借天道之理来感叹现实社会的阴暗,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心迹。
作者元稹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自己又陷于黑暗官场的激烈斗争之中,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心情苦闷。
所以此诗较为恰当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心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自嘲之作。
说一下元稹的人生经历:
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得宰相裴□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
为此得罪宦宫权贵。元和五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六年,裴□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为时论所薄。元和十年一度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
这一时期作诗甚多,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元和十四年,再度回朝任膳部员外郎。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二年(822),拜平章事、居相位三月。为依附另一派宦官的李逢吉所倾轧,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逝世于镇。
注一:《礼记·礼运篇》曰:“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儒家认为,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所谓“天地之心”者:“天地高远在上,临下四方,人居其中央,动静应天地。天地有人,如人腹内有心,动静应人也。”即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地位。
所谓“五行之端”:“端犹首也。万物悉由五行而生,而人最得其妙气,明仁义礼智信为五行之首也。”即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有仁义礼智信之道德。“食味”指人食五行(食物由五行之元素构成)之味。“别声”指人能分别五行(宫商角徵羽)之声。
“被色”指秉五行之色而生。味、声、色为五行最显著的特征,人秉受这三种特性而生,所以处于五行之首位。(《礼记•礼运》)这一段话是在说明人异于宇宙万物之处。
注二:《易经》中的《系辞篇》曰: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生生:阴阳相互变化而不穷。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
以上为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