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西班牙是怎样成为统一国家的?

全部回答

2008-01-02

0 0
    在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中,基督徒逐渐形成了几个小王国,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逐渐联合起来,形成几个较大的天主教国家。 11世纪至13世纪是收复运动大发展的时期。11世纪前半期,形成的国家有雷翁、卡斯提、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
   1076年~1134年,纳瓦拉并入阿拉贡;1134年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合并为统一的阿拉贡王国;1230年雷翁王国合并于卡斯提王国。   这种联合过程的发展,使卡斯提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从12世纪前期起,就成为西班牙光复运动斗争中心。
   天主教国家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统治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的分裂和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 在基督徒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的穆斯林向北非摩尔人求援。约两万北非的摩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的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伊比利亚半岛。
     在这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阿方索六世大败,只带了300人死里逃生。 伊本?优素福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北非,垒成一个金字塔以夸耀战功。 到了1090年,伊本?优素福一度占领西班牙大部,只有几个城市还在基督徒手中。
   在重大失败面前,基督徒不屈不挠,13世纪初,基督教诸王国(雷翁、卡斯提、阿拉贡、纳瓦尔)联军在西欧各国十字军的支援下,在托洛萨的 那瓦斯战役中(1212年7月16日)使穆瓦希德王朝的军队遭到决定性的失败。
    摩尔人被杀的至少有16万人。 此后,斗争形势发展迅速。到13世纪,半岛上形成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卡斯提、阿拉贡和葡萄牙 阿拉伯人仅剩下格拉纳达一个小王国偏居一隅。
   纳瓦拉继12世纪并入阿拉贡后,后来又分裂出来,13世纪时成为法国的一个省,到了14世纪中叶又独立,1512年归并于西班牙。   光复运动的混乱时期    在光复运动的大好形势面前,各个基督教王国内却为争权夺利混乱不堪。
  纳瓦尔王国在查理三世死后就陷入了分裂。雄心勃勃的卡斯提国 王阿方索十世在晚年陷入儿子桑什为保证继承王位而发动的叛乱中。1350年逝世的阿方索十一世留下了一个儿子佩德罗和五个私生子。  在佩德 罗统治时期,阿拉贡向卡斯提宣战,佩德罗决定在讨伐阿拉贡之前把那五个私生子都除掉。
  军事行动为残忍的报复提供了借口。亨利要把佩德 罗的老婆和女儿拿来取乐,佩德罗则处死了所有与亨利接触过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阿拉贡和卡斯提媾和后,亨利始终没有放弃向佩德罗复仇 的念头。
    他撺掇阿拉贡国王再起战端,并从法国搬来雇佣兵,佩德罗则与格拉纳达的穆斯林结成联盟。支持阿拉贡和亨利的法国与支持卡斯提 和佩德罗的英国的干预使战争越发激烈起来。法国派遣的雇佣军轻易地攻占了卡斯提,亨利加冕为卡斯提国王,佩德罗逃到了托莱多。
  但后来 ,亨利和迪?吉斯盖克兰进入西班牙的法国雇佣军的指挥官。  的军队与英军遭遇,亨利战败,迪?吉斯盖克兰被俘,但不久在付出了巨额赎金后 被释放。迪?吉斯盖克兰发誓要报仇,他与亨利会合后,围攻托莱多,佩德罗被捉。
  亨利和他进行了一场肉搏,真正的肉搏,佩德罗最后被亨利 杀死。私生子亨利成为了亨利二世,他与法国合作,对葡萄牙人作战。  很快他就死了,据传是被纳瓦拉人毒死的。其子胡安一世被葡萄牙人打 败,1390年坠马身亡。
  其后王位相继由亨利三世和胡安二世继承。 胡安二世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是阿拉贡王国的玛丽亚,她于1425年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亨利四世。第二任妻子是葡萄牙的伊莎贝拉,她于1451年生下了女儿伊莎贝拉,1452年生下儿子阿方索。
    亨利四世是个平庸无能的人。面对全国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他对此一筹莫展。在与格拉纳达的战争中也屡战屡败,平时对其下属又赏罚失衡,用人不当,国内各贵族都抱反抗之心。亨利四世也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纳瓦拉的布兰卡,因为没有生育被休。
  第二任妻子是葡萄牙的胡安娜,生下了一个女儿贝尔特拉尼娅。  由于亨利四世太过无能,一部分贵族宣布废黜亨利四世,拥立未成年的阿方索为王。但阿方索很快死亡,年仅15岁,据说是被亨利四世派人杀死的,于是这部分贵族转而支持伊莎贝拉。
  两方势力展开内战,1468年7月,亨利四世虽镇压了贵族们的反叛,但考虑到反对者们仍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仍与他们签订了《托洛斯?德?基桑多和约》。  根据和约,亨利四世承认伊莎贝拉公主为其合法王位继承人;国王不得强迫伊莎贝拉公主与某人结婚,但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须经由国王恩准;所有阿方索派贵族必须向亨利四世宣誓效忠;双方应停止内战,共同为卡斯提王国强盛而努力。
     1276年,阿拉贡国王雅各一世死后,留下遗嘱将王国平分给两个儿子,这带来了灾难。  兄弟、堂兄弟之间时常相互打仗。1410年,由于没有继承人,阿拉贡国王的王冠落到了卡斯提王子斐迪南头上,史称斐迪南一世。
  斐迪南死后,其子阿方索五世继位,他于1442年征服那不勒斯王国,把版图扩大到意大利半岛。阿方索五世把王位留给了弟弟胡安二世(与卡斯提的胡安二世不是同一人),他由于其父而为卡斯提人,由于其兄而成为阿拉贡国王,由于其妻而成为纳瓦拉国王他的妻子是纳瓦拉女王布兰卡一世,也就是亨利四世第一任妻子的母亲。
    妻子死后,胡安二世成为纳瓦拉国王。。胡安二世怀有统一西班牙的野心。由于他与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卡洛斯不承认继母的纳瓦拉王后的称号,胡安二世把他投入监狱,剥夺了其王位继承权,把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儿子斐迪南立为王位继承人,实际上就是王子。
  胡安二世还把一个女儿嫁给了法国伯爵加斯顿?福阿,并向他表示了支持法王的意思。  此举引发了各国大贵族的反对,因为他们怕法国势力加强而危及自身利益,从而选择支持卡洛斯。因为加泰罗西亚支持卡洛斯,胡安二世与之作战,纳瓦拉因为内战四分五裂。
  形势在对卡洛斯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他却突然死去,据推测很可能是被毒杀。   伊莎贝拉女王    17岁的卡斯提王位继承人,漂亮的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伊莎贝拉,未来的卡斯提女王,成了欧洲众多王孙贵族眼中的香饽饽。
    围绕她的婚事,各方势力展开激烈角逐。亨利四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将妹妹嫁给与卡斯提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此举得到了大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怕卡斯提与阿拉贡合并后王权会得到加强,他们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保障,封地也有可能会被没收。
  支持西班牙统一的贵族则支持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结合,希望用阿拉贡的势力保住伊莎贝拉的继承权,进而实现两国的合并。  阿拉贡的胡安二世全力支持两人成婚。伊莎贝拉具有十分清醒的头脑,中意于精明强干的阿拉贡王子斐迪南,她要权力更多于爱情。
  1468年秋,她派人秘密地与斐迪南谈判,随后于1469年1月7日签订了婚约。亨利四世得知妹妹不经他允许私订终身,十分气愤,决定在结婚以前把她囚禁起来。  但伊莎贝拉机警地逃脱了,并且写信向斐迪南求援,要他立即前来完婚。
  1469年10月19日,两人在巴利亚多利德完婚。根据当时的法律,堂姐弟结婚必须得到教皇的许可,显然这是来不及的,于是阿拉贡的大主教只好伪造了一纸许可,这日后又成为内乱的一个缘由。   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结合,适应了西班牙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统一进程起了加速作用。
    但这一违反和约的行为使亨利四世极为恼怒,他剥夺了伊莎贝拉的王位继承权,把贝尔特拉尼娅确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还派出军队逮捕伊莎贝拉。逮捕行动遭到了渴望统一安定的卡斯提和阿拉贡人民的反对,他们走上街头,挥舞两国的旗帜,高喊“卡斯提—阿拉贡”的口号阻挡国王的军队,伊莎贝拉趁机逃脱。
    为了借助法国抗衡阿拉贡,亨利四世又把女儿贝尔特拉尼娅许配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弟弟吉恩斯基公爵。1470年两个人订婚,就在要举行婚礼的前夕,公爵突然死去。公爵之死是因为路易十一深恐公爵娶了卡斯提的王位继承人之后势力强大,因此派人将他毒死的。
  1474年12月11日,亨利四世逝世,第三天,伊莎贝拉宣布继承王位。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真正的王位继承人究竟是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法律上讲,王位应该属于贝尔特拉尼娅,但她的血统却遭到了怀疑,认为不是国王所生。
  而且一些大贵族为保住自己的特权,让年仅15岁的贝尔特拉尼娅与年过半百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订婚,借重葡萄牙的势力对抗伊莎贝拉。  让一个葡萄牙人来统治卡斯提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在此情况下,伊莎贝拉纯粹的血统、良好的道德和显而易见的能力让她得到了广泛的拥护。为了得到卡斯提王位,阿方索五世率兵两万跨过边境,并且宣布自己为卡斯提国王。伊莎贝拉面临严峻挑战,这时的她既缺少军队也缺少金钱。
  但在保卫家国的号召下,40000人的队伍很快组织起来,双方开始了激烈争夺。  战争持续了四年,直到1479年,斐迪南继承阿拉贡王位后,卡斯提和阿拉贡的联军才把葡萄牙军队打败。
  贝尔特拉尼娅后来在一个修道院中度过了她的五十年余生,直到68岁时死去。   1479年斐迪南继承王位,使两国实现合并,但这并不是统一,两国仍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独立,没有通用的货币,没有通用的法律和税收制度。
    使西班牙联合起来的是共同利益而不是政府和法律,只不过是西班牙王国拥戴这一对夫妇共主而已。当时的卡斯提和阿拉贡之间还互征关税,所有的阿拉贡的海外领土,伊莎贝拉无权过问,同样,卡斯提发现的新大陆,阿拉贡也不得染指。
  但是这桩婚姻仍然标志着“统一的西班牙王国的形成”。   伊莎贝拉是一个充满活力,很有才干的统治者,在两人的联合统治中,她是主角。  伊莎贝拉严厉打击割据分裂的大贵族,西班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被称为“天主教国王”,王权和神权得到充分结合,西班牙也从专制王权和教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强化了对“异端”指的是犹太人、已皈依天主教的摩尔人(被叫做摩里斯科人)、反对国王和教会的人。
    的镇压和破坏。从1477年开始,在全国遍设宗教法庭,任何人一旦成为被告,轻则查抄财产,重则处以火刑,由于原告同时也是证人,所以没人敢为被告辩护,被告若是不认罪名就会遭到严刑拷打,直到承认为止。
  从1483年起的15年间,有8000多异教徒和异端分子被处以火刑。这个政策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但消极面也非常大,1492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思想文化界群星灿烂,而西班牙却一片沉寂, 因为在审判制度下, 任何一种与官方不一致的学说都会被视为异端, 并且会招致杀身之祸。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不可能有思想家出现。   攻占格拉纳达    经过250多年的内部混乱后,光复运动终于又走上了正轨。作为正统的天主教徒,在实现两国合并后,伊莎贝拉立即着手实现夙愿:打败阿拉伯人,彻底光复伊比利亚。
  在加强国内统治的同时, 于1482 年开始同格拉纳达的阿拉伯人进行战争。  在战争中,伊莎贝拉表现出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大无畏勇气。她联络西欧各基督教国家以取得支持, 同时分化瓦解敌人阵营而屡屡得手, 她动员全国的力量投入战争, 典押自己的金银首饰以筹集军费, 并经常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1485 年她建立了欧洲第一所军事医院——女王医院, 以加强军事后勤工作。  这些措施都激发了西班牙军队的斗志。   另一方面,格拉纳达这时陷入内乱之中。苏丹宠信外室索拉雅,一个皈依了穆斯林的基督徒,把王后爱恰赶走。
  爱恰逃到瓜迪斯,把自己的儿子保布迪尔加冕为格拉纳达国王,并组成一支军队同她的丈夫作战,把他逐出格拉纳达,让儿子登基为王。  局势非常混乱。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看到了这个极好的机会,他们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从议会中得到了100万银杜卡托的支持。
  教皇西克塔斯四世授予他们教皇谕旨,组织了十字军进军,还给他们送来一个银十字架。在重重围困下,最终经过谈判穆斯林投降了。1492 年1 月2日,西班牙军队进入格拉纳达——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 从此结束了穆斯林在西欧的统治, 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宣告结束。
    为了共同庆祝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光辉胜利, 当时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天主教堂都钟乐齐鸣。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