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
介休绵山——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
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 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 ”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全部
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
介休绵山——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
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
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
”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
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
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以上故事,在先秦时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庄子·盗拓篇》、屈原《离骚·惜往日》、《吕氏春秋·介立》及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刘向《说苑》等历史名著中都有记载。
后来,介之推隐居被焚的绵上成为介休县的来历,《左传》云:“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司马迁《史记》说得更明白:“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秦始皇统一全国划分郡县时,将介之推隐居之邑命名为“界休”县。按《辞源》注: “界”的本义为“边界”;“介,作界”。而“休”,《说文解字》注曰:“息止也,从人依木”。可见“界休”与“介休”本为同义,都有以绵山一带为子推封田“疆界”或“边界”之义,且含有敬仰子推安息的意思。
秦时“界休”县,隶太原郡,两汉沿袭,《汉书·地理记》、《后汉书·郡国志》都有明确记载。到了晋代,自称为“左传癖”的著名学者杜预在其《春秋左氏传集解》中注:“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从那时起,“界休”改为“介休”,介之推隐居在介休绵山成为定论。
后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历代《山西通志》、《汾州府志》、《介休县志》,都有详细而准确的记载。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休绵山介之推被焚的确切记载,最早当为西汉末年桓谭《新论》卷11《离事》中说“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
为介之推,故也。”显然,西汉时期,为纪念介之推而禁火寒食的习俗已扩大到太原一郡甚至更大的地域了。稍后《后汉书·周举传》记载更为明确:“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
”这里不仅说明了寒食是因“介之推焚骸”的“旧俗”,而且寒食时间延长到一月。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明罚令》中云:“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且北方?Z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
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文中不仅提到寒食范围已由太原一郡扩大到三晋各地,而且时间增加到“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可见三国时期寒食习俗愈演愈烈。到了两晋南北朝以后,记述寒食习俗是为纪念在介休绵山被焚的介之推的文章随处可见。
周斐《汝南生贤传》曰:“太原旧俗,以介之推烧死,至其亡时,民为绝火食,老少多死。”东晋陆?《邺中记》载记确切:“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晋书·石勒传》、《十六国春秋》皆有记载:“石勒时,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辞в嗬铮髂敬菡郏碳诘慈弧@瘴市旃猓庠唬骸ツ杲常橥频巯缰瘢瘢蛘咭晕匆颂妫视写嗽忠印!障率樵唬骸臣炔⒅葜煞纾奚渌祝荒芤煲病!惺槠浯偌炀傻洌ㄒ橐晕拧!北蔽禾投辏?96)二月,魏孝文帝下诏禁止国人绝火寒食,诏曰:“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昔介之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绵山中。”“介之推抱树而死,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而食,名曰寒食。”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绵山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
”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介之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禁,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不举火。”在寒食节的沿袭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许多文人的寒食诗词,从一个侧面反复说明寒食节源于介休绵山。唐诗人卢象《寒食》诗有“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诗王昌龄《寒食即事》有“晋阳寒食地,风俗归来传”;晚唐诗人胡曾《绵山怨》“绵山经月火不灭,留作千年作寒食”;明代诗人谢榛《绵山怀古》有“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等句。
正如清嘉庆《介休县志》云:“之推,邑人也。寒食之风实始此乡,旁郡县因而效之,竟成习尚,虽非典礼,攸宜亦追悯昔贤,不忍忠贞之泯没,风好所在,人心系焉。”
随着时间的推敲,寒食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代表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的影响,从介之推身上折射出来的忠孝情操,集中地反映了传统礼仪和传统道德的核心要求,寒食节已由百姓纪念介之推发展为后辈祭祀祖先,表达人们争做忠臣和孝子的美好愿望,成为维护国家安定和维系家族团结的重要形式。
因而到了盛唐中期,唐玄宗在颁布《开元礼》时,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享庙,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从此寒食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唐代诗人王冷然《寒食篇》诗最能说明:“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
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寒食节的活动内容除扫墓以外,还有郊游、插柳、放风筝、镂鸡子、斗鸡卵、走马、蹴?啤⒋蚯锴А⒛至鄣取0拙右住逗痛荷睢贰昂未Υ荷詈茫荷詈臣摇A徵顼渭ψ樱鹱是蚧ǎ滩葑酚纹铮斐景萆ǔ担锴秆∫分鸱缧薄!本兔栊戳撕辰诘奈辶只疃4送猓角甓嗄昀矗炒适⒐适隆⑸⑽摹⒂渭恰⑾非⑿∷担殉晌谢幕庵械闹匾槌刹糠帧?
寒食节本来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但发展到唐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一个节日。
《唐会要》云“至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这大概是寒食即清明的最早记载。到了宋代,寒食即清明的记载更多。绵山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文曰:“当山有晋文公忠臣介之推被焚于山上,有敕葬陵墓矣。
……每节清明,大地禁火。”南宋周密《癸辛杂识》更加明确:“冬季后百五日为寒食,即以清明为寒食矣。”明清以后,记载寒食即清明的典籍随处可见,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所出《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记述“清明节始于周代,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
”寒食节历经两千年,最终发展为四海同祭,九原焚帛,生者展孝,祖先享食的盛大节日,如今改革开放,中华同胞遍布世界各地,然而每逢清明寒食期间,海外各地侨眷华裔扶老携幼络绎于各地口岸,行色匆匆赶忙着回乡扫墓祭祖。
千年不息的绵山香火,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血脉,传承华夏子孙懿德的天下第一人文祭日。
为了满足游人瞻拜介之推这位千古先贤,传承源于绵山的寒食文化,近年来绵山重新整理修缮开放了自春秋重耳焚山后依山而建介公墓;恢复修建了自南北朝后赵皇帝石勒敕建的介公祠,被游人称为“天下第一石窟祠”;开放了介之推及寒食文化展厅和寒食特色饮食长廊;新建了介公岭下由国内百名著名书法家撰写的介子文化暨寒食文化碑苑;在龙脊岭北宋宰相介休人文彦博始建的遗址上,恢复雕塑了介之推子母巨型塑像,成为绵山乃至介休的标志性建筑;挖掘推出了寒食文化表演系列活动……。
今年是介之推隐居绵山2640祭祀年,四月份绵山将举办 “2005年介之推中国介休·绵山孝文化节”,届时海内外宾客将莅临绵山,重游当年介之推隐居之故地遗迹,实地解读博大精深的寒食文化,对于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弘扬中华民族爱国敬祖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